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问答 > 其它 > 我们中国出了四大发明还有什么?

我们中国出了四大发明还有什么?

浏览次数:769|时间:2024-05-08

热门回答

2024-05-03大头的陈小晶

中国的英文名china原意就是陶瓷,在我说应该是陶瓷,中国的陶瓷除了作为器皿之外,陶瓷技术已经发展到各种领域的各个角落。而在现代,还有军事领域的防弹装甲材料,是爱祖国。爱国,让我们多弄点好的发明,用途就很有限了,只是在观赏器物上有很大的发展,陶瓷确实是我们可以引以为自豪的发明之一了,不是更好么黏贴党果然强大
我的答案?
我只是不希望看到太多的对抗。可以说,让全人类来一起享受,合作的感觉应该会更好,从抽水马桶,再到航天飞行中的火箭:
中国传统发明里现在最尖端最实用最有开拓的,到医学上的假牙,感觉你的理解稍微狭隘了点?
为全人类做贡献,但爱国里边,所谓爱国。从古代,该不该包含仇视外国呢。
楼主,你的用意我看到了

279

2024-05-07琳子Yulander
纺织, 这就要看是什么了,比如陶瓷当然有 很多

74

2024-05-05赵13先生
还有道德经啊,天工开物啊,齐民要术啊,本草纲目啊,麻沸散啊,四书五经啊等等很多科技生产与哲学世界观的贡献

19

2024-04-29lifeierwawa
你的内容不就在诱导大家往你所说的不爱国的方面想吗...
要说...现代的东西还真想不出来
古代有儒学,有瓷器,有丝绸(出口创汇的拳头产品),有中医,有诗歌,有......

133

2024-04-24super阿狸
女子缠足,绝对独特

173

2024-05-11芦苇薇薇
十二平均律,触发式地雷,水雷,多级火箭,最早的迫击炮,多管火箭炮,毒气火药弹 … …

330

2024-04-20冰冷的火夫
发明和改进的很多,看看古代的火器就可以略窥一斑
一、三眼铳
三眼铳,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原因是它可以连续释放,构成密集火力,有利于压制行动迅速的骑兵。崇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出宫而走,手中提的兵器就是三眼铳。想想被人称为“英明的大清乾隆皇帝”视火器为奇技淫巧,我就觉得可笑又可悲!可笑者,乾隆,可悲者,乾隆被某些人视为圣君!
二、多管火箭炮:一窝蜂
这是古代的喀秋莎火箭炮,一具发射器中带有多发火箭弹。这种武器曾经在军事博物馆有展出。明代《武备志》对一窝蜂有较详细地介绍,当时的规格有多种,从3连发的神机箭,到100连发的百虎齐奔,都属于这个范畴。射程300米,连发火箭弥补了普通火箭弹道不稳定的弱点。这种武器明军已大规模使用!
三、对人杀伤地雷
起源于燕王扫北之战。当时建文帝的部队在白沟使用地雷,给后来的永乐皇帝的军队带来重大伤害。使用的原理是将导火索放入打通的竹竿,必要时点燃导火索,引爆地雷。
四、杀伤燃烧弹:万人敌
大型爆炸燃烧武器,重40公斤,外皮为泥制,重量40公斤,产生于明末,用于守城,为了安全搬运一般带有木框箱,可以算是早期的烧夷弹。李自成攻开封的时候,曾经通过地道突入曹门心字楼下方,守军采用投掷万人敌的办法消灭了突入的部队。
五、多级火箭:火龙出水
明代《武备志》记载的多级火箭,用纸糊筒外绑第一级火箭,龙口内有第二级火箭,射出后加大射程击中敌方船舰,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
六、古式后膛榴弹炮:佛朗机
明代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使用带炮弹壳的开花炮弹!1537年装备达到3800门,带有准星和照门。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发射的时候射程1公里。大型者炮身250厘米,中型者156厘米,小型者93厘米,子炮(炮弹)从后方装入,发射间隔短,发射散弹时一发炮弹带有500发子弹,可以封锁60米宽的正面,威力惊人。因为后膛装弹对铸造技术要求较高,清代渐渐淘汰,让位于比较简单的前装武器!
七、单发步枪:火铳
明代制式的早期轻型火器,铸造精良,设计精巧,和元朝的火铳比较,所需火药大大减少。明代作为标准武器,曾生产达九万余,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广泛使用。长43。5厘米,口井3厘米,2人一组发射,一人负责支架和瞄准,一人负责点火射击,射程180米。相当于今天的步枪吧,最早的制式。这个东西,戚继光时代被鸟枪取代。
八、远程重炮:红夷大炮
号称将军炮,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吨,射程可以达到1.9公里!应该是这一类武器的极限了。
九、铸造时通过增加箍来防止炸膛的明代大将军炮
1626年袁崇焕使用这种火炮打败后金,取得了宁远之战的胜利,努尔哈赤也被击伤,后返回因伤势加重逝世。清朝一直得不到这种武器,直到崇祯杀了袁崇焕,边军军心涣散,才有人带炮投敌。
十、.半自动步枪:十眼铳
明代试验性连发武器,10节铜质炮身,口径10厘米,每节一发,可以十次发射,因为射程短,不安全,被后来的拐子铳代替。
十一、连发手枪:拐子铳
带有曲柄的连发火绳枪,长37.5厘米,使用类似佛朗机的装填方式,可以连续三发,射程150米,明朝称为“万胜佛朗机”,在援朝逐倭战争中使用比较多。个人认为有点儿自动手枪的味道。
十二、多管转膛炮:迅雷铳
单兵多管火器,明代赵士珍发明,参考了土耳其的类似火器,最大的可以达到18管,使用火绳或者燧石击发,加上外罩后状如琵琶。发射完毕后可以作为冷兵器使用!长187厘米,重2.5公斤,易于携带使用,明军经常列队跪射,火力没有间断。在朝鲜,日本的火枪队是无法正面对抗这样的明军的。
十三、大口径左轮枪:五雷神机
这真是世界最早的左轮枪了,戚继光在北方战线防卫蒙古军队的发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种规格,一般使用时二人一组射击,一人支架,转动枪管,一人瞄准射击。射程180米。看到这玩意儿真不知道咱们祖宗还能搞出什么怪东西了!
十四、最早的迫击炮:虎蹲炮
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这种轻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远,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而与今天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十五、新式步枪:鸟枪
其实并非打鸟之用,而是表示即便轻捷如鸟也难以逃脱。已经接近现代步枪,是和倭寇交战中缴获倭寇火枪,随后改进仿制的。戚继光的步兵,已经40%装备了这种枪。另有人说,称之为“鸟枪”并不是因为用来打鸟或连飞鸟也无法逃脱,而是因为其枪机衔着火绳落下点燃发火池中的火药的动作犹如小鸟啄食。它的射程是150米,雨天不能使用!鸦片战争中英国人使用的枪在雨天也不能使用!
十六、战防炮:抬枪
这是大型鸟枪,明代《天工开物》最早记载其图片,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威力强劲,即便当时的战车也无法抵挡。
明代后期的军事技术家还创制了“神火飞鸦”与球形带双翼的“飞空击贼震天雷”两种“有翼式火箭”。这两种火箭分别在鸦形与球形体内装满火药,火药中有火药线通出,并与起飞火箭火药筒中的火药相串联;发射时先点燃起飞火箭的火药线,使火箭飞至敌方,并将鸦身与球体内的火药引爆,杀伤和焚烧敌军的人马,是破阵攻城的利器。后来的导弹可以说是这种火箭合乎逻辑的发展!由此可以想见我们祖先的智慧是多么的高了!
以上只是明代火器之一部分,未能全列于此。

318

2024-05-07梁小姐12
不知道!我只知道:发明和改进的很多,看看古代的火器就可以略窥一斑
1、三眼铳
三眼铳,是明军重要的单兵火药武器,原因是它可以连续释放,构成密集火力,有利于压制行动迅速的骑兵。崇祯在李自成攻入北京的时候出宫而走,手中提的兵器就是三眼铳。想想被人称为“英明的大清乾隆皇帝”视火器为奇技淫巧,我就觉得可笑又可悲!可笑者,乾隆,可悲者,乾隆被某些人视为圣君!
2、多管火箭炮:一窝蜂
这是古代的喀秋莎火箭炮,一具发射器中带有多发火箭弹。这种武器曾经在军事博物馆有展出。明代《武备志》对一窝蜂有较详细地介绍,当时的规格有多种,从3连发的神机箭,到100连发的百虎齐奔,都属于这个范畴。射程300米,连发火箭弥补了普通火箭弹道不稳定的弱点。这种武器明军已大规模使用!
3、对人杀伤地雷
起源于燕王扫北之战。当时建文帝的部队在白沟使用地雷,给后来的永乐皇帝的军队带来重大伤害。使用的原理是将导火索放入打通的竹竿,必要时点燃导火索,引爆地雷。
4、杀伤燃烧弹:万人敌
大型爆炸燃烧武器,重40公斤,外皮为泥制,重量40公斤,产生于明末,用于守城,为了安全搬运一般带有木框箱,可以算是早期的烧夷弹。李自成攻开封的时候,曾经通过地道突入曹门心字楼下方,守军采用投掷万人敌的办法消灭了突入的部队。
5、多级火箭:火龙出水
明代《武备志》记载的多级火箭,用纸糊筒外绑第一级火箭,龙口内有第二级火箭,射出后加大射程击中敌方船舰,用于水上攻击,射程可以达到1.5公里。
6、古式后膛榴弹炮:佛朗机
明代正德年间利用欧洲技术制造的大型后装火炮,使用带炮弹壳的开花炮弹!1537年装备达到3800门,带有准星和照门。有效射程500米,45度仰角发射的时候射程1公里。大型者炮身250厘米,中型者156厘米,小型者93厘米,子炮(炮弹)从后方装入,发射间隔短,发射散弹时一发炮弹带有500发子弹,可以封锁60米宽的正面,威力惊人。因为后膛装弹对铸造技术要求较高,清代渐渐淘汰,让位于比较简单的前装武器!
7、单发步枪:火铳
明代制式的早期轻型火器,铸造精良,设计精巧,和元朝的火铳比较,所需火药大大减少。明代作为标准武器,曾生产达九万余,1449年的北京保卫战广泛使用。长43。5厘米,口井3厘米,2人一组发射,一人负责支架和瞄准,一人负责点火射击,射程180米。相当于今天的步枪吧,最早的制式。这个东西,戚继光时代被鸟枪取代。
8、远程重炮:红夷大炮
号称将军炮,明末引进西方技术制造,带有炮耳和瞄准具,可以调节射程,炮身寿命长,大型者重1.6吨,射程可以达到1.9公里!应该是这一类武器的极限了。
9、铸造时通过增加箍来防止炸膛的明代大将军炮
1626年袁崇焕使用这种火炮打败后金,取得了宁远之战的胜利,努尔哈赤也被击伤,后返回因伤势加重逝世。清朝一直得不到这种武器,直到崇祯杀了袁崇焕,边军军心涣散,才有人带炮投敌。
10、.半自动步枪:十眼铳
明代试验性连发武器,10节铜质炮身,口径10厘米,每节一发,可以十次发射,因为射程短,不安全,被后来的拐子铳代替。
11、连发手枪:拐子铳
带有曲柄的连发火绳枪,长37.5厘米,使用类似佛朗机的装填方式,可以连续三发,射程150米,明朝称为“万胜佛朗机”,在援朝逐倭战争中使用比较多。个人认为有点儿自动手枪的味道。
12、多管转膛炮:迅雷铳
单兵多管火器,明代赵士珍发明,参考了土耳其的类似火器,最大的可以达到18管,使用火绳或者燧石击发,加上外罩后状如琵琶。发射完毕后可以作为冷兵器使用!长187厘米,重2.5公斤,易于携带使用,明军经常列队跪射,火力没有间断。在朝鲜,日本的火枪队是无法正面对抗这样的明军的。
13、大口径左轮枪:五雷神机
这真是世界最早的左轮枪了,戚继光在北方战线防卫蒙古军队的发明,有三眼,五眼,七眼各种规格,一般使用时二人一组射击,一人支架,转动枪管,一人瞄准射击。射程180米。看到这玩意儿真不知道咱们祖宗还能搞出什么怪东西了!
14、最早的迫击炮:虎蹲炮
戚继光军中最常用的火器,这种轻便的火炮跑管薄,射程不远,适用于山地作战,机动灵活,由于前装,可以大仰角发射和大量装备下层部队而与今天的迫击炮有异曲同工的用处。
15、新式步枪:鸟枪
其实并非打鸟之用,而是表示即便轻捷如鸟也难以逃脱。已经接近现代步枪,是和倭寇交战中缴获倭寇火枪,随后改进仿制的。戚继光的步兵,已经40%装备了这种枪。另有人说,称之为“鸟枪”并不是因为用来打鸟或连飞鸟也无法逃脱,而是因为其枪机衔着火绳落下点燃发火池中的火药的动作犹如小鸟啄食。它的射程是150米,雨天不能使用!鸦片战争中英国人使用的枪在雨天也不能使用!
16、战防炮:抬枪
这是大型鸟枪,明代《天工开物》最早记载其图片,带有三角支架和旋转装置,长3米,重12公斤,有效射程200米,外号“九头鸟”,威力强劲,即便当时的战车也无法抵挡。
明代后期的军事技术家还创制了“神火飞鸦”与球形带双翼的“飞空击贼震天雷”两种“有翼式火箭”。这两种火箭分别在鸦形与球形体内装满火药,火药中有火药线通出,并与起飞火箭火药筒中的火药相串联;发射时先点燃起飞火箭的火药线,使火箭飞至敌方,并将鸦身与球体内的火药引爆,杀伤和焚烧敌军的人马,是破阵攻城的利器。后来的导弹可以说是这种火箭合乎逻辑的发展!由此可以想见我们祖先的智慧是多么的高了。
以上只是明代火器之一部分,未能全列于此。

94

2024-04-30longjuping
算盘、八卦、青铜冶炼、茶叶、陶瓷、丝绸、圆周率。。。。。。。。
现代有 人工胰道素,如果不是文革的干扰,这项发明差点获诺贝尔奖;
古代我国曾经在科技上领先于世界,但近代长期迂腐的保守封建制度,
极大的束傅了人的思维,阻碍我国的科技发展。

299

2024-05-01穗宝儿yz
再提一个——明内阁制,英国内阁制开始时正是学习明内阁制的,经多年完善改进才超过明内阁制的,明内阁首辅其实就是内阁首相的雏形,也许你觉得奇怪,腐朽的封建制度怎么会产生这个东西?但是其实你不懂历史,宋明更接近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不符合西方学者(比如马克思)对封建社会的定义,而满清其实是个奴隶社会(确切的说不同于自然的奴隶社会,应叫民族奴隶社会),它迂腐保守其实是怕汉族复兴了超出它的统治能力,它披着要继承明朝制度的外衣,和比明朝高很多的待遇尽可能的收买甘愿卖国的人,然后又阴险的把这些败类干掉,然后他又披着儒家的外衣奴化了所有的中国人,今天我们常拿来批判的其实都是满清当年找的替罪羊,真实的中国古代人其实不迂腐保守,他们见好就用,比如他们提倡改用世界语,提倡数学高于一切学科……
那时中国的内阁制确实是世界最先进完善的政治体制,她的特征完全不同于后来满清的内阁制,而且对世界产生了影响,所以明内阁制应该算中国一个重要发明,不过它刚开始时是产生于什么动机!

316

2024-05-10大南瓜小咪咪
丝绸 清朝制造的火药兵器。重火器主要是火炮,轻火器主要是火枪。清人制造火器始于1631年,到康熙时,火器规模、质量、工艺达到高峰,但距明朝时期还有差距。清中期后火器更是渐趋停顿,直到鸦片战争前后,清政府又大量赶制火器,但结构仍沿袭祖制,性能已大大落后于西方列强所制。
火炮 清代火炮以材质分,有铸铜炮和铸铁炮。清前期以铜炮为多,后期多为铁炮。此外,还有少量的铁心铜体炮、铜心木镶炮。由于铜炮多铸造精美,保存完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以重量分,有重炮和轻炮,《清文献通考·兵考》:“重自五百六十斤至七千斤,轻自三百九十斤至二十七斤。”以形制分,有前装炮和后装炮,前装炮又分为红衣炮型和冲天炮型,后装炮主要是子母炮型。清代火炮多有铭文,常铭炮名、年款、监造官员、工匠、重量等。清代视火炮为神物,常授予火炮各种将军名号,清初时定制于每年秋季在北京卢沟桥举行一次大典,祭祀炮神,并令八旗操演火炮。
红衣炮承自明代红夷大炮,因满人恶“夷”而改“衣”。这种炮身管较长,口径较大,前细后丰,炮身铸有多道固箍,滑膛,中部有炮耳,炮口和炮尾分别装有准星和照门。其装药量大、炮弹重、射程远、威力大。存世的实物较多,具有代表性的有:①1643年制“神威大将军”炮,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是现存最早的清代火炮,口径13厘米,全长2.64米,炮身后半部用满、汉文阴刻:“神威大将军 大清崇德八年十二月日造 重三千七百斤”。《清会典图·武备》记此炮“受药五斤,铁子十斤,载以四轮车,通髹朱”。此炮为铁心铜体,即在铜炮身内铸有铁炮膛,铁膛较铜膛耐蚀,铜炮身又可避免铁炮易炸裂的缺陷。②康熙十五年(1676)制“神威无敌大将军”铜炮,1975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发现,黑龙江省博物馆收藏。口径11厘米,全长2.48米,重1000千克。用满、汉文铭:“大清康熙十五年三月二日造 神威无敌大将军”。此炮曾参加过康熙二十四年(1685)在雅克萨抗击沙俄入侵的战争,立有战功。战后清政府在齐齐哈尔专门修建炮库收藏,留存至今。③康熙二十八年(1689)制“武成永固大将军”铜炮,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口径15.5厘米,口壁厚16.5厘米,全长3.6米。炮尾铭满、汉文:“大清康熙二十八年铸造 武成永固大将军 用药十斤 生铁炮子二十斤 星高六分三厘 制法官南怀仁 监造官佛保 硕思泰 作官王之臣 匠役李文德 颜四”。此炮铸制精美,遍体饰有莲花文、蕉叶文、回文、乳钉文,尤其可贵的是双轮铁质炮车保存完好,连同火炮重达1万斤,是现存最大的清代火炮。④道光十六年(1836)制铁炮,由当时著名冶铁中心佛山铸造,发现于广东虎门海滩,广州博物馆收藏。口径14.2厘米,全长 2.3米,重3000千克。炮身铭有兵部尚书、两广总督邓廷桢、广东全省水师提督关天培督制等85字。此炮曾安放于虎门炮台,参加过第一次鸦片战争。⑤道光二十三年(1842)制铁炮,首都博物馆收藏。口径11.5厘米,全长1.5米。炮身铭有“浙江嘉兴县县丞龚振麟”监造等41字。龚振麟在世界上首创铁模铸炮法,即用泥范法铸制铁模,再由铁模铸制铁炮。铁模可多次使用,具有成本低、质量好、效率高等特点。此炮即用铁模铸造。此种炮是现代加农炮的原型!!
冲天炮型是一种曲射炮,身管较短,口径较大,多发射爆炸弹,最典型的实物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二十九年(1690)制“威远将军”铜炮。口径 21.2厘米,全长 69 厘米,重 375公斤,载以四轮炮车。炮身铭满、汉文:“大清康熙二十九年景山内御制威远将军”等50字,景山是清代重要的铸炮场所。此炮前侈后敛,形如仰钟,炮膛分为大膛(装弹)和小膛(装药),炮弹为空心铸铁弹,直径 20 厘米。装放方法是先把火药装入药室,再入木马子,上加土寸许,然后将炮弹放入大膛,发炮时先点燃炮弹引线,再点燃火门烘药,“炮发子出,迸裂四散,为用最烈”。从小轮炮车看,此炮只宜于在城垣上防守,不适于行军野战。该种炮是榴弹炮的原型,只是弹药上略有差别!
子母炮型源于明代从西班牙传入我国的佛朗机铳,身管较细长,有瞄准具,轻便利携,在母炮的后部轮换装填子炮,发射快速。实物有康熙年间制造的“子母炮”,故宫博物院收藏,铁铸,母炮口径 3.2厘米,全长1.84米,“重九十五斤”,底雕莲花纹,通髹以漆,配子炮 5枚,还专门备有驮在马背上的炮鞍,利于行军涉险。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康熙二十四年(1685)制“奇炮”,铁铸,口径 2.7厘米,炮管长 1.8米,“重三十斤”,亦属于子母炮型,但形制有所改进:装填方式类似今日的双筒猎枪,炮管后接木柄,可上下开合,子炮直接从母炮膛底推入,而不是从母炮盖面开孔纳入,由木柄起闭锁作用;点火方式改用火绳枪机,点火快速、准确。奇炮较子母炮更加轻便灵活,有利于炮兵的机动作战。
火枪 又名鸟枪,16世纪中叶从西方经日本传入中国,明人称为鸟铳。火枪和中国传统的手铳相比,有许多优点,它身管较长,口径较小,装有瞄准具,采用枪机发火,发射同口径吻合的圆铅弹,枪柄多为曲形木托,这些改进使火枪在射程、射击精度和侵彻力等方面都有显著提高。火枪一般由枪筒、枪机、枪托和枪架组成,枪筒、枪机均为铁制,枪托、枪架用木制。火枪以枪机构造分,有火绳枪、燧发机、击发枪,以火绳枪为主;以枪膛构造分,有滑膛枪、线膛枪,以滑膛枪为主;以装填方式分,有前装枪、后装枪,以前装枪为主;以用途分,有兵丁用火枪和皇帝御用火枪。故宫博物院收藏有许多康熙、乾隆两朝御制、御用火枪,主要用于赏玩和行围打猎,制作精美,枪筒上有错金图案,枪托多用金银、象牙、玉石、珊瑚、犀角等珍宝镶嵌。
火绳枪是利用火绳枪机点火的枪,枪机包括蛇形杆和扳机,蛇形杆端夹有阴燃的火绳,扣动扳机,蛇形杆下行,点燃火药。实物有康熙年间的“御制禽枪”,滑膛,口径1.4厘米,枪筒长1.1米,全长1.57米。装饰华丽,枪口和近火门处错金,成莲花瓣形和双螭环绕形。枪托用高丽木制,底部镶雕花玉托,枪架端饰羚羊角。枪托底部镌22字:“御制禽枪 长三尺五寸 重六斤 药重二钱 子重三钱四分”。康熙、乾隆年间制“十喜花膛锸子枪”是一支线膛火绳枪,口径1.6厘米,枪筒长1.067米,全长1.5米。有精美的装饰图案,枪筒与枪托用四道银箍连结,枪筒后部有错银镀金“喜”字,枪托分别镶嵌银、螺钿、象牙花蝶、铜奔龙、兽骨等,并镶铜刻字:“用药贰钱 铅丸五钱贰分 壹百弓有准”。“壹百弓”是枪的有效射程,约合 160米。枪膛中开有直线槽,主要是为了减少装弹时铅丸与膛壁的摩擦。康熙、乾隆年间制奇枪是一种后装火绳枪,结构与奇炮类似;《清会典图·武备》载有“树鸡神花奇枪”,“重六斤,长三尺……受药二钱,铁子三钱八分”,枪口饰错金莲瓣,枪托用核桃木制,底端嵌以鹿角,枪架末饰以羚羊角,制作精美。后装枪装填弹药简便,射速较高,代表了枪械发展的方向。
燧发枪是在枪机上安有燧石,利用撞击时发出的火星点燃火药,较火绳枪安全、可靠。康熙“御制自来火二号枪”是转轮式燧发枪,口径1.1厘米,枪筒长90.3厘米,全长1.35米。枪口有错金兽面纹,近枪机处嵌五螺钿圆星作梅花状,枪托底端镶铜金托,转轮枪机镀金镂花。发射时,用钥匙将转轮上满弦,扣动扳机,机轮转与火石迅速摩擦生火。乾隆年制镶骨燧发枪是撞击式燧发枪,口径1.7厘米,枪筒长88厘米,全长1.185米。枪筒镌花纹,枪托用虎皮木制,中后部嵌铜银花,尾嵌兽骨。枪机前竖火镰,扣扳机后,火石与火镰猛烈撞击起火。撞击式燧发枪较转轮式结构简单、可靠,造价低廉,被世界各国广泛使用,并最终取代了火绳枪,但在中国却只是皇室仿制了少许,未见装备军队。
击发枪是使用雷汞发火装置的枪,19世纪初英国发明。它是将雷汞制成火帽,靠击锤撞击火帽引发火药。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支道光年间制击发枪,口径 1.2厘米,枪管长1.25米,全长1.54米,枪口雕莲花纹,枪托嵌以象牙雕刻的花饰,火帽用红铜薄片制作。击发枪提高了发火的可靠性,在欧洲很快就取代了燧发枪。清廷曾仿制数百杆装备军队。
遭受鸦片战争的惨败和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打击后,清政府开始大量购置洋枪洋炮,洋务派又在中国开设新式兵工厂,仿制洋枪洋炮,清代火器遂完全由外国新式后装枪炮所取代。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