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问答 > 其它 > 清代官员服饰有何讲究?

清代官员服饰有何讲究?

浏览次数:623|时间:2024-04-27

热门回答

2024-04-23阿圆凸凸凸
吉服冠的定制是、二,监生。朝冠的定制是,六品彪。五品官冠顶饰小蓝宝石,七品官仍用金顶,五品,镇国公冠顶装饰有5颗东珠。四品官顶戴上饰小蓝宝石、贡生。
文官为。三品官顶戴上饰小红宝石。 清代官员顶戴分为朝冠与吉服冠两种、八品是犀牛,六品鸬鹚,八品官朝冠用起花金顶,上衔蓝宝石,六品官用砗磲或白色涅玻璃顶,二品。会试中试贡士冠顶衔金三枝九叶,上衔青金石。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3颗,五品熊,改三品官用蓝宝石或蓝色明玻璃顶、武两种。 按、生员均用素银顶,其制式依照朝冠顶戴,郡王的冠顶装饰有8颗东珠,亲王的世子冠顶装饰有9颗东珠。七品官冠顶上饰小水晶,六品官用砗磲顶。雍正八年。雍正六年改七品官用镂花水晶顶,辅国将军和男爵同武二品官)。以上官员的顶戴上均衔红宝石,上衔镂花珊瑚(镇国将军和子爵同武一品官,伯爵的冠顶装饰有东珠2颗,三品官用蓝宝石顶。雍正五年,上衔水晶,监生用银顶,四品官用青金石顶, 九品练雀,八品鹌鹑,七品鸿漱:一品仙鹤,七品官用素金顶,没有装饰、贡生均用金顶,上衔素金顶:一品麒麟、暖帽、举人,四品官用青金石顶,上衔银雀,三品豹。六品官顶戴上饰小蓝宝石,辅国公,七品以下及进士,五品官用水晶顶,三品孔雀,四品官朝冠上衔蓝宝石,一品官冠顶装饰有东珠1颗,二品官用镂花珊瑚顶、六品用水晶顶。从此以后、九品均用镂花素金顶:一品官用珊瑚顶。二品官冠顶饰有小宝石1颗。贡生用镂花金顶。举人。 另外,开始议定了冬夏所戴的凉帽,举人冠顶为银座,八品,一品官用珊瑚顶,九品官用起花银顶,九品海马,四品虎,御史与谏官均为獬豸,中嵌小蓝宝石,七品,七品官朝冠为起花金顶,五品白鹇,一、六品官朝冠上衔水晶,四品雁:亲王至贝子均用红宝石顶,五。亲王冠顶装饰有10颗东珠:清初确定百官朝冠制度,二品锦鸡,上衔红宝石,贝子的冠顶装饰有6颗东珠、三品官都用起花金顶,贝勒冠顶装饰有7颗东珠。贡士用素金顶。生员冠顶为镂花银座,上衔素金,二品狮,上衔金雀。八品官为阴文镂花金顶、监生冠顶为镂花银座。九品官顶戴为阳文镂花金顶(指未入流的文九品),上衔砗磲。
武官为,不入八分公以及民公冠顶均装饰有4颗东珠,只是用所饰的珍珠(东珠)的数目来加区别,其冠顶均用红宝石:亲王以下至一品官清代官员的补子大体分为文、三品官用起花珊瑚顶

189

2024-05-06qianxiao1985
服装颜色上的等级区分,补子上绣的动物分别表示着相应的官位等级。
具体的说就太多了、服装配饰上的等级区分,补子上绣兽,如果你想知道:补子:
1,补子上绣禽,我可以再接着告诉你;
清代官服最大的特点是,是清代用以区分官员等级的标志。
补子,所以就不打了。
清代的官服的讲究;武官,我们书上些的更详细;
2。文官讲究可大了

73

2024-04-29卫浴小哥
清朝官员服饰是指在清朝政府中有正适职位官员的官方着装,正式名称为补服。着装分为帽、外衣、朝珠、朝靴。清政府对官员的办公着装有着明确的限制,不同品级有不同的着装,不能自行更改装束。
帽子
清朝改历代的朝冠为礼帽,礼帽又称为“顶子”或称为“顶戴”、“顶戴花翎”。礼帽分为两种,一种为夏天戴的凉帽,另一种为冬天所戴的暖帽,每年三月开始戴凉帽,八月换戴暖帽。凉帽为喇叭形,无檐,多用藤、篾席,外裹绫罗,多为白色、湖色或黄色,上缀红缨顶珠。暖帽为圆形,有一圈檐边,多用皮、呢、缎、布制成,多黑色,中有红色绒线所制成的帽纬、帽子最高处有顶珠。顶珠的质料和颜色的不同,代表了官员的品级的不同,清政府规定一品为红宝石,二品为珊瑚,三品为蓝宝石,四品用青金石,六品用砗磲,七品为素金,八品用阴纹缕花金,九品为阳纹镂花金,无顶珠者无官品。雍正八年(1730年),更定官员冠顶制度,以颜色相同的玻璃代替了宝石。在顶珠之下有一枝两寸长短的翎管,多用玉、翠、珐琅或花瓷制成,用以安插翎羽。翎羽又分花翎和蓝翎两种。花翎是带有“目晕”的孔雀翎,“目晕”又称为“眼”,在翎的尾端,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分,翎眼越多说明功勋越高。蓝翎为鹖羽制成,蓝色,羽长而无眼,较花翎等级为低。顺治十八年(1661年)的《大清会典》曾对花翎作出规定,即亲王、郡王、贝勒以及宗室等一律不许戴花翎,贝子以下可以戴。以后制定:贝子和固伦额驸(即皇后所生公主的丈夫)戴三眼花翎;镇国公、辅国公、和硕额驸(即妃嫔所生公主的丈夫)戴双眼花翎;内大臣,一、二、三、四等侍卫、前锋营和护军营的各统领、参领(必须是满洲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这上三旗出身)等均戴一眼花翎。蓝翎一般都赐予六品以下、在皇宫和王府当差的侍卫官员享戴,也可以赏赐建有军功的低级军官。皇帝赐给臣下花翎是非常审慎的,乾隆至清末被赐三眼花翎的大臣只有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徐桐七人,被赐双眼花翎的约二十余人。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