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攻略 > 一篇不推荐任何产品的双十一剁手指南

一篇不推荐任何产品的双十一剁手指南

2024-04-06

导读:原创:ZUO设计(ID:zuodesign2015)好物丨测评丨爆料丨冷知识趣说生活中的设计都在谈

原创:ZUO设计(ID:zuodesign2015)好物丨测评丨爆料丨冷知识趣说生活中的设计都在谈"理性消费",所以我们就应该双11什么都不买吗?。。。大家不要紧张,ZUO君是不会用一张强行抖机灵的图就打发辛辛苦苦点进来的各位的。今年的双十一,和以往有些不一样。尽管你还是能感受到双11的预热和造势氛



原创:ZUO设计(ID:zuodesign2015)

好物丨测评丨爆料丨冷知识

趣说生活中的设计


都在谈"理性消费",所以我们就应该双11什么都不买吗?






大家不要紧张,ZUO君是不会用一张强行抖机灵的图就打发辛辛苦苦点进来的各位的。


今年的双十一,和以往有些不一样。尽管你还是能感受到双11的预热和造势氛围,但那种“火药味”没往年那么猛烈了,最典型的就是,你不再能看到地铁里京东和天猫铺天盖地的撕逼大战。


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京东和网易另一种无声的宣战。



京东在11月2日上线的两支广告中,一男一女表示对双11有话说,希望你能让自己冷静一下,买点好的。



网易严选则在云音乐上发布了又一首魔性神曲《网易严选限购了》,吐槽双十一买了后悔,推广网易严选限购3件的活动。


很多人都开始反思,双十一是否还应该这么买买买?


但其实把这锅甩给双11并不公平。


双11,只是一种购物体验的极致绽放,但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你的消费行为。我们真正应该反思的是我们平时每天都在发生的过度消费现象。好好回忆一下上个月买的衣服、包包和化妆品,有多少都是被束之高阁的?


照ZUO君看,这锅还得设计师背。至于为什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1)现代设计的诞生就是为了买买买


工业革命之前,老百姓的日常用品还是基于传统手工艺,装饰艺术也是更多服务于皇室贵族。所以那时只有「匠人」和「艺术家」,没有「设计师」


185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老公为了炫耀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在英国水晶宫举办了第一届世博会。除了展示威猛的工业机器,各国还请了艺术家来帮忙装饰工业制品(尤其日常用品),尽显华丽气质,正所谓「从秀肌肉,到看颜值」


位于伦敦海德公园的水晶宫,也是世界上第一座「钢架结构+玻璃」建筑


大型工业机器展厅


「远古国际版天猫商城」

这场世界上第一场跨越国界的「装逼」盛宴,史称「The Great Exhibition」,也被认为是现代设计史的起点,中产阶级消费文化浮现,制造商和零售商开始应用设计来刺激购买欲望


比如不久后的1884年,联合利华的前身英国 LEVER Brother 公司推出「日光肥皂」,是欧洲第一款自带品牌、独立包装的肥皂商品,定位于正在崛起的中产阶级消费者。此前的肥皂没有产品品牌,一大长条放在杂货店里,像菜市场卖肉一样切块称重售卖的。


欧洲最早的品牌化独立包装肥皂,比这更早,宝洁已在美国推出Ivory肥皂


包装上开始出现丰富的品牌沟通信息和宣传语。


品牌,产品,宣传语,视觉形象,可信背书,促销,经典品牌营销框架在包装设计上已现雏形


日光肥皂大卖后,为了渗透进更大的工人阶级市场,利华兄弟开始打广告,开启了这家快消品巨头的崛起之旅。


ZUO君猜,这一定是当时的网红脸

然后,全世界的肥皂开始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包装,设计师们忙活起来了。


肥皂作为最普遍的生活用品也被设计得极具诱惑力,ZUO君忍不住想捡一块。


同时英国经历了一场设计改革(此处略去2万字),到19世纪末,设计已经慢慢从艺术和工艺美术中分离出来,独立成为了一门学科,强化实用性和经济属性。


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最早把设计独立出来的艺术院校


到20世纪初,德国包豪斯那帮老司机们搞了一个系统的设计教育体系,带出一大批塑造了当今世界物理形态的现代主义设计大师。更重要的是,包豪斯的设计理念之一,是强调设计要为批量化生产服务,面向大生产、大消费的「工业设计」自此登堂入室


包豪斯的老湿们。叼烟的男人们,一看就是要搞事情的。


由此可见,现代设计诞生于欧洲,伴随着国际贸易、品牌营销和批量生产的发展进程,并最终服务于消费者的买买买


而真正让设计师成为过度消费帮凶的,是20世纪的美国。



2)把产品变垃圾成为设计师的成功之道


相比于欧洲设计师在设计哲学、设计教育、设计体系上的死磕,美国的设计师更加「务实」,直接把设计带到一个商业上的新高度。


最经典的案例就是通用汽车逆袭福特的商战故事。


20世纪初,福特的黑色T型车一统江湖。 


世界上第一个专职汽车设计师哈利·厄尔,1926年被斯隆爸爸任命为通用汽车造型设计师


但斯隆爸爸和厄尔大师在通用汽车成立了奔放的「艺术与色彩部」:要不咱们把汽车设计成彩色的?


除了代表美国的流线型设计,汽车不再只有黑色


厄尔和斯隆套路最深的地方在于,摸索出了「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度」:通过对产品的功能、使用寿命、款式的刻意设计,让产品定期报废,刺激新品购买。


这个套路被艾森豪威尔升级为战后国家经济刺激政策之一,直接助推了战后美国甚至全世界的消费主义浪潮。


1950年代初的雪佛莱Corvette

1950年代末的充满未来感的汽车内饰设计

而雷蒙德·罗威(Raymond Loewy)则把商业性设计扩展到了汽车以外的所有品类:香烟、口红、文具、打印机、冰箱、可乐、火车、甚至NASA的航天飞机。


罗威成为第一个登上《时代》杂志的设计师


除了「帅出天际」的工业设计,罗威还开创了企业视觉识别的设计业务,成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设计公司。那些巨头的脸面长啥样,得看罗威设计团队的心情。


此图再次证明,叼烟的男人是要搞事情的

「世上最美的曲线,是销售增长的曲线。」

老罗啊,老老罗的教诲要铭记在心呐!

现代主义设计的信条「形式追随功能」被「形式追随销售」所取代。设计师开始成为企业运作的一个经济生产部门,设计的指导思想也开始从「解决人的生活问题」向「为利润而设计」转变。


由此可见,设计根植于商业,帮助企业刺激消费是设计师兑现价值的主要路径。


错不在设计师,而在万恶的资本主义


难道,成为消费主义的布道者,就是设计师的宿命?


当然不是。



3)价值回归:为人而设计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由日本设计、北欧设计为主要代表的新势力崛起,更加考虑产品的实用功能、文化传承和环境友好。精细化设计、有机主义、民主设计、可持续设计等等一系列设计理念被提出来。


产品的设计不再执着于华丽诱惑的外形和品牌竞争,开始做减法,聚焦于满足人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


无印良品2003年推出的广告海报

越来越多充满巧思、又构造简单的日常用品被设计师创造出来。体贴、有情感、简约,愈发成为现代消费者对产品设计的偏好。


丹麦00后品牌HAY的食品包装袋夹子,也可用作勺子


更加合理的消费方式,拉动更加合理的生产方式。很多时候,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并不是由设计师单方面来决定的。


以现在流行的极简主义设计风格为例,你幻想中的客厅可能这样的:


(图片来自网络)

但现实生活中的客厅很可能是这样的:


(图片来自网络)

这种理想和现实的落差,不在于没有好产品,而是没有自律的消费方式。


买少一点,买好一点,毕竟我们的生活空间有限而且昂贵。


「过去追求物质生活,现在向往品质生活,未来崇尚贤明生活。」这是ZUO君在自己官网上写的一段话。


ZUO君相信,新一代的设计师和消费者,必将一起引领这种「贤明的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来看,我们买什么,怎么买,其实就是在给品牌和设计师投票。我们买好一点,企业才会有意愿有能力去出品好一点,设计才能溢价,更多人去用心做好设计,我们才能买到更好一点的产品。


所以吧,双11该买还得买,认真买。但是有些道理不明白,每天都是双11。


作者丨一帆 & 贝拉姆赛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