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攻略 > 花盆底鞋的起源及制作方法

花盆底鞋的起源及制作方法

2024-04-10

导读:清代古装电视剧我们都看了很多了,比较知名的如《还珠格格》、《甄嬛传》等,里面的妃子格格穿的那种鞋子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吧。就是那种有着像是花盆一样高高的底的鞋子,那

清代古装电视剧我们都看了很多了,比较知名的如《还珠格格》、《甄嬛传》等,里面的妃子格格穿的那种鞋子想必大家都有印象吧。就是那种有着像是花盆一样高高的底的鞋子,那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花盆底鞋。花盆底鞋也叫做旗鞋,是清代的特色,满族妇女都是穿这种鞋子,尤其是达官显贵们。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花盆底鞋的起源及其制作方法。

花盆底鞋

起源

满族自古就有“削木为履”的习俗。关于这种高底鞋的起源,有多种说法。

一种说法认为,过去满族妇女经常上山采集野果、蘑菇等,为防虫蛇叮咬,便在鞋底绑缚木块,后来制做的日益精巧,发展成了高底鞋。

另外还有一种传说,说是满族的先民为了渡过一片泥塘,夺回被敌人占领的城池,便学着白鹤的样子,在鞋上绑上了高高的树杈子,终于取得了胜利,达到了报仇雪恨、发展壮大的目的。人们为了不忘那些苦难的日子,纪念高脚木鞋的功劳,妇女们便穿上了这种鞋,并世代相传,越做越精致美观,成了后来这种样子。

第一、认为满族妇女爱穿旗袍,置高底,可使旗袍不拖地,又不暴露双脚。

第二、认为满族妇女,为了增其身高,表现女性的婀娜多姿、故置高底。

第三、满族妇女上山劳动为防蚊叮,同时免使鞋底遭泥湿。故习惯在鞋底部附木块,后发展为花盆底鞋。

花盆底鞋

制作方法

一、取一块木头根据网上的图片切成型。然后将完全用布做成的鞋(包括鞋底面,鞋底要多加几层布,鞋底最多五5层布)放在木底顶上。然后把与布鞋大小一样的薄木板儿(薄木板儿厚度不能超过0.5cm)放进鞋里垫上。薄木板儿、布鞋、木底位置放正,然后用短铁钉将这3样钉在一起(图钉也可以,木底有部分较薄小心弄穿了)。花盆底鞋就制作成功了。

花盆底鞋

二、(瘦子专用)我做的是简易的。材料很简单:一双不要的鞋(要像古装片里的鞋)、保鲜膜的纸筒(或卫生纸的纸筒)、塑料泡沫(不要一切开就碎掉的那种)、双面胶、透明胶布。可选:毛线

1、把纸筒切成5~10厘米的纸筒(最好是5厘米,不然可能会崴脚或断掉)

2、在纸筒横截面上贴双面胶。

3、把纸筒贴在鞋上,在用透明胶布再次固定(虽然走路时会有胶布的声音,但如果不固定,会崴脚,甚至可能毁坏、变软)

4、把塑料泡沫按照纸筒横截面的大小,在上面画出圆(多少按照纸筒的大小定,形状可以不一,大小最好差不多,因为它是泡沫,有弹性)

5、把泡沫塞进纸筒里,最后一个同双面胶固定。

6、可以用毛线做穗子。

花盆底鞋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花盆底鞋的起源以及制作方法,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可以多了解一下。从清代的古装剧中看起来,花盆底鞋穿起来走路还是十分优雅的。这种花盆底鞋的花盆底常常都很坚固,有时候鞋面都穿破了,鞋底还是好的。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鞋底的高度会逐渐降低,到了老年,就变成平木底了。现在的人是穿不了花盆底鞋的,不过收藏一双作为纪念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