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问答 > 其它 > 您好,作为一名梅州人,我很希望您告诉我一些梅州的风俗,由于我现住在南京,没有办法去梅州,所以……?

您好,作为一名梅州人,我很希望您告诉我一些梅州的风俗,由于我现住在南京,没有办法去梅州,所以……?

浏览次数:356|时间:2024-05-05

热门回答

2024-05-06huayingxiong6
京的梅州人?我也是,有空聊聊,而且现在很多已经简化了、兴宁的都有所不同、红白喜丧了,梅县。梅州的风俗最好问问父母亲、五华,只注意逢年过节

195

2024-04-23素素V587
不是用聊聊一万字限制的百 度 知 道可以表达你是不是梅州的啊。
拾骨葬?
宁卖祖宗田、早早吃饭。
除夕夜祭祖宗、解释清楚的,不忘祖宗话——客家话?去了南京就忘了梅州风俗了。
客家山歌。
正月15“添灯(丁)”
…………
还是那句话——风俗

275

2024-05-041点点葵
要看那方面的风俗,介绍起来太多了。建议说详细一点。

38

2024-05-08无敌沈阳人
客家风俗,就是汉族的那些

62

2024-05-08吾竟谁陈
客家风俗的基本内涵具有一致性或同一性。例如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这无论是哪一个省、哪一个地区,也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港、澳、台的客家人,甚至到了海外,身处西方民族包围之中的客家人后裔,都无一例外。
客家人的岁时习俗大致上包括:全国性的传统信仰,地方性神明和杂审的崇拜,以及传统的岁序节俗。因时间及空间的影响而又有所差异。透过这些民间习俗,可以探索到客家民系文化的渊源,还可以感受到千百年来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祭祀礼俗
客家人数千年来,历经丧乱,艰困播迁,而仍能团结相亲,守望相助,子孙繁衍,拓展进取,究境靠的是什么呢?是一种什么力量吸引客家人,共信共守,以滋养生息呢?这种力量是维系全族的精神信仰。这信仰在世界各民族都是靠的宗教,而客家人靠的是大家共同遵守维护的礼俗。客家人以对天地祖先圣贤的祭祀来代替宗教,完成人生寻求精神寄托的伟大使命,这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一个独有的创制,值得每一个客家人自豪。
祭礼为人生寄托的中心,而所有公私祭祀,其崇拜对象都是有来历、有意义的。如祭天之隆重与普遍,乃由于天与人之吉凶祸福息息相关,尤其农业社会,收成丰歉,要靠天,因之婚丧喜庆,小孩出生,均须拜天,以天为生命寄托的中心,而构成天地人合一的和谐精神。
客家人传统所供奉的神有(1)土神:乃最先开发地方者,表示饮水思源与注重生产。(2)门神:乃注重家宅平安的表示。(3)灶神:最先发明熟食之人,表示重视卫生。(4)农神:表示重视农业生产。其它祭祀的对象,均为历史上有伟大功绩,伟大人格的人物,如孔子、关公、岳飞、文天祥、郑成功、韩愈(内埔有全省唯一的祭祀韩愈的昌黎祠)等,他如有功乡梓的先贤,忠义可风的先烈,均立庙致祀,藉以激发人们的仰慕之情,以发扬道义,敦厚风俗,鼓励向善。
客家礼俗中,对于祖先特别重视,除掉四时八节的祭祀之外,还有墓祭祠祭,有要事出外远行,必先拜祖先,新娘入门,必先拜过夫家祖先,方为家中成员之一。新谷登场,必须荐于祖先而后敢食。所谓「事死如事生」,差不多把祖先当作一位有意识的主宰,活的大家长,一方面以我们自身来源的祖宗来作寄托,一方面复将这寄托推及于天下,由亲而疏,由近及远,条贯分明,这种精神的崇高伟大与平易近情,可以此美世界其它各大宗教,可以说是仁孝的宗教。
孝道的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因此,不管居家或出外,供奉祖先牌位,按时祭奠,晨昏献香,便愈觉其重要性。藉此可以启发子女的孝敬心理,培养子女爱护家庭的热情,示子女以为人处世要饮水思源,荣宗耀祖为本,所产生的影响是至深且远的。
简单的木制祖先牌位,可于客厅悬空搭一小架,恭书「x (姓)门堂上历代祖先之神位」贴在正中,旁书对联「祖功垂福泽、宗德衍家声」横额书「祖德流芳」,备好各种陈设,如小型香炉、烛台等。年节拜祭,晨昏奉香,遇上家中较大的事件,也都备置果饡,上香礼拜祝告。子孙从小身体力行,耳濡目染,必能敦亲睦族,克尽伦常孝道。
祭祀最重要的,是要敬要诚,所谓「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在形式上一定要极敬与诚之能事,方能「诚则灵」,得到天之护佑,先贤先烈之沐化,列祖列宗之庇荫。所以凡是参加祭祀的人,一定要克敬克诚,心神专一。还有祭器的陈设,祭品的丰盛整洁,祭乐的典雅感人,仪式的肃穆隆重,也是「诚」「敬」的表现,不能忽略
客家人的待客礼节
客家人是汉民族中的一支优秀民系,自古以来以重礼、讲礼貌著称。人与人之间相互信赖,保持着良好的人际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亲属之间,邻居之间,长辈与晚辈之间都有一定的礼节。这种礼节人人都得遵守,若不,就会被人耻笑,甚至会骂你“早死爷爷少教导”。
客家人的礼节很多,很繁杂。由于笔者的知识浅薄,加之在一篇短短的文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略举几例。
待客。客人光临,男客人由男人陪坐,敬烟,女人奉茶。不能“打赤膊”、“穿内裤”接待客人,亦不能随意弯腰曲背、架“二郎腿”,抠鼻子、玩脚丫。奉茶也很有讲究,单独奉茶给客人时要用双手端,客人多时用托盘端茶。客人接茶坐着要起身,不起身要说对不起,我没有起身。主人回答不用客气。用右手五指,左手四指,寓意“五湖四海皆兄弟,人生何处不相逢”。
进餐。主人与客人进餐时,要客人或长辈坐上席,宴席上给客人斟酒要按座席的大小顺序。以方桌、圆桌为例:陪客的在方桌坐8号位、圆桌坐10号位,斟酒则按座位的大小顺序。这些规矩目前仍很讲究,尤其是广大农村。主人要给客人盛饭,请客人吃菜,不能侵占客人座位,不能脚踏别人的凳子横木,夹菜时只能夹自己一方的菜,不能目中无人乱夹乱挑。同一席的人吃饱时,不得离席,要把自己的筷子搁在自己的饭碗上表示等候之意(如遇有全席人把筷子搁在饭碗上,则表示不满或表示没有吃饱)或说一声某某请慢吃,对不起我没有等你。待客人回答:别客气,才能离席送客。
送客。当客人提出要走时,主人要先挽留,客人确实要走,主人应为客人拿物、开门、送出大门。客人说请留步,主人才与客人拱手或握手告别。多人同行的,客人长辈或老者先行。
客家人还有很多礼节,如子女早晨起来、晚上临睡要向父母或长辈问安,晚辈外出回来要给长辈打招呼,这是不可违逆的礼节。亲友有了红、白喜事都能主动相帮,互送礼物,就是平时有了什么新鲜食品,均要与邻里共享等等。

132

2024-04-24Krystaldxe
蕉岭客家人,是古代中原汉族的后裔,在长期手产生活中形成了客家人独特的风俗习惯和传统意识。
一、生产习俗
以耕田为主业,禾分早晚两季。农忙时村人互帮互助,不计报酬。男人多外出谋生。理家与耕作由妇女担任。传统农具有犁耙、辘轴、脚头、铁扎、禾镰、荡耙、木制龙骨水车等。
妇女上山割草代名叫割鲁萁,客家妇女鲁萁担最有特色,一担鲁萁二头共八捆,用竹杠勾索绑担,四平八稳,旧时,园中种苎,妇女用其织为夏布,名曰家机布。另种黄麻以编绳,作萝索、牛索等。
二、生活习俗
服饰 旧时用自织的织家机布制被和衣着,今已淘汰,清至民国初期,官吏豪绅及儒生穿长袍马挂,平民男女服装为开襟式,女的为在则开襟上衣,称大襟衫,衣长齐膝,现在服饰多样中西服盛行。
鞋帽 旧时有布鞋,俗名阿姆鞋。草鞋和粤俗传统木履,现时的品种多,式样日趋新颖,旧时冬天男人戴毡帽、礼帽和棉帽。妇女冬日戴帽(头裙)蓝布所做。
饮食 一日三餐,米饭为主。旧时早上用锅煮饭,用罩捞把饭捞起,盛于饭曾瓦 中,供一天吃,传统名菜、名吃有“蒜头焖猪肉”、“焖狗肉”、“炒鸡酒”、“盐火局 鸡”、“扣肉”、“蘸仔鸭”、“酿豆腐”、“鱼生”、“仙人板”、“猪油板”、“锅笃板”、“黄板”等。
民居 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围龙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畴交错的小丘前。其所采用的建筑工艺,是中原汉族建筑艺术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其结构一般是“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屋前有一晒禾坪,大门之内,分上、中、下3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以两厢向后延伸,形成马蹄形的后围,其特点是以南北子午为半轴,左右对称,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屋结合成一个大极形整体。
三、婚姻习俗
解放前,蕉岭人的嫁娶分为“大行嫁”、“童养媳”、“等郎妹”、“二婚亲”。大行嫁,多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程序有定亲、纳彩、迎亲、拜堂闹洞房、做三朝等礼节。迎亲之日,女子穿旗袍、戴凤冠、乘花轿,出嫁时,先行一童桃枝或榕枝开路,谓拖青,男家鼓乐迎亲,花轿到男家后,新郎要踢轿门扶新娘入屋拜堂成亲,旧时小户人家生有男孩后,就向邻近外姓人捡(收)一女孩,俗谓“细心舅”。待成年后于除夕晚成亲,称圆房,此为童养媳。等郎妹即旧时有些贫苦人家当时自己没有儿子,先买个女孩来抚养,等自己生有男孩后,即配为偶,长大后即行婚配。有的媳妇长到十八岁,“小丈夫”才几岁,故有“十八娇妻三岁郎”的说法。二婚亲即妇女再嫁,旧时多受歧视,新中国成立后,婚事新办,大兴文明之风,有集体婚礼、男到女家、旅行结婚、开茶话会等形式,婚礼简朴而热烈。
四、祭祀习俗
旧时,老人逝世,俗称“过身”;安葬,俗称“还山”。葬礼亦有许多繁文缛节,有钱人家还要延僧诵经(俗称做斋)。蕉岭县用棺木土葬为尚,今已除旧习实行火葬,祭祀,蕉岭各姓均有祖祠,设于县城者为宗祠,设族中曰家襟祠亦称祠堂。祭祀祖先分春祭与秋祭,春祭主要为扫墓形式,秋祭在八月,每姓各有祭日,从八月初一至秋分为止。但也有部分地区祭祀祖先日期七月半或其他时间。
客家人作为古代中原人的后代,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集中概括为艰苦奋斗、热情好客、尊师重教、爱国爱乡。客家人从中原迁移到闽粤赣地区,由于平原地区已被原住民占据,一般只能定居在贫瘠山区,因而生活艰苦,必须奋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妇女,以勤劳贤淑闻名天下,农活家务都出色,家庭观念特别强,有“铁汉”之称;早期客家人作为移民,居住在人烟稀少、落后偏僻的山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团结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意识也就特别强,虽然生活艰苦,但养成了热情好客的文化传统;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数都有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因而文化素质较高,历来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其中梅州表现最为突出,被誉为“文化之乡”。
□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兴梅汉戏”,1933年改称汉剧。流行于广东的梅县、汕头和粤东北、粤闽赣边区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 广东汉剧的表演程式与京剧、湘剧、祁剧、湖北汉剧等剧种大同小异,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的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黑色象征刚勇,红色象征忠贤,白色和青色象征阴险、奸诈。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其角色行当分公脚、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脚等九大行。它的伴奏乐器也颇有特色,头弦、大苏锣及号头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 广东汉剧传统剧目有八百多个。较著名的有《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现代剧目《一袋麦种》。
□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县话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全省约有二十多个县市属客家方言区。它以梅县话为标准,因为梅县话影响大,语言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迁移中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东晋以前,客家先民原来聚居在中原一带。西晋末,中原地区发生了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于湖北、湖南等地,后又经唐末五代十国的离乱,又有的进一步南迁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进一步移入广东,逐渐入居粤东一带。宋代户口有主户和客户之分,分,后来者入客户,故有客家之称。在移居的过程中,由于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时间,至唐、宋时期方入粤,因此其方言较接近两湖方言。在广东四种方言中,也显得与普通话差异最小。客家方言有六个音调,平、入声分阴、阳,上、去声不分,保留了六个古人声韵尾。其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语音上有较大差别。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话,入居广东后,受着不同广东方言和地理历史环境影响,因而逐渐消失了卷舌音。
 
□ 梅县围屋

梅县“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它的建筑和设计艺术之独特,给这个侨乡带来了浓郁的乡土风情。人们说,梅县“围屋”充满着客家人的“客味”。“围屋”是由一座狐形或方形的辅助建筑群,象城堡一样将主体住宅包围着的建筑。屋内布局“三堂四廊,十厅九井”:进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风墙隔开;横向是四排住房和过厅,错落有致;后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圆形的房屋围成天井,叫花头。屋内房间数十间,可以住上几代数十口人家。整个“围屋”靠山坡而建,前低后高,自成阶梯形,最外围墙筑得很高,窗子开得很小,显得壁垒森严。
从低处往上看,“围屋”层层叠叠,有盘龙之状,兴宁人又称“围龙屋”。如果连大厅前的晒禾坪和一口半圆形鱼塘拼起来看,一个单元的“围屋”,就呈现一个椭圆形。它把生活起居,辅助劳作和饲养加工等统一在住宅内部,同时各部分又互不干扰,显得协调而又和谐。 人们说的“客味”,精髓就在于此。梅县“围屋”的筑墙全部是三合土锻打而成,其抗压强度和抗拉抗剪度,均超过一百号混凝土。它的建筑尺度精确,地墙、地面、楼面、屋面的平度和标高,误差不超过几毫米。每座房子的造型,檐梁雕塑,内外装饰和绘画,均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座落在梅县白宫富良美村有一座华侨建的联芳楼,又称华侨“围屋”。它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筑物环成“围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装置着匀称的各种动物、花草浮雕,大大小小不下一二百幅,钟楼上端有狮子滚球,双龙夺宝,雄鹰展翅,天使临门等塑像,正楼大门的阳台下,还雕有郭子仪拜寿群像,工艺精巧。正观整座楼面,富丽堂皇。“围屋”内,分建房室一百多间,“十厅九井,三堂四廊”。最后是一间长长的枕头屋。堂、厅、房间、走廊、天井、楼上楼下,设计十分巧妙。
梅县“围屋”历史悠久,它与古代中原人南迁后,不时发生的“土“、“客”之争有关。客人为适应当时的环境,便建筑了能集群聚居的房子,以抵御来犯者。他们为了便于生活,把防盗、防火、饲养、加工、贮存、凉晒等各种生活设施综合一体,以图达到安居乐业的要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围屋”的建筑也日趋完善精美。然而,在历史的发展长河和变革中,古老的“围屋”,将成为一种住宅形式而载入史册。
 
□ 闹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年头一个月圆之夜,它象征着幸福美满。广大侨乡人民迎神赛会。闹大锣鼓,舞金狮,迎花灯,烧烟火,以祈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丰顺县埔寨镇元宵之夜迎锣鼓,烧“烟架”、“火龙”,久负盛名,饮誉海内外。据传,埔寨烧火龙己有二三百年历史。起初是由硫磺、白硝、木炭未制成火药,做火箭、火花、大犁等燃放,经过几百年来的不断演变,烟架由原来的五七架发展到今十三架,高达十多米;火龙由原来的三四段发展到今十一段,长达三十余米。并采用有声有色的烟花,表演奇特,惊险壮观。在广场上,礼炮三声巨响,在锣鼓声中,舞龙开始,百来个小伙子挥舞火炬,赤膊飞路登场,二十多个壮士高举五米龙头,由绣球引路,近百名勇士手擎“金鲤”、“龙虾”、“鳌鱼”漫游广场。由长者点燃引火索,龙口吐出金珠来后,各段火龙发出五光十色的火花,火箭呼啸腾空,五彩缤纷。舞龙者在火海中翻腾,场面壮观。现在,埔寨火龙已腾跃于揭阳、梅县、深圳等地。人民画报、中央电视台等十数家报刊、电台均作过报道。
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兴梅汉戏”,1933年改称汉剧。流行于广东的梅县、汕头和粤东北、粤闽赣边区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 广东汉剧的表演程式与京剧、湘剧、祁剧、湖北汉剧等剧种大同小异,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的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黑色象征刚勇,红色象征忠贤,白色和青色象征阴险、奸诈。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其角色行当分公脚、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脚等九大行。它的伴奏乐器也颇有特色,头弦、大苏锣及号头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 广东汉剧传统剧目有八百多个。较著名的有《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现代剧目《一袋麦种》。
□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县话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全省约有二十多个县市属客家方言区。它以梅县话为标准,因为梅县话影响大,语言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迁移中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东晋以前,客家先民原来聚居在中原一带。西晋末,中原地区发生了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于湖北、湖南等地,后又经唐末五代十国的离乱,又有的进一步南迁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进一步移入广东,逐渐入居粤东一带。宋代户口有主户和客户之分,分,后来者入客户,故有客家之称。在移居的过程中,由于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时间,至唐、宋时期方入粤,因此其方言较接近两湖方言。在广东四种方言中,也显得与普通话差异最小。客家方言有六个音调,平、入声分阴、阳,上、去声不分,保留了六个古人声韵尾。其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语音上有较大差别。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话,入居广东后,受着不同广东方言和地理历史环境影响,因而逐渐消失了卷舌音。

124

2024-04-26后果你在哪儿
客家传统
客家人作为古代中原人的后代,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集中概括为艰苦奋斗、热情好客、尊师重教、爱国爱乡。客家人从中原迁移到闽粤赣地区,由于平原地区已被原住民占据,一般只能定居在贫瘠山区,因而生活艰苦,必须奋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妇女,以勤劳贤淑闻名天下,农活家务都出色,家庭观念特别强,有“铁汉”之称;早期客家人作为移民,居住在人烟稀少、落后偏僻的山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团结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意识也就特别强,虽然生活艰苦,但养成了热情好客的文化传统;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数都有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因而文化素质较高,历来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其中梅州表现最为突出,被誉为“文化之乡”。
□广东汉剧
广东汉剧旧称“外江戏”、“兴梅汉戏”,1933年改称汉剧。流行于广东的梅县、汕头和粤东北、粤闽赣边区各地。清雍正至乾隆间,徽剧传入广东后形成。广东汉剧的表演程式与京剧、湘剧、祁剧、湖北汉剧等剧种大同小异,但也有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它的武功属南派,脸谱有百多种,以黑、红、白三色为主,黑色象征刚勇,红色象征忠贤,白色和青色象征阴险、奸诈。广东汉剧的音乐唱腔以皮黄为主,兼收昆曲、高腔、吹腔、小调等,并保存很多古老的曲牌。朴实淳厚,高昂悲壮,是广东汉剧音乐唱腔固有的风格特点。其角色行当分公脚、老生、小生、老旦、正旦、花旦、红净、乌净、丑脚等九大行。它的伴奏乐器也颇有特色,头弦、大苏锣及号头是广东汉剧特有的伴奏乐器。广东汉剧传统剧目有八百多个。较著名的有《百里奚认妻》、《齐王求将》,现代剧目《一袋麦种》。
□客家方言
客家方言是以梅县话为中心的一支方言。它主要分布在广东的东部和北部地区,全省约有二十多个县市属客家方言区。它以梅县话为标准,因为梅县话影响大,语言较清晰。客家方言也是在民族迁移中形成的一种汉语方言。东晋以前,客家先民原来聚居在中原一带。西晋末,中原地区发生了各种战争和自然灾害,客家先民不得不向南移。有的移居于湖北、湖南等地,后又经唐末五代十国的离乱,又有的进一步南迁移居江西、福建等地。到南宋末年,宋元交兵,天下大乱,客家先民又进一步移入广东,逐渐入居粤东一带。宋代户口有主户和客户之分,分,后来者入客户,故有客家之称。在移居的过程中,由于在湖南湖北停留了近四百年时间,至唐、宋时期方入粤,因此其方言较接近两湖方言。在广东四种方言中,也显得与普通话差异最小。客家方言有六个音调,平、入声分阴、阳,上、去声不分,保留了六个古人声韵尾。其书面语与口头语在语音上有较大差别。此外,客家先民本用北方话,入居广东后,受着不同广东方言和地理历史环境影响,因而逐渐消失了卷舌音。
□梅县围屋
梅县“围屋”,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中国民间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它的建筑和设计艺术之独特,给这个侨乡带来了浓郁的乡土风情。人们说,梅县“围屋”充满着客家人的“客味”。“围屋”是由一座狐形或方形的辅助建筑群,象城堡一样将主体住宅包围着的建筑。屋内布局“三堂四廊,十厅九井”:进深三座高堂,以天井和屏风墙隔开;横向是四排住房和过厅,错落有致;后面由一排排列成半圆形的房屋围成天井,叫花头。屋内房间数十间,可以住上几代数十口人家。整个“围屋”靠山坡而建,前低后高,自成阶梯形,最外围墙筑得很高,窗子开得很小,显得壁垒森严。
从低处往上看,“围屋”层层叠叠,有盘龙之状,兴宁人又称“围龙屋”。如果连大厅前的晒禾坪和一口半圆形鱼塘拼起来看,一个单元的“围屋”,就呈现一个椭圆形。它把生活起居,辅助劳作和饲养加工等统一在住宅内部,同时各部分又互不干扰,显得协调而又和谐。人们说的“客味”,精髓就在于此。梅县“围屋”的筑墙全部是三合土锻打而成,其抗压强度和抗拉抗剪度,均超过一百号混凝土。它的建筑尺度精确,地墙、地面、楼面、屋面的平度和标高,误差不超过几毫米。每座房子的造型,檐梁雕塑,内外装饰和绘画,均有极高的艺术造诣。座落在梅县白宫富良美村有一座华侨建的联芳楼,又称华侨“围屋”。它长近百米,宽四五十米,四周以建筑物环成“围屋”大院。屋的正面是三个凸起的钟楼式大门,其上下左右及所有窗户顶端,都装置着匀称的各种动物、花草浮雕,大大小小不下一二百幅,钟楼上端有狮子滚球,双龙夺宝,雄鹰展翅,天使临门等塑像,正楼大门的阳台下,还雕有郭子仪拜寿群像,工艺精巧。正观整座楼面,富丽堂皇。“围屋”内,分建房室一百多间,“十厅九井,三堂四廊”。最后是一间长长的枕头屋。堂、厅、房间、走廊、天井、楼上楼下,设计十分巧妙。
梅县“围屋”历史悠久,它与古代中原人南迁后,不时发生的“土“、“客”之争有关。客人为适应当时的环境,便建筑了能集群聚居的房子,以抵御来犯者。他们为了便于生活,把防盗、防火、饲养、加工、贮存、凉晒等各种生活设施综合一体,以图达到安居乐业的要求。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围屋”的建筑也日趋完善精美。然而,在历史的发展长河和变革中,古老的“围屋”,将成为一种住宅形式而载入史册。
□闹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农历年头一个月圆之夜,它象征着幸福美满。广大侨乡人民迎神赛会。闹大锣鼓,舞金狮,迎花灯,烧烟火,以祈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丰顺县埔寨镇元宵之夜迎锣鼓,烧“烟架”、“火龙”,久负盛名,饮誉海内外。据传,埔寨烧火龙己有二三百年历史。起初是由硫磺、白硝、木炭未制成火药,做火箭、火花、大犁等燃放,经过几百年来的不断演变,烟架由原来的五七架发展到今十三架,高达十多米;火龙由原来的三四段发展到今十一段,长达三十余米。并采用有声有色的烟花,表演奇特,惊险壮观。在广场上,礼炮三声巨响,在锣鼓声中,舞龙开始,百来个小伙子挥舞火炬,赤膊飞路登场,二十多个壮士高举五米龙头,由绣球引路,近百名勇士手擎“金鲤”、“龙虾”、“鳌鱼”漫游广场。由长者点燃引火索,龙口吐出金珠来后,各段火龙发出五光十色的火花,火箭呼啸腾空,五彩缤纷。舞龙者在火海中翻腾,场面壮观。现在,埔寨火龙已腾跃于揭阳、梅县、深圳等地。人民画报、中央电视台等十数家报刊、电台均作过报道。

136

2024-04-28易火贝木
梅州的部分风俗
客家人作为古代中原人的后代,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可集中概括为艰苦奋斗、热情好客、尊师重教、爱国爱乡。客家人从中原迁移到闽粤赣地区,由于平原地区已被原住民占据,一般只能定居在贫瘠山区,因而生活艰苦,必须奋斗。客家人的拓荒精神、白手起家能力也就十分突出。尤其是客家妇女,以勤劳贤淑闻名天下,农活家务都出色,家庭观念特别强,有“铁汉”之称;早期客家人作为移民,居住在人烟稀少、落后偏僻的山区,人际交往的心理需求和团结互助共同克服困难的意识也就特别强,虽然生活艰苦,但养成了热情好客的文化传统;客家先民从中原“衣冠南下”,大多数都有是出身于“书香门第”,因而文化素质较高,历来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其中梅州表现最为突出,被誉为“文化之乡”。
风俗是一个民族在生产、服饰、饮食、居住、婚姻、丧葬、节庆、娱乐、礼仪、信仰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经常重复出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就是人们自觉的喜好、风气、习尚和禁忌等,它流行于民间,为大众所自觉传承。
生活习俗
服饰 旧时用自织的织家机布制被和衣着,今已淘汰,清至民国初期,官吏豪绅及儒生穿长袍马挂,平民男女服装为开襟式,女的为在则开襟上衣,称大襟衫,衣长齐膝,现在服饰多样中西服盛行。
鞋帽 旧时有布鞋,俗名阿姆鞋。草鞋和粤俗传统木履,现时的品种多,式样日趋新颖,旧时冬天男人戴毡帽、礼帽和棉帽。妇女冬日戴帽(头裙)蓝布所做。
饮食 一日三餐,米饭为主。旧时早上用锅煮饭,用罩捞把饭捞起,盛于饭曾瓦 中,供一天吃,传统名菜、名吃有“蒜头焖猪肉”、“焖狗肉”、“炒鸡酒”、“盐火局 鸡”、“扣肉”、“蘸仔鸭”、“酿豆腐”、“鱼生”、“仙人板”、“猪油板”、“锅笃板”、“黄板”等。
民居 最具特色和代表性客家民居是“围龙屋”,它多建在丘陵、斜坡地面或田畴交错的小丘前。其所采用的建筑工艺,是中原汉族建筑艺术中最先进的“抬梁式”和“穿斗式”相结合的形式,其结构一般是“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屋前有一晒禾坪,大门之内,分上、中、下3个大厅;左右分两厢或四厢,以两厢向后延伸,形成马蹄形的后围,其特点是以南北子午为半轴,左右对称,以屋前面的半月形池塘和正堂后的围龙屋结合成一个大极形整体。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