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问答 > 其它 > 跪求!我不太懂请高人指点?

跪求!我不太懂请高人指点?

浏览次数:2257|时间:2024-04-09

热门回答

2024-04-20愿无悲喜2015
身外无一物 何处惹风尘 放下心中的失得 佛珠只是佛珠 而“此心非彼心”

320

2024-04-11幸福0571
乌木应该是硬木的一种、越南黄花梨等木头来还是要好很多的,但比起鸡翅木。
再说说乌木,左手在佛教里是净手。
另外,虽然比不上海南黄花梨,现在也比较少见了。总之一句话就是应该时时尊敬,开光的念珠不应放在污秽的地方、黑檀、小叶紫檀、酸枝木、绿檀,比如不能洗澡时随手放在厕所里、大叶紫檀,可以使其颜色更深沉。不戴的时候应该放在干净的地方。可以经常上些核桃油,最好是高处,暴晒也不可以。上厕所时应该摘下来放在上衣口袋里或包里念珠应戴在左手。硬木最忌讳着水、金丝楠名贵,光泽更好,不能放在裤子兜里,不可轻谩,那样容易开裂

279

2024-04-27烟圈缠绕0
佛珠中菩提子是意义最大的,佛经中有手持菩提佛珠增福无量的说法。
戴这个没有什么忌讳,一般戴左手就可以了。可以与水晶手链同时佩带。
不可以戴着洗澡和行房。
时下,许多并非信仰佛教的男士和女士皆以佩带佛珠为荣,使佛珠俨然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品了。其实,在我看来,凡是这些爱戴佛珠的人,是“有善根”的表露,皆应看作是深具善根,无始劫来与佛有缘的人。况且佛陀早有明示:
若复有人手持此菩提珠。不能依法念诵佛名及陀罗尼。但能手持随身。行住坐卧所出言说若善若恶。斯由此人以持菩提子故。所得功德如念诸佛诵咒无异。获福无量。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们念佛诵经主要是内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碍。更不要被困
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质料, 要多少颗数,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还是右手, 放高拿
还是垂下。我们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如「金
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
以我们使用时不要过份计较它。
参考资料:佛珠漫谈

158

2024-04-18sunjinghong
左手 恭敬 不要去潮湿的地方(佛珠容易破裂,如果是菩提子的话) 洗澡的时候不要带
行淫时勿带

58

2024-04-13喵星的哚朵
你不是出家人 连居士也不是 不用忌讳那么多 只要心中有佛 怎么戴都行

168

2024-04-21qianxiao1985
佛珠不可以放在卧室,厨房和卫生间,睡觉的时候应该摘下来,放在干净的地方

95

2024-04-20luoyue1231
只要心中有佛

18

2024-04-08西城桃乐蒂1126
佛珠是佛教徒用以念诵记数的随身法具,由于在僧俗间的广泛使用,了解佛珠的起源和意义,会对佛珠生起尊重心,故撰此文以飨读者。
一、古印遗风——佛珠的起源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其梵文原语包括四种意义:
(一)pa^saka-ma^la^,音译“钵塞莫”,意译作“数珠”。
(二)aks!a-ma^la^,音译“阿叉摩罗”,意译作“珠鬘”。
(三)japa-ma^la^,音译“渣巴摩罗”,意译作“念诵鬘”。
(四)aks!a-su^tra,音译“阿叉修多罗”,意译作“珠之贯线”。
而梵语ma^la^是“鬘”的意思。佛珠的起源,通常来讲是由于古印度人有缨珞鬘条缠身的风尚,沿袭至后世,遂逐渐演变成为佛珠。
在佛教经典中,关于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作为通说。经云:
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槵子;如是渐次度木槵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若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无诸谄曲者,舍命得生第三焰天,衣食自然,常安乐行。若复能满一百万遍者,当得断除百八结业,始名背生死流、趣向泥洹,永断烦恼根,获无上果。……王大欢喜,遥向世尊头面礼佛云: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槵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1]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槵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佛法僧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这应是佛教当中佛珠最初的起源了。
应当指出的是,佛珠虽然已经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若溯其本源,佛珠并非佛教所创用。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的毗湿奴派,很早便有持珠的记载。这在出土文物中,便有例证,如在印度出土的公元二世纪“龙王皈佛”造像上,有一尊婆罗门像,其颈上是挂有串珠的。
在我国,国人知道佛珠这一称谓,最早应始于东晋(317—420)时翻译的《木槵子经》,只可惜译者的名字已经失佚了。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两晋时期异域僧侣来华者甚众,这些外国沙门中必然会有携带佛珠的。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记载有关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先后有天竺僧人阿地瞿多译的《陀罗尼集经》、宝思惟译的《校量数珠功德经》、不空三藏译的《金刚顶瑜伽念珠经》、义净三藏译的《曼殊室利咒藏中校量数珠功德经》等诸多经典。
至此,佛珠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如《旧唐书·李辅国传》载:
辅国不茹荤血,常为僧行,视事之隙,手持念珠,人皆信以为善。[2]
《续高僧传·道绰传》载:
人各掐珠,口同佛号,每时散席,响弥林谷。[3]
从现存的实物来看,甘肃敦煌莫高窟中,保存下来有一尊十六国时期(304—439)的泥塑弥勒菩萨像,便是一尊颈部挂有佛珠的造像。此外,在日本保存下来有《佛像图鉴》一书,其中绘制的唐代高僧像,使用佛珠者比比皆是。可以肯定地说,唐代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