首页 > 装修问题 > 家居产品 > 其他 > 鉴定瓷器的方式有哪些?

鉴定瓷器的方式有哪些?

浏览次数:2087|时间:2024-05-18

最新回答

2024-05-18suibianlaidian
有关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烧成温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  
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问,胎体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敲击时声音清脆,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上作坯。烧成温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温度阶段,则可成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烧成的。高岭土在烧制瓷器所需要的温度下,所制的坯体则成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体,在烧到1200℃时,则不可能成为瓷器,会被烧熔为玻璃质。  
四、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例如龙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壳,却并不透明。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挂釉和挂釉的两种,挂釉的陶器釉料在较低的烧成温度时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两种,既可在高温下与胎体一次烧成,也可在高温素烧胎上再挂低温釉,第二次低温烧成。  
以上几个方面中,最主要的条件是原材料和烧成温度,其他几个条件,都与这两条密切相关。因此,制陶工匠一旦掌握了烧成温度的技术,并认识到高岭土与一般黏土的区别,便具备了发明瓷器的条件。

136

2024-05-18侠女游浆糊
瓷釉的色也是由单一逐渐发展成多色的,如汝、官、哥釉出现的“鱼子”、“百圾碎”、“金丝铁线”;钧釉的  “蚯蚓走泥”。  瓷釉产生的窑变如钧窑的玫瑰斑、黑釉出现的“曜变”、“兔毫”、“油滴”等,鉴定时则须了解其成因,观察其特点。
瓷彩主要为釉上釉下两种。釉上彩,如三彩、五彩、珐琅彩、粉彩;釉下彩如褐彩、青花、釉里红。斗彩为釉上下彩的结合。要掌握彩的出现和演变,了解不同时代的特点。以青花为例,因钴料产地不同,青花呈色出现差异,元代到明初永乐、宣德间,主要用进口钴料“苏泥勃青”,青花呈色靛蓝,出现的铁锈斑痕和晕散现象,后世最难仿学。明成化时用乐平陂塘青料,青花颜色淡雅柔和。正德时用瑞州石子青料,青花蓝中泛灰。嘉靖万历年间,将瑞州石子青与云南回青料配合使用,青花呈色深浓,蓝中泛紫。清康熙时,使用淘炼极为纯净的云南珠明料,青花纯蓝幽菁,能分出许多浓淡色阶,被誉为“青花五彩”。了解釉彩出现的时间和发展变化以及其物理化学机理,是鉴定工作不可少的内容。

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