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攻略 > 绿色建材、抗震 才是好宅保障

绿色建材、抗震 才是好宅保障

2024-04-14

导读:一般人认定的「好宅」,不外乎地段佳、增值潜力大等外在条件,却常常忽略了安全、健康、舒适等内在的基本品质。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房屋的内在结构需要注意什么,毕竟内外兼具才是名副其实的「好宅」。

绿色建材、抗震 才是好宅保障


  开封的老建筑约占建筑总量68%,比例相当高,但随着建筑物使用年限愈长,性能也跟着变劣,室内环境品质问题也将逐渐凸显,加上开封目前处于秋季末尾,对于室内环境造成的污染更加严重。


  过度装潢,等于慢性伤害


  根据统计,一般人将近有90%的时间都在室内环境活动,因此,室内环境品质良窳对人体健康绝对有直接的影响。尤其都市化地区因土地稀有及注重个人隐私,建筑物不断往上盖,室内空间也朝密闭化发展,使得通风全仰赖空调系统,无法单靠自然风流通,加上室内装修大量使用含化学物质之建材与家具等因素,可能产生病态建筑症候群,以及及建筑关连症等疾病。


  所以,每坪价格百万元以上的豪宅并不一定全部都是好宅,原因是豪宅内装可能因过度装潢衍生出空气品质问题。因为,台湾的室内环境中普遍存在着高剂量的甲醛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加上大多数豪宅相当讲究装修,使用大量装潢材质与改变隔间,造成更多室内空气不流通的问题,这样的致癌风险,更是高出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可接受范围的百倍以上,对人体无疑是一种慢性伤害。


  绿色建材标章,室内品质很健康


  内政部建筑研究所自民国91年开始,进行「住宅性能评估制度」研究。例如其中的新建部分,住宅建筑的性能品质会先经由专家客观评估,然后依其性能水准及住宅项目评定结果,再清楚标示等级,消费者便可依照标示等级,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住宅。这套制度不但可以促进房地产建设产业转型,达到保障消费者权益,也可健全房地产市场及提升住宅品质之目标。


  近年来,建筑中心与内政部建筑研究所合作,开始推广与落实健康室内环境品质的理念。民国94年,内政部建筑研究更订定绿建材标章,执行至今近6年,共颁发356件绿建材标章,取得认证相关产品共有3,493件。


  住宅性能评估,购屋安全有保障


  营建署亦在建筑技术规则设计施工篇新增的「第17章绿建筑」当中增列,供公众使用建筑物及经中央主管机关指定之建筑物,其新建或增建部分,所采用的健康建材使用率及环保建材使用率,应达室内装修建材料总面积30%以上。


  为延续新建住宅性能评估制度精神,针对既有建筑订定评估标准,开始展开试评作业,无论是室内光环境、空气环境、温热环境、无障碍环境等部分,都可以透过既有住宅性能评估制度,以类似房屋健诊的精神来为住宅做诊断,再加入国内民众关心的住宅议题,例如电磁波、粉尘、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等相关议题也纳入评估制度。


  另一方面目前内政部研拟的住宅法草案明白标示,为提升国民居住环境品质,订定住宅性能评估制度,以供政府施政及民众购屋参考。所以,这个制度符合政府既定政策,同时也可提供一般民众在做一生中最大的购屋决策时有效参考。


  抗震建筑 为好宅必备要件


  512地震后,包括建筑技术规则、耐震设计规范、禁限建范围等,均朝更严格方向规范。地震前,台湾仅分强震、中震及弱震区,地震后,根据各地的地质以及区位,改以乡镇区分。


  利用制震设备 强化耐震力


  一般来说,抗震系数在0.08∼0.25范围内的建筑物可承受5级地震、0.25∼0.40范围内则可承受6级地震。结构技师表示,在房屋结构设计及施工品质良好的前提下,无论RC(钢筋混凝土)或SRC(钢骨钢筋混凝土),都是符合基本法规设计要求的耐震力。因此,要提升建筑物的耐震度,RC或SRC都可以,只是钢筋及钢骨大楼的材料特性不同,必须以不同的结构系统规划,或利用制震设备来强化提升其耐震等级。


  目前较新的耐震建筑工法可分为制震、隔震。所谓「制震」便是利用阻尼器来吸收地震能并减少位移,达到降低建筑物对地震的剧烈摇晃。在台湾较常使用的就是「斜撑式制震」及「壁式阻尼制震」,大多是从日本引进。


  使用隔震器 减轻建物摇摆


  「隔震」是藉由隔震器的多层橡胶、钢板及中心的铅棒来作用,当受地震力产生水平位移时,它们能吸收大量能量,并自行恢复原位,让位于隔震器上方的房屋结构体摇摆变小且速度变慢,主要是由纽西兰、日本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