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问答 > 其它 > 厦门有哪些名人事迹急急急?

厦门有哪些名人事迹急急急?

浏览次数:2354|时间:2024-05-01

热门回答

2024-05-01糯米团子05
近代
著名的科学家苏颂、卢嘉锡,政治家洪朝选、蔡献臣、施琅,军事家陈化成、彭德清,教育家周殿熏、林文庆、王亚南,文学家林鹤年、卢戆章、林语堂,医学家吴瑞甫、林巧稚,爱国华侨实业家叶清池、黄奕住、陈嘉庚、陈六使,体育家马约翰,文化名人林尔嘉、邱菽园、王人骥、李禧等等,也有清初海盗蔡牵、鸦片大王叶清和、地方军阀叶定国等历史人物
市政府
市 长: 刘赐贵
副市长: 丁国炎 詹沧洲 潘世建 黄菱(女) 叶重耕 裴金佳
秘书长:许明耀
古代
香山县(中山)古代名人录,以汉、唐、宋、明、清5个朝代之科举文武进士出身为主,全部在旧志中有传或记载。其中汉朝陈临、唐朝郑愚,是立县前之名人,故选入之。宋朝梁杞、陈天觉乃立县之功臣,马南宝乃宋亡殉国之重臣,今再立传。此外,元朝由于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香山县士子参加该朝科举考试者不多,遍查《香山县志》,未有中进士者记载其中。故本志仅从明、清两朝共125名文武进士中(个别非进士出身)选47名官职较高、著作较多、名气较大者,列入古代名人录。
陈临 字子然,香山人。汉顺帝永建年间,郡举孝廉,先任苍梧太守,汉献帝建安年间,召聘为廷尉(掌刑狱、即司法官),卒年未详。
郑愚 香山人。唐开成二年(837年),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尚书郎,改桂管观察使、岭南西道节度使,命授邕州刺使兼御史大夫。僖宗中和初年(881年),命出镇南海,后召拜尚书左仆射(尚书省的副职),中和四年病故任内。
周尚文 字质善,神涌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选龙岩丞,官至御史。
黄瑜 字廷美,县城人。明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举人。天顺初年(1457年),帝颁诏求直言,瑜应诏上疏六事。成化五年(1469年)授长乐县知县。以年迈告老归会城番山下,手植槐树两株,自称“双槐老人”,学者称“双槐先生”。卒年73岁。遗著有《应诏六疏事》、《书传旁通》10卷、《双槐文集》10卷、《双槐岁抄》10卷等。
黄? 字世美,黄梁都(今属斗门县)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广西佥事,改任江西佥事,上荐升副使;兵备柳庆,南宁兼分巡右江道,到任不久病故。
黄经 字子常,石岐南门麻洲人。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举人。任霑益州同知,旋任教职,得泗州学正。辞官回里,撰纂《香山县志》、《滇阳第一州志》、《淮泗一览》、《小学节条》,作有诗文千余首。
黄畿 字宗大,县城人。幼年精通秋春二经,其撰文章涤弃陈词滥语,竞试不逮,愤收拾书卷,以侍奉亲老,绝求仕之志,归隐居于罗浮山之山巅哗骸糕缴蕹剂革烯宫楼。潜心研习《大易》、《中庸》。其文章为省内佼佼者。书云:“盖粤人著书之精奥者以畿为最。”世称“粤洲先生”。正德八年(1513年)陪子佐赴京应试,染疾不治,卒于途中,卒年49岁。嘉靖四年(1525年)以子佐贵,谥“文林郎”,追封翰林院编修。著有《粤洲集》、《皇极经世书传》8卷、《三五元书》25卷、《删正黄庭经》等。
黄佐 字才伯,号泰泉,县城人。正德十五年(1520年)庚辰科进士,廷试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有司请修《广州志》。以翰林外调,除江西佥事,旋任广西学官。因母病辞官归家。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翰林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不久,晋侍读掌南京翰林院,擢南京国子祭酒,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后致仕归里筑室于禺山之阳,潜心研习孔孟之道,是岭南著名学者,世称“泰泉先生”。终年77年。其著作凡39种,数百卷外,还纂《广东通志》70卷、《广西通志》60卷、《广州府志》70卷等。
何派行 字应充,小榄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中,旋调福建太平府知府。嘉靖四十年入京觐见皇帝,晋陕西行太仆寺少卿;万历十七年(1589年)转本寺正卿。致仕归家,终年未详。

151

2024-05-22小琪1128
【话说我在厦门长大都不到厦门有这么多历史名胜……】
1.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 在厦门市南部,由厦门半岛东南部、厦门港海域及沿海岛屿组成。周围滨海有园林景点菽庄花园、观海园、皓月园、延平公园和毓园等,人文景观以房屋建筑独具特色,多中世纪欧洲风格;历史遗址和摩崖石刻以明清时期较多,反映抗倭、抗红夷和郑成功抗清复台业绩。【这个应该都比较熟悉了……】
2.青礁慈济宫 在杏林区海沧镇院前村旁,崎山(岐山)东南麓。宫观建筑物。奉祀北宋民间医生吴本的宫庙。吴本,俗称大道公,敕封至保生大帝。南宋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颜师鲁奏请立庙,宋乾道间,丞相梁克家奏请赐名慈济庙,旋改慈济宫。宫址位于青礁村地界,故名。至今已有840余年历史。
3.南普陀寺 在思明区思明南路终点北侧,五老峰南麓。为古建寺庙。依山面海。中轴线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藏经阁内有玉雕佛像、宋钟并珍藏书画和明代血书《妙法华严经》、弘一法师手书的功能佛教文物。西山门内侧保存清御制满汉文碑,记载有关台湾林爽文、庄大田起义事件。寺后山上有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陈第、沈有容题名摩崖石刻。【我妈常去拜拜哈~】
4.白鹿洞 在玉屏山南面。为明万历年间地方绅士林懋时主持集资拓建。昔日曾祀朱熹,在洞内泥塑白鹿一只,意在纪念朱熹重兴江西白鹿书院,因名白鹿洞。山多崩崖怪石,幽岩邃壑,有六合洞、朝天洞、宛在洞,并建有大观楼、衔山亭和佛殿僧舍。每当晨光熹微,洞中烟霭飘腾,故有“白鹿含烟”之称,为厦门小八景之一。近年来重修扩建。洞后有赵纾、朱一冯攻剿红夷石刻各一方。山北为虎溪岩。
5.太平岩 在厦门园林植物园东部。原为寺庙,佛殿前有一座二层楼阁。据同治年间黄仕德题记,寺庙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文革期间被毁。1982年改建为“茶人之家”,为游客品茗之处。岩下即为郑成功读书处“太平石笑”景点。
6.中岩 在厦门植物园内。位于万石岩和太平岩之间,故名。原有寺庙,后荒废。殿旁一石,明末郑联题刻“玉芴”二字,以形肖。石上有碑记,与岩前“澎湖阵亡将士祠碑”都是记述清康熙二十二年施琅率清军进击台湾,败郑军刘国轩部于澎湖之事,系康熙年间福建提督蓝理捐资建祠以祭死于澎湖战役之清军将士。
7.虎溪岩 在玉屏山北部。开拓自明代。山间原有溪流,相传有虎出没其间,因名虎溪,曾称“虎溪公园”。岩下建有山门,景观以石刻“先露一芽”、“渐入佳境”为先导,沿石阶拾级而上,有仙人桥、灵则名洞、夹天径、稜层洞、虎牙洞、飞鲸石等。稜层洞前有题刻多处,以郑成功据厦门时知思明州事邓会题诗尤为珍贵。
8万石莲寺 在厦门园林植物园内。庙依山而建,周围岩石众多,故名。寺前有石桥,入石门拾级而上有一石坊,有弘一法师题联。
9天界寺 在厦门园林植物园南部。寺在山丘上,寺后摩崖石刻“天界”二大字,故名。以山体形状似仙人醉卧,又名醉仙岩,寺内有二座大殿并列建于条石砌成的平台上,两边建楼房。寺门与大殿间为宽敞的庭院。寺后摩崖石刻多处,其中长啸洞前有明万历“征倭诸将诗壁。
10万寿岩 在西姑北山西北侧。有“万寿松声”,为厦门八大景之一。一片瓦洞前有传为俞大猷、戚继光题诗石刻,还有“无量寿佛”石刻。
11紫云岩 在厦门园林植物园南部。原为寺字,有大殿、禅房僧舍,以寺庙的西侧(岩下)有石题刻“紫云得路”,因名。
12碧山寺 相传旧时寺僧雾云琢石成沟,引泉流入石室,旧为厦门三大名泉之一。现寺庙已废。
13甘露寺 在虎溪岩东北侧。佛堂面阔三间,两旁厢房,有禅房和功德堂。奉祀地藏王菩萨。
14白虎岩 在崎桌尖山东北。为寺宇。寺周围岩石,奇形怪状,多姿多彩,蔚为奇观。
15集美龙王宫 在集美火车站背后。为船民祭祀海龙王的庙宇。
16定琳院 在集美区,石兜水库北岸。为古庙,呈长方形,土木结构。
17新街礼拜堂 为基督教堂。1848年,美国归正教会教士所建以地处新街仔,故名。二楼正面六根圆柱,屋顶正前中央为半球形八棱边钟楼,门西侧墙上镶嵌重建时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赠予的“中华第一圣堂”石碑。中华第一圣堂是国内外有影响的基督教堂,对于研究宗教史有重要价值。
18同安文庙 又称孔庙。在东溪西岸。为祭祀孔圣之处,古建筑物。五代末县令陈洪济始建。左右两侧有“兴贤育才”石坊、泮池及纪念宋代科学家苏颂的苏公祠和纪念明代“理学名宦”林希元的林公祠等附属建筑。
19梵天寺 在大轮山南麓。创建于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名兴教师。北宋熙宁二年(1069年)改名梵天禅寺,俗称梵天寺,元代毁于火。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僧无为重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金刚殿、法堂、钟鼓楼、紫阳书院、仰止亭、奎星阁等建筑群。明嘉靖年间重修。清初及同治、光绪年间三次重修。历代文人墨客题刻甚多。
20梅山 传古时山上遍植梅花而名。宋代同安主簿朱熹书“同山”二字于其上,又名同山。山顶建梅亭,山腰有隋始建的梅山莲寺,寺旁有清代修建的朱子祠。
21北辰山 俗名北山。在五显镇境内,牛岭山余脉,离县城11公里。谓“山高拱北级”,故名。山中有奇石异洞,瀑布落漈成十二龙潭。旁有摩朱熹笔迹“仙苑”及明清文人颂扬明嘉靖四十年(1561年)同安知县潭维鼎到此祈雨的诗词石刻。南麓有宋始建奉祀开闽王王审知的广利庙(北门岩)和竹坝书库。
22朝元观 在大同镇小西门。为朝拜元始天尊而建,故名。古建筑。
23大道宫 在大同镇双溪公园内。庙宇建筑物。祀大道公(保生大帝)吴本。吴本(979~1036年)字华基,号云冲,宋代同安白礁人,以医灸济人,灵验如神。及卒,乡人感祀之。
24元威殿 在马巷镇五甲美街内,又名元威堂,俗称池王宫。古建筑。明万历年间始建于马巷五谷市榕树下,庙祀池府王爷。相传王爷姓池名然,又名德诚、字逢春,南京人,万历三年(1575年)武进士,调任漳州途经小盈岭,惊悉玉帝派瘟神投毒井中,为警告阻止人民饮用,亲自饮下毒水,致全身发黑,卒于马巷,乡人感德,建庙以祀。
25大元殿 在西柯镇瑶头村。原名延福堂,元代都管林元成得孙延福,舍地创建而名。古建筑。明永乐间户部郎中林挺倡修。清靖海侯施琅曾屯兵于此,以扼郑军。
26圣果院 在田厝村东北方。为寺院。旧称泗洲院,后因腊月龙眼树结果,改名圣果院。
27绩光铜柱石坊 古坊表。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同安知县刘兴元、教谕江山甫等人,为靖海侯施琅建立。清廷谓施琅功比东汉马援,故称“绩光铜柱”。坊四柱三间,鸱尾重檐石构,通高9米,面宽9.55米。主间上层嵌透雕蟠龙“恩荣”额,下匾镌“绩光铜柱”,次间镌同安知县刘兴元、教谕江山甫等人立坊结衔题名;另次间为施琅之子施世骠结衔勒石;坊背面额题“思永岘碑”,寓意如怀念西晋羊祜德政。施琅(1621年~1696年)字尊侯,号琢公,晋江衙口人,原为郑成功部将,顺治八年归清,十三年授同安副将,十八年迁同安总兵。康熙元年擢福建水师提督。二十二年(1683年)率师底定台湾,为统一大业立下殊勋。
28岳伯坊 古建筑。为纪念任边疆地方长官的陈健,故坊以“岳伯”为名。坊为重檐石构,宽7.85米,高8米。三间四柱,柱顶仿木斗拱,横匾额,南镌“岳伯”,北镌“秋官”。陈健字时乾,号沧江(1491~1561年),金门阳翟人,徒居同安县城北门内,明嘉靖五年(1626年)进士。初授刑部主事、郎中,历守南安(江西)、廉州(广东)、南宁(广西)三郡,进阶中宪大夫。
29苎溪桥 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始建。桥横跨苎溪,故名。石构,船形墩,全长73米,宽2.6米,8墩9孔。
30安乐村塔 古建筑。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宋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同安主簿朱熹到莲花山区等地巡视,至澳内,见一岙平川,四面环山,水足山肥,谓此地“大乱半忧,大旱半收”,留题“安乐村”。后乡民建塔置匾以志,故名。
31胡里山炮台 在厦门半岛西南海滨。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福建水师提督彭楚汉会同总督题奏设炮捐,募款筹建炮台,继任提督杨岐珍董理,并于二十二年(1896年)竣工。炮台以樟树汁和石灰、糯米伴沙筑成,坚固无比。胡里山炮台作为清末洋务运动之产物,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32汀溪窑址 因临汀溪的斜坡上,故名。古遗址。是宋代瓷器生产作坊地。窑址残片堆积丰富,有窑砖、匣钵、垫饼和大量的瓷器残片等。是宋代远销日本“珠光瓷”的重要产地之一。1956
33厦门城遗址 为明代遗址。明初,倭寇屡犯我国东南沿海,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命江夏侯周德兴建造福建十六所城,后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建成厦门城,移永宁卫中、左二所官兵驻防。
34阮旻锡夕阳寮隐居处 为清代遗址。阮旻锡,字畴生,生于明天启七年(1627年),厦门人,以博学著称。永历九年(1655年)入郑成功之储贤馆为幕僚。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兵攻陷厦门,阮氏弃家北上,旅居京都,遁迹空门,至晚年返厦隐居于此。著有《海上见闻录》等。
35演武池遗址 为古遗址。三百多年前,民族英雄郑成功雄踞金、厦二岛抗清,曾在澳仔社附近厦门港湾操练水师,尔后率军东征,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我国领土台湾。郑氏当年操练水师之港湾,久经沧桑,大部分填为陆地,今仅存此池乃当年港湾之一部分。
36演武亭遗址 为明末清初遗址。南明永历十二年(1658年),郑成功命工官冯澄世于校场建造演武亭作为阅兵督练之场所。
37龙头山寨遗址 在鼓浪屿区日光岩。南明隆武二年(1646年)民族英雄郑成功义不容辞,起兵东南海上,永历元年(1647年)后,郑氏曾建兵寨于龙头山上,今石砌寨门犹存当年旧貌,寨门后岩壁留有若干凿孔,乃搭建营寨之遗迹。龙头山寨是郑氏最早的屯兵营寨,山上石刻成群,均出名人手笔。
38水操台遗址 在鼓浪屿日光岩。相传为明末清初遗址。公元1654年,清兵攻陷南京,明朝政权相继败亡,民族英雄郑成功率部雄踞金、厦控扼东南海域以为抗清基地,并于1661年亲领舟师东征驱逐荷兰殖民地,收复台湾,建立了不朽功勋。
39郑成功读书处 为明末清初遗址。郑成功(1624~1662年)是明末清初抗清复台的民族英雄。郑氏屯兵厦门时期曾寓此。
40嘉兴寨遗址为明末清初郑成功屯兵厦门时所建山寨遗址。残存寨墙数段,间断隐约于山林之中,摩崖上镌“嘉兴寨”三字,相传系郑氏亲笔。
41郑成功杀郑联处 在厦门园林植物园“锁云”石刻处。为明末清初遗址。郑联乃郑成功之宗兄,在驻守厦门期间横征暴敛,拥兵自大。郑成功于永历四年(1650年)中秋自广东潮阳回师厦门,计杀郑联于“锁云”石刻处,并收编其军队,使厦门成为抗清复台基地。
42陈黯隐居石室 在金榜公园内。为唐代遗址。陈黯,字希儒,号昌晦,唐末嘉禾里人,以文才著称。因参加科举考试一再落第,遂自称“场老”,隐居于金榜山此石室中。陈黯系住居厦门岛的唐代名人之一。
43国姓井 在鼓浪屿。井弯曲而下,沿石头缝隙开凿,故又名三不正井、拂净泉,井水常年不涸。明末清初郑成功屯兵厦门时期所开凿,供士兵饮水,因南明隆武帝朱聿键赐郑成功姓朱,尊称国姓,故名国姓井。
44厦门小刀会杀清将郑振缨处 在白鹿洞前石桥。清咸丰三年(1853年)四月,黄德美、黄位率领小刀会在海澄起义,连克石码、长泰并攻占厦门,建立政权。清参将郑振缨败于镇南关,遁至白鹿洞,被起义军击杀于此。桥为一石拱桥。
45樵溪桥及高读琴洞 在园林植物园紫云岩后山。高读岩系郑成功屯兵厦门时期的读书处。岩石上有乾隆辛卯年郑君扬题刻“琴洞”二字。琴洞附近有樵溪桥,长6米,宽1.5米,桥边岩石有余宏题“樵溪桥”三字,为永历七年(1653年)题刻。
46集美寨遗址 在集美区,南薰楼东侧。为清代遗址。民族英雄郑成功部将刘国轩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所建的屯防营寨,名“集美寨”,今存石寨门及两侧部分石墙,郑成功受封延平王,故集美寨又称“延平故垒”。
47深青驿遗址 古驿站遗址。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及景泰元年(1450年),现存门楼额镌“驿楼古地”四字。
48东瑶古窑址 为南宋窑址。窑址位于东瑶村,故名。窑址在山坡,范围广大,瓷片堆积层厚,所见以青瓷为主,皆灰白胎,青黄釉,刻花纹。
49碗窑古窑址 在集美区后溪镇西北部,碗窑自然村内。系南宋时期遗址,村因窑名,窑址以村得名。窑场面积大,瓷片堆积层厚,以白瓷、青白瓷为主,其制作技术堪称当时之上乘。
50后溪城内城遗址 后改名城内,城址因名。相传城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
51高崎寨遗址 在杏林区高崎村东北角高地上。属古屯兵寨垒。明末清初,郑成功屯兵厦门时期设防处,寨垒呈圆形,寨墙为石结构,久经沧桑,残毁将尽,今山丘西、南各保存寨墙数十米。
52五通渡头遗址 在厦门半岛东北端。为宋代遗址。五通渡头隔海与同安刘五店对峙。自宋至清代为本岛津渡要口及海防汛地。宋末幼帝赵昺南奔时即由此登岸。
53观堤亭 在厦门半岛西北端,高崎自然村北,高集海堤南小山上。为纪哗骸糕缴蕹剂革烯宫楼念建堤业绩,建于1955年,亭为正六边形,花岗岩石(泉州白)砌造。亭西立有石碑,碑正面镌刻朱德手书“移山填海”,碑阴刻海堤简介。
54重建兴泉永道署碑记 在开元区公园南路2号,厦门市图书馆内。属公园街道办事处地界。为清代石刻。碑文据说是书法家吕世宜代书。
55“钦赐祭葬”石坊表 在开元区厦门园林植物园内紫云岩上。清代建筑。石坊表于嘉庆年间为许廷桂而立。许廷桂系镇压人民起义的清朝将领,于嘉庆十四年为义军张保仔所杀。
56澎湖阵亡将士祠碑 在开元区厦门园林植物园中岩。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间,施琅率清军进击台湾,败郑军刘国轩于澎湖,清、郑和谈,台湾底安,清统一全国。康熙五十三年,福建提督蓝理在此建祠里碑。
57乾隆御制碑 在南普陀寺西山门内。为清代碑刻。御制碑共8方,汉、满文字各4碑,碑立于乾隆五十三年至五十四年间(1788~1789年)。
58陈第、沈有容题名石刻 在南普陀寺内藏经阁西侧石上。为明代石刻。陈第(1541~1617年),字季立,号一斋,福建连江人,明代诗人、音韵学家,嘉靖四十一年参加抗倭斗争后又随戚继光、俞大猷镇守蓟北,以战攻累升游击将军;沈有容(1555~1628年),字士弘,号宁海,安徽宛陵(今宜城)人,明代万历武举出身,曾与陈第同守蓟北,后率兵驻镇福建浯屿、铜山,在抗击倭寇和荷兰殖民地入侵斗争中于智勇双全著称。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春,陈、沈同游南普陀,题名勒石于崖壁上留念。
59徐一鸣等攻剿红夷石刻 在鸿山公园内鸿山寺边。为明代石刻。明天启二年(1622年)十月,荷兰殖民者(即红夷)首次进犯厦门海域。福建都督徐一鸣、游击将军赵颇、坐营陈天策等率军民计焚夷舰,痛歼来敌,并在摩崖上勒石作为纪念。
60《建盖大小担山寨城碑记》 在思明区厦门大学图书馆旧址前。为清代石刻。
61赵纾攻剿红夷石刻 在思明区白鹿洞路白鹿洞佛殿后。为明代石刻。明天启三年(1623年),荷兰殖民地者(即红夷)先后入侵厦门曾家澳、鼓浪屿。冬十一月,名朝军民于浯屿海面痛歼入侵者,攻焚敌舰,俘敌酋及其部众五十多人。赵纾当时任漳州府海防同知,系此次海战指挥者之一,他题名:“天启癸亥冬晋阳赵纾督征到此”。
62虎溪岩稜层洞摩崖石刻群 为摩崖石刻。虎溪岩稜层洞及周围摩崖有明清时期时刻数十处,系林懋时、何乔远、池显方、邓会等名人题刻。
63“无量寿佛”石刻 在开元区万寿岩万寿寺东侧岩石上。
64征倭诸将诗壁 在开元区厦门园林植物园天界寺长啸洞前石壁。诗刻反映明朝水师巡哨澎湖海域的雄壮军容,抒发誓平倭患,捍卫东南海疆之爱国情怀。
65俞戚诗壁 在万寿寺左侧。为明代石刻。俞大猷(1504~1580年),福建晋江人,字志辅,历任参将、总兵;戚继光(1528~1587年),山东蓬莱人,字元敬,号南塘,历任参将、总兵。俞戚系明代抗倭名将,嘉靖年间转战东南沿海,以战功卓著闻名于世。万寿岩“一片瓦”洞前摩崖所刻七言律诗二首,传系俞大猷、戚继光所题。
66朱一冯攻剿红夷石刻 为明代石刻。明天启三年(1623年秋,荷兰殖民者(即红夷)先后入侵厦门曾家澳、鼓浪屿,同年十一月,明朝军民于浯屿海面痛歼入侵者,攻焚敌舰,俘敌酋及其部将五十多人。朱一冯当时任分守福宁道参政,系此次海战指挥者之一,并勒石作为纪念。
67中山纪念碑 在开元区公园东路。中山公园东门内。1929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碑为方形锥顶,高17米,碑刻有“天下为公”题字。
68陈嘉庚墓(鳌园) 1950年始建。陈嘉庚(1874~1961年),厦门集美人,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厦门大学和集美学村创办者,一生倾资办学,热心公益事业而负有盛誉。
69陈化成墓 清代墓葬。陈化成(1776~1842年),字业章,号莲峰,同安丙洲人,历任参将、总兵、福建水师提督、江南提督。鸦片战争前夕奉调把守上海吴凇口炮台。道光二十二年五月初八(1842年6月16日),英军进犯吴凇口,陈化成率部浴血奋战,壮烈殉国。
70薛令之墓 唐代墓葬。薛令之,字珍君,唐代福建长溪人,神龙二年(公元706年)进士。闽人以诗赋登第自薛令之始。薛于开元中累迁左补阙兼太子侍读,后因故辞官,徒居厦门。肃宗即位后,思念东宫侍读旧情,欲招为大臣而令之已逝。肃宗嘉其一生清廉,名其乡为“廉乡”,誉其乡之溪为“廉溪”。
71陈夷则墓 墓主为唐光禄大夫陈夷则。陈夷则系颖川陈氏开漳始祖陈邕之子,其弟陈夷行于唐武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平章事,其子陈俦、裔孙陈喜。陈夷则墓系陈氏在厦门地区最早墓葬。
72陈俦墓 为唐代墓葬。陈俦是颖川陈氏开漳始祖陈邕之孙,约当盛唐时期人,官至著作郎。此墓乃陈氏族在厦门岛最早墓葬之一。
73陈喜墓 为唐代墓葬。陈喜,颖川陈氏开漳七世祖,约当唐代中期人,以进士及第,累迁至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园。
74陈黯墓 为唐代墓葬。陈黯,字希儒,号昌晦,唐末嘉禾里人,以文才著称,然因参加科举开始,一再落第,遂自称“场老”,隐居于金榜山石室,逝世后葬于此。陈黯是住居厦门的唐代名士,墓葬具有文物价值,列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本体【前面在金榜山读书的那位】
75太师太傅墓 为明末清初墓葬。墓主郑海英,号彦千;郑广英,号涛千,系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叔父郑芝鹏之长子和三子。二郑随郑成功起兵抗清,永历二年(1648年)战死后同葬于此。墓后山上岩石镌有“双忠魂”三字,至今犹在。
76陈士京墓 明末清初墓葬。陈士京,字齐奠,一字佛庄,明代明州(今浙江宁波)人,进士出身,官至光禄寺卿,随鲁王朱以海入厦门,赞助郑成功抗清,曾参与岛上留守事,病逝后葬鼓浪屿笔架山,民国初迁葬于此。
77胡贵墓 为清代墓葬。胡贵,字尔恒,号洁峰。清代福建同安人自雍正至乾隆年间,以行伍出身累升广东提督,死后赐祭葬。
78陈沧江墓 古墓葬。建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十月,坐北朝南。
79刘静轩墓 古墓葬。主墓整块石龟封穴,后围七板浮雕,宫墙及翼墙均为大块板石屏立,扶头雕狮,外围三合土构。
80林君升墓 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古墓葬。林君升(1685~1755年)字圣跻,号敬亭,马巷井头村人。行伍出身,初授偏裨、游击,雍正四年(1726年)授定海总兵,乾隆间升广东提督,补台湾总兵,调福建水师提督,迁江南提督。著有《舟师绳墨》、《救荒备览》等书。
【好吧就这么多吧,累死爹了……】

17

2024-05-04sanyuan617
黄汉梁(1892年-?)是一名中华民国政治人物,福建思明人。
黄汉梁自清华学校毕业后,1911年作为第三批庚子赔款留美生前往美国,先后就读于密歇根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大哲学博士学位后于1918年返国,曾任和丰银行香港分行行长。1930年,任国民政府铁道部顾问、整理招商局委员会委员。同年起,出任铁道部常务次长、英国庚子赔款委员会委员。1931年12月至1932年1月还曾署理财政部部长。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又名丽咪[2],福建省同安县鼓浪屿(今厦门市思明区鼓浪屿)人,中国妇科、产科医生和医学科学家。她是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中国籍妇产科主任及首届中国科学院唯一的女学部委员。林巧稚一生亲自接生了5万多婴儿,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是中国现代妇产科学的奠基人之一。
苏锡文(1889年-1945年),曾用名松治、有详,福建厦门人,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苏锡文曾担任过福建省财政局长、广东大元帅府财政署长兼民政司长等职务。其后离开中国国民党,赴上海持志大学任教。抗日战争期间,于1937年12月5日任日本扶植下的上海市大道政府市长。翌年4月28日,又改任上海市政公署督办。同年10月16日,任上海特别市政府秘书长。1940年傅筱庵被刺身亡后,曾短暂代理市长一职。1945年病逝。

128

2024-05-02雨虹阳光
近代
著名的科学家苏颂、卢嘉锡,政治家洪朝选、蔡献臣、施琅,军事家陈化成、彭德清,教育家周殿熏、林文庆、王亚南,文学家林鹤年、卢戆章、林语堂,医学家吴瑞甫、林巧稚,爱国华侨实业家叶清池、黄奕住、陈嘉庚、陈六使,体育家马约翰,文化名人林尔嘉、邱菽园、王人骥、李禧等等,也有清初海盗蔡牵、鸦片大王叶清和、地方军阀叶定国等历史人物
市政府
市 长: 刘赐贵
副市长: 丁国炎 詹沧洲 潘世建 黄菱(女) 叶重耕 裴金佳
秘书长:许明耀
古代
香山县(中山)古代名人录,以汉、唐、宋、明、清5个朝代之科举文武进士出身为主,全部在旧志中有传或记载。其中汉朝陈临、唐朝郑愚,是立县前之名人,故选入之。宋朝梁杞、陈天觉乃立县之功臣,马南宝乃宋亡殉国之重臣,今再立传。此外,元朝由于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香山县士子参加该朝科举考试者不多,遍查《香山县志》,未有中进士者记载其中。故本志仅从明、清两朝共125名文武进士中(个别非进士出身)选47名官职较高、著作较多、名气较大者,列入古代名人录。
陈临 字子然,香山人。汉顺帝永建年间,郡举孝廉,先任苍梧太守,汉献帝建安年间,召聘为廷尉(掌刑狱、即司法官),卒年未详。
郑愚 香山人。唐开成二年(837年),授秘书省校书郎,累迁尚书郎,改桂管观察使、岭南西道节度使,命授邕州刺使兼御史大夫。僖宗中和初年(881年),命出镇南海,后召拜尚书左仆射(尚书省的副职),中和四年病故任内。
周尚文 字质善,神涌人,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进士,选龙岩丞,官至御史。
黄瑜 字廷美,县城人。明景泰七年(1456年)丙子科举人。天顺初年(1457年),帝颁诏求直言,瑜应诏上疏六事。成化五年(1469年)授长乐县知县。以年迈告老归会城番山下,手植槐树两株,自称“双槐老人”,学者称“双槐先生”。卒年73岁。遗著有《应诏六疏事》、《书传旁通》10卷、《双槐文集》10卷、《双槐岁抄》10卷等。
黄? 字世美,黄梁都(今属斗门县)人。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进士。授大理寺评事,升广西佥事,改任江西佥事,上荐升副使;兵备柳庆,南宁兼分巡右江道,到任不久病故。
黄经 字子常,石岐南门麻洲人。明孝宗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应天府举人。任霑益州同知,旋任教职,得泗州学正。辞官回里,撰纂《香山县志》、《滇阳第一州志》、《淮泗一览》、《小学节条》,作有诗文千余首。
黄畿 字宗大,县城人。幼年精通秋春二经,其撰文章涤弃陈词滥语,竞试不逮,愤收拾书卷,以侍奉亲老,绝求仕之志,归隐居于罗浮山之山巅。潜心研习《大易》、《中庸》。其文章为省内佼佼者。书云:“盖粤人著书之精奥者以畿为最。”世称“粤洲先生”。正德八年(1513年)陪子佐赴京应试,染疾不治,卒于途中,卒年49岁。嘉靖四年(1525年)以子佐贵,谥“文林郎”,追封翰林院编修。著有《粤洲集》、《皇极经世书传》8卷、《三五元书》25卷、《删正黄庭经》等。
黄佐 字才伯,号泰泉,县城人。正德十五年(1520年)庚辰科进士,廷试选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有司请修《广州志》。以翰林外调,除江西佥事,旋任广西学官。因母病辞官归家。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翰林编修兼左春坊左司谏。不久,晋侍读掌南京翰林院,擢南京国子祭酒,穆宗诏赠礼部右侍郎,谥“文裕”。后致仕归里筑室于禺山之阳,潜心研习孔孟之道,是岭南著名学者,世称“泰泉先生”。终年77年。其著作凡39种,数百卷外,还纂《广东通志》70卷、《广西通志》60卷、《广州府志》70卷等。
何派行 字应充,小榄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辛丑科进士。授户部主事,历任员外郎中,旋调福建太平府知府。嘉靖四十年入京觐见皇帝,晋陕西行太仆寺少卿;万历十七年(1589年)转本寺正卿。致仕归家,终年未详。
事迹我还不知道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