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问答 > 其它 > 武则天是如何逐步掌握兵权的?

武则天是如何逐步掌握兵权的?

浏览次数:2244|时间:2024-04-30

热门回答

2024-05-15年轻就要耍大牌
又怎么被皇帝看中这个你自己上百科查吧,怎么通过手段成为皇后、怎么被贬到尼姑庵,怎么被封为妃,然后弄死皇帝让太子登基,再怎么废太子然后自己当皇帝一步步说。好复杂哒,要从他怎么进宫

272

2024-05-18会飞的小马123
<女皇之路>>里面有详解参考萧让的<

72

2024-05-12六月的橙子
楼上的 把她说那么毒干什么,皇帝什么时候是她弄死的
建议你去看看百家讲坛

265

2024-05-13阳光白龙
亲啊,因为我在做个武则天的课题,下面是我整理的资料,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
武则天一生简介:14岁进宫,32岁当皇后,40岁与高宗并称二圣,50岁晋升天后,60岁皇太后,67岁称帝
用人原则:利用小人,信用君子(后期宠信男宠另当别论)
人才保留:姚元崇(唐玄宗时期的贤相姚崇)、张柬之,剩余不晓得
小公主死亡事-《唐会要》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
上遂有废后之意 ---利用机会
《新唐书 后妃列传》昭仪生女 后就顾弄 去 昭仪潜毙儿衾下
伺帝至 阳为欢言 发衾视儿 死诶 又惊问左右 皆曰 后适来
昭仪即悲涕帝不能察 怒曰 后杀吾女 往与妃相谗媢 今又尔邪
---创造机会 可靠性较强
李义府---第一个上书立武昭仪为后
王德俭(智囊)出的主意
《资治通鉴》上欲立武昭仪为后 犹豫未决者
只恐宰相异议而 君能建策立之 则转祸为福诶
许敬宗---第一个支持武则天为后的重臣(当时是礼部尚书)
《资治通鉴》权引彗星 月升明两(废太子李忠事件)
《资治通鉴》何不扑杀此獠(储燧良用强硬手段拒绝立武则天为后)
体现了她强悍的性格(和训狮子聪差不多)
改组外廷:分期分批
1.储遂良来济韩瑗
《资治通鉴》陛下前以妾为宸妃 韩瑗来济面折廷争 此既事之极难
岂非深情为国 乞加褒赏(武则天上疏)
后果:韩瑗上疏重新起用储遂良,导致储遂良被贬桂州都督,武则天
召许敬宗。许敬宗向高宗说三人玩造反。
结果:许敬宗提拔为侍中(门下省长官)(早期李义府已提拔为中书令)
2.剪除长孙无忌:韦季方、李巢朋党案件牵出
许敬宗审理结论为长孙无忌要谋反。唐高宗反应《资治通鉴》---
舅为小人所间 小生疑阻则有之 何至于反
----但这样把案子的性质定为谋反
许敬宗回答《资治通鉴》:臣始末推究 反状已露 陛下有以为疑
恐非社稷之福 ----案子定为谋反
唐高宗反应《资治通鉴》我家不幸 亲戚间屡有异志 往年高阳公主
与房遗爱谋反 今元舅复燃 使朕惭见天下之人 滋事若实 如之何
----要论罪(以当年高阳公主谋反案件为例)
提高家族门第:1重修《姓氏录》
2封其父为周国公,其母为代国夫人(后提为荣国夫人)
处理朝政--原因《资治通鉴》--帝苦风眩头重目不能视(历史偶然)
二圣临朝---更容易掌握权力、向天下展示二圣并尊
晋升天后(改换天命)---高祖神尧皇帝 窦皇后太穆神皇后
太宗文武圣皇帝 长孙皇后文德圣皇后 高宗天皇---政治理想改变
(想当皇帝)---手段
培植外戚--首先贺兰敏之,但是武则天毒杀贺兰夫人使贺兰敏之不合作,
武则天杀了贺兰敏之。武承嗣接任周国公,且就任宗正卿(管理皇族事务)
建言12事:一施惠百姓1息兵2减少公共工程3免除京城以及周遍地区徭役
二笼络百官1停止审核勋官2涨工资加官晋级
三提高母权(被人们误会为提高女权)
四取悦皇帝1让王公百官学习《皇帝》2提倡节俭
高宗殡天---任用八品监察御史魏元忠,魏元忠在牢狱中找出丐帮帮主作为东迁保镖。
安全东迁。
高宗死前留下《大帝遗诏》,顾命大臣裴炎建议使武则天有了7天全权决策权
废除李哲:首先再争取到服丧期的行政权
办四件大事:
一、安抚李唐宗室
二、调整宰相班子(1安抚刘仁轨,实则不让他插手洛阳行政2提拔小宰相3报答裴炎,顺便为以后称帝作准备)
三、控制中央禁军(任命程务挺张虔勖为禁军首领)
四、加强对地方控制(派四名心腹到并州、益州、荆州、扬州)
因此李哲没有行使权力的用武之地,因此提拔外戚,先提拔了自己的丈人韦玄贞、远房
亲戚、其奶妈之子,但是裴炎不同意,使得李哲说了句气话,大意是让其丈人作皇帝。
导致了自己被废。
首先裴炎告发给武则天,后定李旦为帝。选定刘祎之、程务挺、张虔勖、裴炎,次日
便把他废黜为庐陵王。
和平政变成功原因:
一、准备充分,未雨绸缪(禁军废黜皇帝时的威慑作用)
二、利用矛盾,争取支持(裴炎为了巩固地位,刘祎之是李旦的老师)
三、严格保密,迅速出手
扬州叛乱: 叛乱口号:匡复卢陵王
改朝换代步伐加快: -----似乎跟扬州叛乱没什么关系
1囚禁皇帝,临朝称制
2逼杀废台子李贤
3追尊武氏先人,提拔武氏子弟
4改革名号
平叛过程:任用李孝逸(高宗之叔)做统帅,魏元忠作为参谋。最后火攻定了胜局。
北门学士:武则天的私人内阁,用来分割宰相的权力。
废太子李贤:李贤文治武功都特别突出,导致武则天有危机感。(李贤可能是武则天的姐姐韩国夫人的儿子)
废黜导火线:李贤与赵道生的风化问题,接着把案子上升为凶杀案。搜查证据时翻出几百具甲胄,被武则天定性为谋反。
《资治通鉴》:为人子怀逆谋,天地所不容,大义灭亲,何可赦也。——武则天对唐高宗为李贤求情的回答 ——手段狠毒
诛杀裴炎原因:被牵扯进扬州叛乱——武则天弄的。实则是裴炎向武则天逼宫,退位。
本质是两人政治理想不同,裴炎想当权臣,武则天想当皇帝。两人决裂是必然的事件。
《资治通鉴》:炎受顾托,大权在己,若无异图,何故请太后归政。(八品监察御史说的)
保裴派:
炎,社稷元臣,有功于国。悉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敢明其不反。
若裴炎为反,则臣等亦反也。——《资治通鉴》
保裴派文官被发配地方,武将代表程务挺在扬州叛乱后被杀。原因,他为裴炎鸣冤。
武则天:
炎反有端,顾卿不知耳。
朕知裴炎反,知卿等不反。——《资治通鉴》
随后对大臣门训话:朕追随高宗大帝二十余年,忧天下至矣。
且卿辈有受遗老臣,倔强难治过裴炎者乎。有将门贵种,能纠合亡命,过许敬业者乎。
有握兵宿将,攻战必胜,过程务挺者乎。此三人者,人望也。不利与朕,朕能戮之。
卿等有能过此三者,当即为之。不然,须革心事朕,无为天下笑。——《资治通鉴》
——帝王的权术
任用酷吏,典型人物——周兴、来俊臣。起用背景:称帝后依旧有许多人不满武则天的统治,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任用酷吏。合计10多年之久。手段,设立大铜箱,北黑——告密,西白——伸冤,南红——意见,东绿——求职。匦检制度,也鼓励当面告密。
而且颁布了诏令:有告密者,臣下不得问,皆给驿马,供五品食,使诣行在。——《资治通鉴》。待遇:实则加官晋爵,虚也不惩罚。意义:1让地方威慑中央2选拔司法人才。典型事件——六道使事件(1个使者最多杀了900多人,最少的也杀了500多人)
周兴起用背景:李唐宗室造反,但人却只有李贞和李冲,为了扩大范围,网罗李唐宗室,因而起用。在武则天时期李唐宗室死于非命的近70人(唐从开国到灭亡合计非正常死亡的宗室113人)。——唐之宗室,于是殆尽矣。《资治通鉴》评价
来俊臣起用背景:两次告密,见到了武则天。后因为周兴令百姓发指,来俊臣处理了周兴,接着取代周兴。他也写了《罗织经》,一个酷吏的大理论家。(处理周兴方法—请君入瓮)
——典型的人治
称帝手段:修明堂,利用佛教经典,改文字(在明堂发布)典型的字——曌(武则天给自己取的名字),民心(靠情愿)
北门学士拟工程图,薛怀义率领10万劳动力修成。下层效法春夏秋冬四季,中层效法12时辰,上层效法24节气。约为91.43米(唐294尺)。中层装饰9条金龙,上层有1只欲展翅的金凤凰。(意为武则天将称帝)
佛教经典《大云经》的天女“净光”的故事:佛告净光天女言,天女将化为菩萨,即以女身当王国土。
接着让薛怀义率领和尚为《大云经》注释,便写出了《大云经疏》,也篡改了故事,天女改为了弥勒佛。接着在全国广泛寺庙,靠寺庙宣传《大云经疏》。
请援:1关中父老请援,傅游艺领导(婉言拒绝,但把领头的升到5品,原7品)
2洛阳百姓番人胡客和尚道士等12000多人(婉言拒绝)
3原来的请愿人员再加上大批官员请愿,以批评武则天作为请愿手段。又有百鸟朝凤的景象出现,李旦也加入请愿队伍,且请求自己改姓武(实际上为了保全自己)
武则天接受禅让,称帝。改国号为周,改用周历。(自称周王朝的后裔),定都洛阳,自称圣神皇帝。而且改李旦之名为物轮。
原因:周平王小儿子姬武后人改姓武。而且周朝800多年的统治令她希望自己的周朝也能长久传承。而且周是儒家最认可的王朝,因为周朝实施王道政治,且武则天还缺少儒家的认可。
九月九日登基,原因礼教的思想严重,男阳女阴,令她在与传统斗争时的妥协。
然后建立武家太庙,毁李家太庙,但保留了唐初三皇——高祖、太宗、高宗,为这三人建立享德庙(为了减少阻力)
停止酷吏政治:1吉顼劝武则天处死来俊臣:俊臣聚结不逞,诬构良善,赃贿如山,冤魂塞路,国之贼也,何足惜哉——《资治通鉴》(吉顼也是酷吏)
2与来俊臣撇清关系,写了分《暴来俊臣罪状制》
3进一步脱清关系,找大臣谈话,以证明自己是被蒙蔽。——彻底结束酷吏政治
毛泽东对武则天的评价:既有识人之智,又有用人之术,还有容人之量。
称帝后选拔人才方法:
一 进一步完善科举制:
1、提高了进士科的地位(科举分常科与制科,常科分明经科——考儒家经典,进士科——考诗文才华)——进士科有利于选拔人才,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发达,阅读儒家经典必须要有藏书,但是这只有利于士大家族,但在唐时期中国已经开始进行统治阶级改革——从士族地主阶级向庶族地主阶级转向。
2、充分发挥制举作用(皇帝临时举行),制举优点:1与现实联系紧密,2范围广(现任官员也可参加)3见效快 ——执政期间年均1.5年/次
推广殿试(殿试从唐高宗早有,但仅此一次,规模又小),武则天的殿试规模大,使得《资治通鉴》把开创制举归为武则天。
3、开创武举(传说中的武状元)——适合将军的选拔
二 鼓励人们自我推荐,也鼓励官员推荐下属。诏令:内外九品(其实就是所有官员了)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资治通鉴》(垂供元年颁布的,刚刚平定扬州叛乱,自我推荐渠道——东青铜匦接受自我推荐信)
结果:近5万人闲置,因此武则天采取措施:
1 新增官职——不怎么好,因此唐玄宗才进行官员裁减以提高办事效率,主持人正是姚崇
2 试官(试验,但是失败的话轻则贬官,重则砍头),但也让许多人去试导致官员太多。
民间有一民谣对其评价:补阙连车载,拾遗平斗量。欋推侍御史,碗脱校书郎。——《资治通鉴》
沈全交又加了:平事不读律,博士不寻章。面糊存抚使,眯目圣神皇。——《资治通鉴》
淘出了人才:娄师德(出将入相)能忍,典型故事详见唾面自干,他还推荐了狄仁杰为相,但狄仁杰不知道,一直挤兑娄师德,但娄师德一直包容,后来是武则天为其平反。——仁而有忍
徐有功:为救皇嗣李旦娘家人,差点被处以绞刑,但也被革职为民。后又起用他,但他却痛哭,说了野鹿的故事,说自己不愿意当官。(其实是太爱惜自由,跟庄子蛮像)——仁而有勇
最受器重的人才——狄仁杰两次为相,称狄仁杰为国老,也不让他下拜——仁而有智
第一次时被来俊臣陷害,但他只有立刻招谋反,但让其子上诉武则天,因此保全了自己。
另外一个例子:李唐宗室谋反导致2000多百姓被牵连可能致死,因此狄仁杰上密奏:
臣欲有所陈,似为逆人申理,不言,且累陛下钦恤意,表成复毁,自不能定,然此皆非本恶,诖误至此。——《旧唐书 狄仁杰传》——既保全武则天面子,又在夸武则天爱惜生命,才能使这2000百姓保全性命。
狄仁杰在两次为相的重要成就:
1他推荐了以张柬之、姚崇为首的在开元盛世也有发挥作用的一大批著名贤相。
当时人的评价:天下桃李,悉在公门。——《资治通鉴》
2 把被贬的庐陵王接回长安成为太子
唐政论家陆贽的评价:课责既严,进退皆速。不肖者旋黜,才能者骤升,是以当代谓知人之明,累朝赖多士之用。——《旧唐书》
李旦与武承嗣(魏王兼文昌左相)夺嫡(其实李旦处于守势,完全是大臣帮他守护住了皇嗣),原因:武则天只封李旦为皇嗣,使得武承嗣发现武则天还无法确定,分两步:
1 武承嗣找了个名叫王庆之的百姓去弄了个百人联名疏见武则天,当面就说要武则天废李旦立武承嗣,武则天问:皇嗣我子,奈何废之?王庆之回答: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资治通鉴》
武则天接着询问岑长倩,岑长倩不同意,但也因此得罪了武承嗣,下了大牢,又牵连了一大批保护李旦的大臣被处死。紧接着又让王庆之去情愿,多次请愿使武则天反感,便召李昭德把他押出宫门,李昭德对大臣说:此贼欲废我皇嗣,立武承嗣。——《资治通鉴》,接着就是一阵乱棒打死。复命时反对武则天立武承嗣:天皇,陛下之夫。皇嗣,陛下之子。陛下身有天下,当传之子孙为万代业,岂得以侄为嗣乎?自古未闻侄为天子,而为姑立庙者也。且陛下受天皇顾托,若以天下与承嗣,则天皇不血食矣。——《资治通鉴》——说得比较实在,又有道理,1继承的道理,2祭祀的道理,3感情的道理(层层深入,打动了武则天)
后来李昭德向武则天进言(也算挑拨离间了),说魏王权力过重,可能弑君篡位,因此武则天废武承嗣的文昌左相职位。
2 武则天的婢女韦团儿想学习武则天,勾引李旦。但李旦那时犹如惊弓之鸟,不敢。惹恼了韦团儿,因此韦团儿诬告李旦的妃子搞压胜。后来在新年祭祀时,初献武则天,亚献武承嗣,终献武三思(李旦继承人的位置空前不稳)。后来武则天不知道怎么就杀了李旦的妃子。后来有人告韦团儿诬告李旦的妃子,韦团儿被处死。后来李旦的五个儿子从亲王降为郡王,与其有交往的官员被腰斩。
因此武承嗣乘机上疏李旦谋反,武则天让来俊臣查李旦(李旦地位和生命都难保),但安金藏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保证李旦没有谋反,这消息到武则天这里后,武则天下诏立刻停止审讯,并且御医救了安金藏(尊敬君子,母子之情依在)。
次日安金藏苏醒,武则天亲自去看望,对他说:吾有子不能自明,使汝至此。——《资治通鉴》
重立庐陵(手段高明,但是充满私心):因为李旦本来就是皇嗣,升为太子也没太多变化(本来就住在东宫),但是立李哲便是一大恩惠,因为李哲被贬已久,早早就对太子之位绝望,立李哲会使李哲感恩戴德。而且他原离中央,势力小,对她自己有利。并且与武家的人之间的仇恨几乎没有,但李旦对武家子弟仇恨已经是咬牙切齿,立李哲不但武家人能保全,自己也能落个好。
立完李哲之后,她改历法周历重归夏历。
例子:
神龙政变之后,他在武则天没死的情况下便登基,但他队武则天依旧孝敬,且对其称帝一事也是赞赏(扶大厦之将倾),称帝后的政绩也认同。因此武则天退位后依旧安全。而且武家子侄完全没有行政能力。(武三思、武承嗣还算好了)典型武家垃圾——武懿宗,率领10万大军讨伐只有几千的契丹反军,他听闻契丹部队离他只有700里,他居然吓的丢盔弃甲,直接往洛阳跑。因此当时许多才子写诗嘲笑他,典型诗歌《本体诗 嘲戏第七》:长弓短度箭,蜀马临高蹁。去贼七百里,隅墙独自战。忽然逢着贼,骑猪向南窜。(武家只有武则天母女擅长政治)。而且他心如蛇蝎,让他安抚河北百姓,但他却把逃回来百姓全当反贼处理,生取其胆,再坎头。(武家子侄根本没有守天下的能力)。
武承嗣又跑到武则天那里说:自古天子,未有以异姓为嗣者。——《资治通鉴》(家天下的道理)。又搞了5000人的请愿,让武则天封为金轮圣神皇帝,紧接着又是26000人的请愿,让武则天封为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武则天又有立武承嗣的想法,狄仁杰马上去劝武则天,还是用了继承、祭祀、亲情关系问题劝说。武则天不同意,狄仁杰立刻反应:
王者以四海为家,四海之内,孰非臣妾。何者不为陛下家事,君为元首,臣为股肱。义同一体,况臣备为宰相,岂得不预知乎?——《资治通鉴》,但武则天还是苦恼。
后来武则天作了个折了两个翅膀鹦鹉,无法起飞。武则天不解,请教狄仁杰(全才),狄仁杰解梦大意是鹦鹉比喻为武则天,翅膀比喻为武则天的两个儿子,因为两个儿子不是被废就是软禁,失去自由,因此翅膀折了。所以只要起用两个儿子,便可展翅高飞。(意思明确,就是让武则天把太子之位不传给李哲就传给李旦,武家人没戏)。大臣对武则天称帝的看法:武则天称帝只不过是帮儿子管理(代行家长职权),最后应该把职权还给儿子(就是把政权重归李唐),而不能给武家人。
后来,契丹造反,攻打幽州,旗帜是:何不归我庐陵王?(完全是借口)——《资治通鉴》
但是武则天对此具有极大的震撼,她认为李唐恢复是民心所向。
最后发力的却是两个男宠——张易之、张昌宗的吹风(男宠的力量)。二张支持李唐原因是想自保而已,一开始愚昧着,后来吉顼(扳到来俊臣的重要人物)劝二张向武则天吹风(大臣都晓得男宠的力量,政坛黑暗啊)。告诉他天下人对二张是“侧目切齿多矣——《资治通鉴》”,想要自保,拥护李哲(只有立李哲才是拥立之功,原因在前),他们便会有拥立之功。
但是最后还是吉顼出马,分析利弊得失。接着就是秘密召回庐陵王(连狄仁杰都不晓得)。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