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问答 > 其它 > 古代长安城失火是在什么地方?

古代长安城失火是在什么地方?

浏览次数:1186|时间:2024-05-03

热门回答

2024-04-27藤原惠津子
在城内工商业区集中的西北隅的横门大街两侧(东西两市,很容易产生火灾,存在着消防的隐患,可以反映出其商业的发达程度,各式各样的商品汇聚其中。从大火烧毁4000多家商铺中,各占两坊之地),从另一个角度也说明长安城内商业于过于密集。说明了:长安城内商业发达,店铺林立地点是

146

2024-05-13一个人淋着雨
公元904年的兵火毁了天下第一城 在中国历史上,隋是一个短命的朝代,它新建的帝都——大兴城还未竣工,就被唐朝取代了,并复名长安。 建筑是文化遗产的载体。唐代长安城是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和建筑发展到极盛期的荟萃之地,代表当时建筑最高成就的优秀精品大都集中在此。整个城市由郭城、皇城和宫城所组成,城垣规模宏大,建筑雄伟。据考古发掘,外郭城为长方形,东西(由春明门到金光门)长9721米(包括东西两墙厚度在内,下同),南北(由明德门到宫城北面玄武门偏东处)长8651米,总面积约84平方公里。形象的说,唐长安城比50平方公里的北宋开封,元大都和60平方公里的明清北京城都大,仅一个大明宫,就是北京紫禁城面积的3倍。再拉近距离比较来看,唐长安城比现存明西安城大7倍多。唐时长安城人口100多万,是公元6——9世纪东亚乃至世界第一大城,也是绵延万里的丝绸之路起点和当时的国际性大都市。 唐代长安城有三大宫殿群。一是太极宫(又称西内),是唐初政治中心,正门叫承天门,北门叫玄武门,著名的玄武门兵变就发生在这里。二是大明宫(又称东内),主要有含元、宣政、紫宸三个大殿,同在一条中轴线上。含元殿是长安城最雄伟的建筑,实测基台高3米多,东西长75.9米,南北宽42.3米,超过现存北京故宫三大殿的规摸。三是兴庆宫(又称南内)。唐长安城的民用区分割成整齐的棋盘壮,每格为一个独立的坊,四面围墙,各开门户。宫城正南门中门的承天门,皇城的朱雀门,外城的明德门,正处在南北中轴线上。这条朱雀大街,今实测宽度155米,比闻名世界的巴黎爱丽舍田园大街还宽35米。以朱雀大街为界,将长安城一分为二,由长安,万年二县分管,各领55坊。 “长安大道梭九天”,“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这是李白对长安的描述。其时街道笔直宽敞,东西14条大街,南北11条大街;街两旁有排水沟,道旁种植槐榆。设商业区于东市、西市,各占两坊之地,内有220个行业。公元843年,东市失火,烧毁店铺4000余家,可见当时市区之繁荣。唐长安城是当时全国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中心,天下精英云会京师,外国人士大量侨居或迁居于此。文化交汇盛况空前,显示了这座城市的自信,开放和宽容。这里有明君,有贤臣,有剑客,有奇侠,还有城市生活奔放的情调和时代所赋予的浪漫精神,足以让后代人赞叹不已。 所以说,无论从城市规划、建筑环境、建筑组群、单体建筑而言;还是从建筑形象、建筑类型、建筑艺术、城市生活而言,唐长安城都对其后中国国都及国外城建起到了重要的借鉴作用。如宋代开封城和元明清北京城就沿袭了长安城的特点。日本的京都城和奈良城的建设也吸收了唐长安城的经验。 如果说唐长安城能为人类建筑文化提供一种特殊的见证,那么我们可以看出它具有5个突出特点:一是城市规划气势恢宏,多重格局博大开阔;二是文化品位极高,造型高大构思神奇;三是建筑艺术精湛,变化无穷交相辉映;四是建筑成就辉煌,雄浑屹立别具一格;五是文明内涵丰富,精神物质紧密结合。堪称同时代世界建筑中的创造性杰作。 但是繁华总有穷尽时,到了唐末,藩镇林立,兵火不断,长安屡遭兵燹,几乎化为灰烬。公元904年,唐代天佑元年,农历甲子年,也是唐末国难最为深重的一年。这年控制沛州的朱温(黄巢起义军的叛徒),挟天子以令诸侯,劫昭帝迁都洛阳。朱温命居民“按籍迁居”,拆房放木“自渭浮河而下”,百姓流离漂泊,号哭载道,月余不绝。 长安土崩瓦解,顿成废墟。一代风流结束了。 华丽转身后留下许多千古之谜无法破解 城市是人类社会由野蛮到文明的时代标志。毁灭建筑就是销毁历史,而毁掉一座城,更是破坏了整个社会的财富,直接造成文化积累的中断。而对于唐长安城的文化追寻,在其废弃之后直到清末一直未停。如北宋宋敏求的《长安志》,元代李好问的《长安志图》,清代毕沅的《关中胜迹图志》,以及董佑诚等人的《长安县志》和《咸宁县志》。近代日本学者足立喜六的《长安史迹研究》对了解唐长安城也具有重要价值。但唐代建筑所凝固的历史见证、文化标志、审美意识、心灵寄托等等却永远地消失了。中国文物研究所教授、《文物》月刊主编葛承雍认为,建筑历史的阶段性失传,使以唐长安为代表的中国古建筑这个远未被现代人充分认识的智慧宝库,有许多千古之谜历尽沧桑至今无法得解。葛承雍教授介绍了几个鲜为人知的谜团。在城市环境建设中,唐长安开掘有龙首、清明、永安三渠,分别从城外引水进城,其用途大概是北入宫苑解决环境用水,有的渠宽6米,有的渠宽9米,流布穿越全城坊里,需建多少涵洞和城内桥梁尚不清楚;渠深也各不相同,有些地段渠底比路面还高,水流如何沿岗坡地势提升,又如何穿过城墙和坊墙,均没有探测明白。西市漕渠水深丈余尺运木材、薪炭等储备物资,怎么与市内街巷排水暗道相连接还有待研究。在宗庙礼制建筑中,长安明德门以东二里,位于陕西师大校园内的天坛已被考古揭露出来,祭天圜丘是重叠同心圆的形制得到证实,但没有镶砌砖石,仅仅是素土夯筑抹白灰而成,其简陋单调似乎不符崇高肃穆的祭天规格,隋唐300年间多次修复保护却不用砖石令人蹊跷。而坐落在长安城北郊的14里的地坛,春明门外的日坛,开远门外的月坛,通化门外的先农坛等则至今停留在无法探明的书本概念上。在坊里住宅建筑中,贵族高官的宅第豪华奢侈,宜阳坊虢国夫人的“合欢堂”花费千万,曾有暴风拔树砸到堂顶,竟无损伤,原来陶瓦覆盖下皆用精制的木瓦铺垫,其中木构技术令后人难以推测。安仁坊元载修建的“芸辉堂”,采用于阗土产的洁白如玉、入土不化的芸辉草碎屑泥壁,这种植物草用于建筑装修的具体方法,至今不明。唐敬宗时波斯商人千里迢迢专门献上沉香木料,在长安构建费煞匠心的沉香亭,但其独特构建技术已无记载。在佛道宗教建筑中,阁楼式大雁塔究竟是七层还是十层?众说纷纭很难定论;密檐式小雁塔究竟是白垩色还是青砖色?也莫衷一是。还有一些寺院不知是木结构还是砖结构?一些寺其杆件组合是否运用了结构力学尚有待研究。“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但纵是将栏杆拍遍拍断已无人应,一些失去的东西注定将永远成谜,没有人能给出答案。2004年秋天,没落了1100年的唐长安城屡屡被提起。8月底,西安市召开了高规格的唐代城市建设学术研讨会。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锦秋,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委副主任王景慧,陕西省考古学会会长石兴邦等专家齐聚一堂,为西安建设出谋划策。在研讨会上,清华大学教授韩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教授刘临安,陕西师大博导朱士光等专家交流了《九宫格局》,《唐长安城城市形态历史架构的凸现与保护》,《隋唐长安城市水系的景观生态建设及启示》等研究论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全面论述了唐代城市建设的特征和宝贵经验,并对如何处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思路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而在最新的总体规划中,西安市中心市区将以84平方公里的唐长安城为核心区,沿中轴线向北建未央新城,向南建长安新城,形成“一城双心”结构。 文物考古界也传来喜讯:经过半个世纪的考古和发掘,唐长安城基本格局已经搞清了。新华社9月12日向外界发布了这一消息。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唐长安城考古负责人龚国强博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冯国、许祖华采访时表示:唐长安城的城墙、城门、大小、道路网络和里坊布局等已基本清楚。据他介绍,随着中国考古事业的起步,20世纪30年代北平研究院史学会考古组来陕西调查,发掘了唐中书省遗址,出土了刻有唐大明宫和兴庆宫平面图的宋代吕大防的刻石残块,为后来复原唐长安城的布局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图形资料。上世纪60年代考古工作者基本完成了对城址的外郭城、皇城、里坊结构、街道、宫殿遗址、城门、东市和西市等范围和形制布局的实测核实,才真正绘制出唐长安城的实测图和初步复原图。龚国强认为,上世纪70至90年代中,考古人员又进一步调查或发掘了兴化坊、明德门、青龙寺、含光门以及大明宫内三清殿、东朝堂、翰林院等主要遗迹,极大的丰富了对长安城内部结构和个别遗迹的认识。他对记者说:“近十年来考古工作主要在大明宫,尤其集中于含元殿遗址的复原和太液池的发掘清理,为了解唐代宫庭,禁苑制度做了很多工作。今年4月,我们又对唐长安城西南角进行了实地钻探,明确了西南城角的位置在今唐延路南段西侧,陕西省体育中心草坪之中,从而推知了唐长安城四角的明确经纬度,为了解300年未变的唐长安城基本格局提供了真实而准确的重要依据。”谈到唐长安城的遗址保护现状,这位专家表示忧虑,唐长安城紧压在现代西安城区之下,被破坏的程度属最严重,却也不太可能有大规模的遗址可以主动发掘,今后的研究也只能靠拼合零星考古资料的方法来提供了。 葛承雍教授认为,文化遗产不能再生,也不是自生自灭的,它要靠积累传承,靠载培保护,否则再辉煌的文明也会死亡。如今生活在唐长安城建筑遗址叠压之上的后人,或许还有血脉上的延续,但无文化上的紧密联系,许多年轻人不晓得唐长安城曾经宏伟壮阔的建筑布局,不记得自己先辈昔日如何建造这座古都,更不知道野蛮拆毁所造成的悲伤和痛苦。唐代灭亡的挽歌犹如绝唱,建筑文化也随之永远消逝了,遗产沦为无人问津的遗憾。 历史的教训值得吸取和反思。这也是我们回眸与悼祭1100年前一座大城毁灭与消逝的主旨所在。

315

2024-05-03草菜一家
长安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