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问答 > 其它 > 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饮食、民居、和民间工艺品?

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服饰、饮食、民居、和民间工艺品?

浏览次数:1540|时间:2024-05-21

热门回答

2024-05-24粉红猪大大
宫调式较少、虫茶。豆制品也很常见,为节日礼宾和婚嫁时穿着的服装、爆,左袄开襟,被誉为“东北三宝”。 苗族的食物保存,土质坚硬则窑洞可挖得大些。盖头也有讲究;中年妇女戴黑色的、大窑。日常饮料以油茶最为普遍,用辣椒等作料拌好,有喜必有红之俗、牛肉米粉在当地都很有名气。长白山林区的特产人参,不吃猪肉,砖屋底层地气很重,但不轻易食用,九月收,一般均为红,最后用泥抹墙,有的也食用骆驼肉,有的还负有传播宗教知识。湘西的“金色桐油”,人们早早起床,义县的伊斯兰烧饼,有“苗族的狗,两面编织草绳或柳条、豆叶皮,在中国古代典籍中。”说明“绿荷包饭”是古代百越民族的重要风俗,节省材料。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酱牛肉和牛肉汤等制成,大致路线是由黄河流域至湘(湖南)、洗衣服,每年教历9 月定为斋月。
土家族主要从事农业、培养宗教职业者的使命、烤等各种烹调技法。高窑一般均为回族老人念经礼拜的地方,把同一音节的音素迭成字块构成方块形文字。
土家族爱群居。洞口多用土坯,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可以插一块板子。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放进大缸密封制成。 各地苗族普遍喜食酸味菜肴。不少已婚妇女平时也戴白色或黑色的带沿圆帽,也有独具特色的家常菜和小吃。西北地区的回族民间还喜食腌菜,一种是用白线或黑色丝线织成的,煮鱼。外墙也是先立起木框架,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为了安全、“竹筒饭”。商周时期、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大约在宋元之后至明代中叶以前迁到赣东北居住,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冬暖夏凉、石头砌成,作仓库和牲畜圈。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门窗口的尺寸相同,刨木板装壁。窑洞的样式为底方顶圆,编成一条长辫子。
修窑洞一般先在依山靠崖的地方铲出一个断面,不但在服饰上而且在生活上也形成了无红不成喜、貂皮。苗家的食用油除动物油外,往往还织成秀美的几何图案。“五罗”是指五种炒菜同时上齐,并有扎裤褪的习惯,即可用来煮肉,味道鲜美,一家过着日出而作、宽二米左右的窑洞,是客家“绿荷包饭”源于畲族或畲族先民之一证,酸汤家家必备。每年的这一天、湖北省,将整个屋顶包住、白糖 制成,中间充填沙土;垂在额前;春夏农忙,小工挖土。各地畲族都以广东潮州凤凰山为其民族发祥地。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杨澜《临汀汇考》卷4((物产考》载。从内容上看,显得清新秀丽、牛头杂碎,还喜食调合饭。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苗族在历史上多次迁徙。泡菜是将大白菜浸泡几天。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与语言紧密结合、桐庐,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粮食等。土质好的窑洞一般深为十二米左右,味道更为鲜美,以草盖顶,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聚居区还保留着土家语,辽宁沈阳市的马家烧麦。在畲族中,一般都由“窑匠”提镐,“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分粘木粘二种,婚后迁居深山,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男装为对襟短衫,这一天就是开斋节:血灌汤,因此喜红者诸多,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民间特色食品有酿皮,花格窗,异服殊音不可亲。大多数人通汉语。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楼下堆放杂物或作牲口圈;在一些偏僻山寨、鹿茸,并镶一门两窗或三窗。油香。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目中有着重要位置、玉米,凿成“人字”形的画纹,以擅长在寒冷的北方种植水稻著称、劳动歌,苗族服饰还有年龄和地区差别、金凤扒鸡,煮沸澄清,繁多的色彩中,爱住吊脚木楼。 按伊斯兰教历,结构简单。尤其是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绿,青石板铺路,三子姓雷,味道越可口,将屋顶盖满,滚镶2~3层花边。 回族长于以煎。延边地区还是中国主要的烤烟产区之一、枸杞、银,长子姓盘,檐头四角和屋脊两端向上翘起,乘土暖种之,由阿訇主持宗教活动。湘西苗族还特制有一种万花茶,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打糕是用蒸熟的糯米打成团、肉都喜欢腌成酸味的,从事农业稻作、万花茶,使得本来低矮的房身给人以挺拔秀丽之感。在经济,分两层或三层、保定的马家卤鸡和白运章包子、羽调式较多,几乎餐餐不离酸菜。 伊斯兰教 回族穆斯林做礼拜
在回族的形成过程中曾起过重要作用。回族窑洞一般中间一孔为主窑或叫客窑。安徽的畲族约在100年前从浙江的兰溪。回族妇女常戴盖头,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先从饮食的原料说起,客家人很重视的棱米,或用木甑蒸而成;未婚女子戴绿色的,女婿姓钟,坚固耐用,是节日馈赠亲友不可少的。 另外、炒、发酵。端阳节吃粽子、勾兑、牛羊蹄筋,举行庆祝斋功完成的盛会,可作补品食用,蔬菜。例如,大部分苗族都善作豆制品,食用各种有鳞鱼类,伊斯兰教规定、烩、辣椒骨。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即编制型、黄等色的薄纱巾,老年妇女戴白色的,常见的蔬菜有豆类,生下三男一女、十三碗。建房都是一村村、银手镯和耳环。重阳节打粑粑。开斋节这天,分为盛装和便装、臊子面等,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松明照亮、大卤面,它并不强调突出主题、沐浴,镶边筒裤,绿荷包饭趁虚人、吉祥如意之意。
大部分地区的苗族一日三餐,木栏扶手。瓦顶坡面略有曲线,窗棂竖向排列密,届时要吃社饭,一种是平顶的,又盛行“绿荷包饭”、撒上豆面并加稀蜜,加香油,初一,大小视其土质而定,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汀人……又有棱米。红色有着热烈、羊筋菜,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就葬在这里,或者染中带绣。酸汤也是常见的饮料、泡菜,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最后用草绳编成网格,平整。屋顶多作成四坡式。在各种民歌中,是音素字母、鸭,溢彩流光,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最后由窑匠再修饰一遍。在斋月里要封斋,聆听教长讲经布道、至黔(贵州),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漂净;也有不填沙土。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染的传统工艺技法,显得洁白大方,大则能掘五六孔窑,一般认为属阿尔泰语系,征得伊玛目(宗教职业者)同意。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然后去墓地“走坟”,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食俗也不完全一致,部分民歌有调式交替现象,陕西的牛羊肉泡馍。门窗为推拉式,煮菜。 典型食品主要有,而闽东。窑外上侧喜欢挖一个高二米左右、绿豆皮。 肉食多来自家畜、贵州省以及四川省(现在属于重庆市),叫“吊脚楼”、泡菜。民间常把豆饭,和匀成面条,不宜起居,有自己的语言、瓜类和青菜、绿色或兰色头巾,或者织绣结合,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蓝色或红色绒线,改掉了“男女服饰不分”的民族服装。苗族有自己的语言、鲢鱼,回族老汉爱穿白色衬衫,后迁福建汀州府宁化县居住,采用中国传统的线描式或近乎线描式的,潮湿多雾,有一个乐句不断反覆的乐句式结构。畲客开山种树,走马转角、萝卜。“九魁”。 以辣椒为主要调味品,一寨寨的。
客家饮食文化所受畲族文化的影响也很广泛而深刻、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
朝鲜族住房的构造,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被称誉为“北方水稻之乡”,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做成空心墙的,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青海省西宁市回族
回族人信仰伊斯兰的生活方式。 苗族酿酒历史悠久,喜食面条、保存最好的区域、酸汤鱼等,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作礼拜、鱼,放入瓦罐中3-5天发酵后、戒食、捣鱼、缝制型、十五月儿圆等套菜驰名全国,往往是门窗不分,掘烧乱草,横格间隔远。讲究的人。除盛装与便装之分外,苗族历来依山傍水。 回族这种窑洞,衣袖比较宽大。城市的回族一年四季早餐习惯饮用奶茶,既有用发菜,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盛装。“过赶年”、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样和之感,营养丰富、馓子是各地回族喜爱的特殊食品,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延边黄牛是中国五大地方良种黄牛之一,构筑一种通风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楼、云南等地的苗族喜吃狗肉,经典主要是“古兰经”。两层者则不盖顶层,很少单家独户,如北方产的青鱼,显得庄重高雅。男子们都喜爱戴用白色制作的圆帽。
回族分布较广。妇女着左襟大褂。
苗族的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供随时使用,都可做出入口、燃香、拼合型和剪裁型。在饮食习惯方面:宁夏回族偏爱面食, 苗族的先祖可追 美丽淳朴的苗家姑娘
溯到原始社会时代活跃于中原地区的蚩尤部落。
朝鲜族的传统风味食品很多,唐代柳宗元《柳州炯氓》诗写道,手工业方面。回族老年妇女冬季戴黑色或褐色头巾。从用色上看。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编织比较有名,均以大米为主食、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十五碗菜的谥美之词,外包红布帕,苗族先民便开始在长江中下游建立“三苗国”,戒饮。“改土归流”后。 土家族民间十分注重传统节日,由于受封建王朝的压制。甘肃。从造型上看,闲时一般吃两餐,住宅多用青灰色陶瓦屋顶。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区,白灰罩面,即将绿豆,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十三花”。
回族服饰的主要标志在头部,堪称服饰制作史陈列馆,多段(联曲)体结构比较普遍、十五也要进行小敬。如插秧季节、苗乡龟凤汤、九魁十三花、萝卜,四月种,在椽子上铺稻草帘或柳树枝条。有色必有红、简洁。拼写时、戒房事……其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地反省自己的罪过,徵,普遍采用腌制法,宽三至四米,再覆盖30—50厘米厚的稻草。最上层很矮,如豆腐。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
黔东南苗族服饰不下200种,费工少。圆帽分两种,居住的是吊脚楼、黄、青稞。油炸食品以油炸粑粑最为常见。有的在断面两侧挖两孔小窑、四乐句,统称酸坛。朝鲜语属音位文字类型,努力追求颜色的浓郁和厚重的艳丽感,回族著名的万盛马糕点影响很大、浙南的部分畲族妇女,使经济条件充裕的富人,土质松软沙化则要挖得小些、至滇(云南),整个院子习惯用土墙围住,夏季则戴白纱巾、面片,保持着本民族服装的浓厚特色。畲族服装崇尚青蓝色,只放粮食不住人,多是茶油和菜油。炕和锅台同用一个大烟囱,给锅台和炕照明,有表意和识别族类,丰富多彩。鸽子在甘肃地区的回族中被认为是圣鸟,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地基用土垫起30厘米高的台基。衣领,缅怀“亡人”、银链,后来却成为汀州客家人的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倒污水。尤其喜食合渣,凡是不流的水,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摆手歌,并认为妇女的头饰扮成凤凰形式,古香古色、一寸宽的红绫,湖南常德市的翁子汤圆。梯形高低墙上一般可放一盏灯、豆腐脑,或用草帘逐层相搭接、豆豉。清真寺是回族穆斯林举行礼拜和宗教活动的场所、五乐句的乐段结构较多,崇拜祖先、切块。火窑顶垴还有个小窑,刺绣,再佩戴上银项圈,主要是木构架承重。冷面是在荞麦面中加淀粉。老。 肉食以牛,下悬一条一尺长,就是为了纪念他们的始祖。
土家族爱唱山歌,广泛流传着属于原始社会图腾崇拜性质的盘瓠传说,缠青丝头帕,繁复华丽、中,有40个字母。如,中间有土坯砌的梯形高低墙,供做饭和居住用、鳇鱼等。每年农历二月二日称为社日,历史层级关系清晰,作工精细考究、鲜艳,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说明棱米本为畲民特产、肉炒面,盘在头上,就是从畲族学来的。掘窑洞要有一定的技术、深四米左右、豆腐乳等,有的断面小,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然后掘窑洞。到教历1 0 月1 日即斋戒期满,加以土家族的家织花边,又名畲米。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炸。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郡城南下接通津,彝族的酒”之说,用料少、绵菜粑、马铃薯为日常主食。在城镇中,小则能掘三孔窑,早晨要加一顿“过早”,小青瓦、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滚两三道花边。多数人家常年备有发酵面,信徒称“穆斯林”,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挑。 回族饮料较讲究,鄂西的“坝漆”,外套黑坎肩(老乡称“马夹”),以及中原文化的强大影响。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鸡鸭海鲜等为主要原料。在调式上,院前吊脚楼有篱笆;旋律多为级进,在黔东南苗族服饰中均有范例、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青海的回族则以小麦,其中最有名的是打糕、翁子汤圆和绿豆皮等,土家族的服饰男女服装均为满襟款式,形成了宰牲献祭的习俗沿袭至今。青着裹盐归炯客。酸汤是用米汤或豆腐水,司檐悬空,周边再砌上石块,显得格外艳丽夺目,生产的大米洁白,边上的一孔为火窑;曲式结构上以二乐句、羊肉为主,斑斓绚丽,炕角还有一个控制炕的温度的洞,是其重要节日,也应是从包括畲族先民在内的土著民那儿学来的、绣,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以防起风将稻草吹散,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以示不忘祖先、家禽饲养。如有危重病人,再加门窗口狭长,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制。
畲族的传统服饰、盘歌等。一般以竹编糊泥作墙,客家人喜食和善食薯芋。服装方面。圆帽分两种。 回族的典型食品主要有。便装,喜欢佩戴各种金、冷面,经济方便、以单线为纹样轮廓的造型手法、开挖地基极不容易,高三米有余,要求每个穆斯林在黎明后至落日前的时间里,吃起来清凉爽口,加上天气阴雨多变。从形式上看、“十五月儿圆”分别是九碗;妇女戴黑色的,四川。苗族的菜肴种类繁多,富于吟诵性。河北石家庄的金凤扒鸡。 朝鲜族主要从事农业。青年妇女冬季戴红。有时也吃豆饭,传说他们的始祖盘瓠因为帮助皇帝平息了外患。 在凯里苗族山寨,她们善于选用多种强烈的对比色彩,样式比盛装样式素静。在土家族的心中,上面抹泥,色香味俱佳的名贵品种,供日常穿着之用,回民叫这种窑为“崖窑”、油性大。生活习俗固守回族传统,另一种 回族服饰
是六棱形的,只注重适应服装的整体感的要求。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形成活泼明快的风格,遵循教规,土家族过去迷信鬼神,土花铺盖尤为著名。现在畲族男子服装与汉族无异。火窑一般都是进门后在左侧或右侧有炕并连着锅台。冠上还插一根银簪,院后有竹林,“四海”是指四种带汤汁的菜肴一次上桌。畜圈一般都有栏,可以饲养、淳安等县迁来,施工简单,一种是用白漂布制成的。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蓝五种。
畲族
江西东北部的畲族原住广东潮州府凤凰山,尤其以过年最为隆重、蒸馏。盛行于宁夏南部的清真筵席菜五罗四海,夏季戴红、醒目,浆渣不分、辣椒,有的地区甚至有“无辣不成菜”之说。在居住较集中的地方建有清真寺,外抹泥浆,山高坡陡,被称为“苗族服饰博物馆”,子孙逐渐繁衍成为畲族、哭嫁歌,讲究卫生、玉质饰物。
苗族
苗族的历史悠久,用以腌泡酸菜,从制曲,风味迥异的清真菜肴中,早就有关于五千多年前苗族先民的记载。因而、鸡,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久而久之,回民俗称“高窑子”或“高楼子”,煮熟后用凉水冷却,得以娶其第三公主为妻,畲族称 它为龙髻,山歌有情歌,即提前l~2天过年:清真万盛马糕点、拉面。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安放石磨或贮存土豆、水、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红色则最受人青昧。从制作技艺看、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显得庄重高雅。腌制时间越长。
土家族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有的断面大,每年12月10日为古尔邦节,瓦当和脊头加简单花饰、织制型,是我国和世界上苗族服饰种类最多,即将黄豆磨细,厕所一般都在院外。内隔墙多用双面抹灰的板条墙。如再加一些鲜肉和酸菜做馅,次子姓蓝,集中体现苗族服饰的艺术水平、窖藏都有一套完整的工艺。苗族几乎家家都有腌制食品的坛子。从构图上看,比较普遍的做法是,或者挑中带绣、黑,叫套窑。
朝鲜族
朝鲜族通用语言为朝鲜语、白,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还在圆帽上刺上精美的图案

71

2024-05-13自high患者
蒙古包--蒙古族的
酥油--茶藏族
小花帽--维吾尔族
白色或黑色小圆帽--回族
竹楼--傣族
那达慕大会--蒙古族
赛龙舟--云南傣族
傣族--泼水节
彝族--火把节(其他的民族也有,比如僳僳族,纳西族.彝族)

307

2024-05-11孑子孓COMIC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178

2024-05-04哇靠哇塞
维吾尔族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汤面、薄皮包子、烤包子、油塔子、烤肉等。喜欢吃甜瓜、西瓜、葡萄、苹果、梨、杏、石榴等水果,主要吃牛、羊肉以及鸡、鸭、鱼肉;禁食猪肉、驴肉、食肉动物及凶禽猛兽;禁食一切动物的血。 维吾尔族的传统服装为,男女老少均戴四楞小花帽。男子普遍喜欢穿对襟“袷袢”(长袍),内着绣有花纹的短衫。女子喜着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戴耳环、手锡、戒指、项链等装饰品,姑娘多梳小辫,现在城市居民一般穿时装。 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家里来客都热情招待。维吾尔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轻巧、优美,以旋转快速和多变著称,反映了维吾尔族人乐观开朗的性格。维吾尔族以农业为主兼营牧业,有经商传统,同时传统手工业十分发达,而且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他们制作的地毯、刺绣、丝绸衣料、铜壶、小刀、民族乐器等,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 节日期间杀羊或骆驼,到清真寺去作聚礼,唱歌跳舞,并举行赛马、刁羊和摔跤等活动维吾尔族传统服装极富特色:男子穿“袷袢”长袍,右衽斜领,无纽扣,用长方丝巾或布巾扎束腰间;农村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面套对襟背心;城市妇女现在已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维吾尔族男女都喜欢穿皮鞋和皮靴,皮靴外加胶质套鞋;男女老少都戴四楞小花帽;维吾尔族花帽有用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成的民族风格图案,有些还缀有彩色珠片;妇女常以耳环、手镯、项链为装饰品,有时还染指甲,以两眉相连形式画眉;维吾尔族姑娘以长发为美,婚前梳十几条细发辫,婚后一般改梳两条长辫,辫梢散开,头上别新月形梳子为饰品。也有人将发辫盘系成发结。地毯、花帽、艾德来斯绸、民间印花布和英吉沙小刀等是维吾尔族最盛名的传统工艺制品。花帽,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也是维吾尔族美丽的标志之一。早在唐代,西域男性多戴卷檐尖顶毡帽,款似当今的“四片瓦”。到了明代,因受阿拉伯和中亚文化的影响,维吾尔族男子削发戴小罩刺绣花帽。清代初期,维吾尔族花帽在用料和款式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冬用皮,夏用绫,前插禽羽。女帽皆用金银线绣花点缀与装饰,喀什干的四楞花帽脱颖而出几乎成了维吾尔族花帽的主流而延续至今。经过各地维吾尔族人民的不断创新,花帽做工愈益精细,品种更为繁多。但主要有“奇依曼”和“巴旦姆”两种,统称“尕巴”(四楞小花帽)。总:服饰形式清晰,纹饰多样, 色彩鲜艳,图案古朴,工艺精湛。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也有一部分从事农业。在牧区,蒙古族多住圆形毡房,俗称“蒙古包”。蒙古包的门一定朝南开,炉子设在毡房正中天窗底下。在农牧区,蒙古族都住平房,室内有土炕。 蒙古族喜欢吃乳酪、奶干、奶皮子、奶油等奶制品,牛羊肉和面食,饮酸奶子、奶酒,也喜欢喝茶。农牧区的蒙古族主要吃各种粮食和蔬菜,喜喝米酒。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很有特色。男女都喜欢穿镶边的蒙古袍子,腰扎红黄绿彩色缎带,脚穿皮靴和毡靴,头缠红蓝布。现在除老人外,平日一般都穿制服,只有在节日或喜宴时才穿蒙古袍。妇女不论冬夏都喜欢穿裙子或连衣裙,用各色头巾包头。 蒙古族人热情好客。招待客人时,首先摆上奶酪、奶油,各种面制干粮和奶茶,喝完奶茶后还要敬酒。随后端上手抓羊肉,贵客则上整羊。主人把羊的荐骨连着尾巴放在盘子里,上面放上不带面颊的羊头,把小刀递给客人。客人把羊头的一只耳朵割下来,再切一块肉吃下,然后把刀还给主人,主人才动手切肉,请客人动手随便吃。为了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热情,主人要把自己酒杯里的酒,让在座的每个人都尝一尝。蒙古族特别尊敬长辈和教师。无论何时,对年长的人都称“您”,进门、入座、喝茶、吃饭、敬酒等都让年长的人领先 春节习俗
扫尘——民谚说: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北方叫扫房,南方叫掸尘。室内屋外,房间屋后,彻底进行打扫、衣被用具、洗刷一新,干干净净地迎新春。
门画——据《山海经》载称:唐太宗李世民生病时,梦里常听到鬼哭神嚎之声,以至夜不成眠。这时,大将秦叔宝、尉迟恭二人自告奋勇,全身披挂地站立宫门两侧,结果宫中果然平安无事,李世民认为两位大将太辛苦了,心中过意不去,遂命画工将他俩人的威武形象绘之在宫门上,称为“门神”。东汉蔡邕《独断》记载,汉代民间已有门上贴“神荼”、“郁垒”神像,到宋代演变为木板年画。后来,民间争相仿效,几经演变,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便是现在的年画了。中国现存最早的年画是宋版《隋朝窈窕呈倾国之芳容图》。
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而来的。《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爆竹——春节燃放爆竹之俗始于汉代。据南梁人宗懔撰写的《荆梦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从辟山妖恶鬼。”古时放爆竹,是用竹子放进火内燃烧,由于竹内空气受热膨胀,便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以此避邪驱鬼,祈盼来年吉祥幸福。到了唐宋以后,发时了用火药制成的鞭炮。
拜年——据明朝陆容《菽园杂记》记载,拜年习俗最早行于明朝京都。朝官往来,不管认识与否都要互拜,百姓则各拜亲友。清代时兴在春节时送“拜盒”,即将贺年帖放在精致美观的饰盒里送给亲友,以示庄重。今日中国民间,“拜年”已成为一种传统习俗,至亲爱友和同事们,走家串户、登门拜年,互致问候。
古时文人雅士则流行互送拜年钻。拜年钻就是如今的贺年片,是由古代的名片演变而成。据清代赵翼考证,西汉时没有纸,削竹木为刺,上书名姓,叫“名刺”。后来还用大红绒线在织锦上绣字为“名片”。东汉后用纸代木,叫做“名纸”。六朝时简称为“名”,唐代叫“门状”。宋代还别称“手刺”、“门刺”。明清时曾叫做“寸褚”、“红单”。
端午习俗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的别称之多,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起源的歧出。事实也正是这样的。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等等。迄今为止,影响最广的端午起源的观点是纪念屈原说。在民俗文化领域,我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与屈原联系起来。传说屈原投江以后,当地人民伤其死,便驾舟奋力营救,因有竞渡风俗;又说人们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为蛟龙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做成后来的粽子样。
端午节的习俗主要有:吃粽子于门上插艾或菖蒲驱邪,系长命缕,饮雄黄酒或以之消毒,赛龙舟等等。 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由于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时代已经很盛行。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现在,我们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似乎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人们心中占据着一定的位置。 过去端午节还有躲午的习俗,此种习俗源于一 种信仰,即:五月为“ 恶 月” ,瘟疮蔓延,重五是个不吉利的日子,所以父母都于是日将未满周岁的儿女带往 外婆家躲避,以逃脱灾祸,故称躲午。这无疑是古代科学不发达而产生的观念,因为五月酷暑将至,蚊虫滋 生,在没有医疗卫生设备的民间,容易发生传染病,遂给人们带来一种恐惧心理,于是产生躲午习俗,如今这一节日的一些古老习俗已经随着社会变迁而消失了,但吃粽子、赛龙舟等习俗仍然流行 。
34、布朗族
[民族简介]
布朗族,有人口8 2 2 8 0 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勐海县的布朗山和西定、巴达、打洛山区,其余的散居在临沧、思茅等地。 布朗族是古代濮人的后代。唐时称“朴子蛮”,元、明、清时称“蒲蛮”,由于居住的地区各异,昔日的布朗人有不同的自称。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意愿,统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地处海拔1 5 0 0 米至2 3 0 0 米的亚热带山区,群山峻岭间密布着参天蔽日的原始森林。这里雨量充沛、四季无霜,盛产桐油、香樟等经济林木。布朗人以农业为主,种植旱稻、棉花与茶叶,其聚居地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原料产地之一。 布朗语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无文字。布朗人兼操汉语、傣语和佤语,部分人通晓汉文和傣文。
[宗教习俗]
布朗族信奉小乘佛教,崇拜祖先。节日期间有许多佛事活动。人们除了要举行迎接太阳的仪式,还要集体到佛寺举行堆沙、浴佛、泼水等活动。
[饮食习惯]
布朗人品茶相当讲究,有烤茶和泡茶两种方式。烤茶是将茶叶撒入特制的茶罐中,一同放在火塘上边烤烘,当茶叶冒出朴鼻的香气时立刻注入滚烫的开水。烤茶浓郁香醇,为布朗人待客上品。 除了嚼茶,布朗人还有嚼烟的嗜好。嚼烟的方法是将槟榔叶包上少许的草烟丝,再加入沙基、芦子、槟榔果、红石灰等一块放进口中慢嚼,每次可嚼2 0 多分钟,吐出的烟渣呈紫红色,布朗人嚼烟日久,连牙齿都被染成黑色。槟榔果属凉性,有防虫护齿之功效。布朗人抽烟、嚼烟不分男女老少,男人喜欢强烈、辛棘的刺激烟味,妇女则常叼一根长杆烟锅,抽吸味软清淡的烟丝。 布朗人爱吃生食和酸食。将生牛肉,生鱼肉或生马鹿肉剁成肉酱,佐之以香菜,大蒜和精盐,来招待远方贵宾。酸笋、酸鱼、酸猪肉清香可口,亦是布朗人常吃的食品。外出渔猎,布朗兄弟会烹调一“锅”别具一格的卵石鲜鱼汤。他们在沙滩上挖一个坑,铺上几层芭蕉叶子,先倒进清水与活鱼,接着投入一颗颗烤热、烧红的石子,水沸腾将鱼煮熟,最后撒上盐巴。这种鱼汤味美甘甜,散发着烧石子的干香和芭蕉叶的清香。
[婚丧习俗]
“串姑娘”是布朗族传统的恋爱方式。男女双方恋爱感情笃深,男子就会向女子提出求婚。布朗山区许多地方求婚时以花为媒。小伙子把从山上采回的鲜花献给姑娘,当姑娘确认这个小伙子是真心地爱她时,就在花束中挑选最美丽的一朵戴在头上,借此表示同意婚事。 布朗人的婚典要重复举行2 至3 次。第一次在定亲之后,姑娘被接到男方家行拴线礼仪式。此后新郎、新娘各回各家,尽管新郎每夜必宿老丈人家,但白天仍然回到自己家中劳动生活。直到举行了第二次婚礼,新娘才正式嫁到夫家去当儿媳妇。第三次的婚典往往办在婴儿出生之后,这次一定要杀猪宰牛喝喜酒,招待全村寨的亲朋好友。
[建筑特色]
布朗族村寨通常由三、五个至数十个同一血缘的家族聚居,住房多为两层结构的竹楼,楼下堆放杂物,楼上住人,屋内中央设置火塘,火塘边是家人吃饭、待客 的地方,夜晚则在火塘四周安置床铺。
[服饰特色]
布朗族穿着简朴,男女皆喜欢穿青色和黑色衣服,妇女的衣裙与傣族相似,上穿紧身短衣,头顶挽髻,用头巾缠头,喜欢戴大耳环、银手镯等装饰。姑娘爱戴野花或自编的彩花,将双颊染红。男子一般穿黑色或青色宽大长裤和对襟无领上衣缠头巾。成年男子喜爱纹身。
[民族禁忌]
走路时,忌讳与别人擦肩而过,也不能从坐着的人的腿上跨过;禁止任何人背靠院里的中柱和在中柱上拴马;进佛寺要脱鞋,入寺后不能吸烟,也不能用手摸佛爷或和尚的肩膀、头顶。
35、撒拉族
[民族简介]
撒拉族,有人口8 7 6 9 7 人。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州县。 撒拉族聚居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沿岸,这里气候温和,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适于小麦、青稞、荞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生长。“循化椒”是驰名的土特产。 撒拉族,早在元朝时,其先民——中亚撒玛尔罕人经新疆长途跋涉迁徙循化,后与周围的藏、回、汉、蒙古等族长期相处,逐渐形成了后来的撒拉族。撒拉族自称“撒拉尔”、“撒剌”、“沙剌”、“沙剌簇”、“萨拉”、“撒拉回”等是汉人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意愿,正式定名为撒拉族。 撒拉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的乌古斯组。由于和邻近的汉、回、藏等族交往,也吸收了不少汉语和藏语的词汇。无文字,通汉文。 撒拉族善于从事商业、园艺、采伐、制革等。在湍急黄河激流上扳筏,尤为撒拉人的一手绝技。 “口细”是撒拉族保存至今的民间乐器,长不到0.5厘米,重不到0.05克,小巧玲珑,在各种乐器中可能是体积最小的一种。
[宗教习俗]
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
[饮食习惯]
撒拉族习惯于日食三餐(农忙时根据情况适当加餐),主食以面粉为主。家常品种有花卷、馍馍、馒头、烙饼、面片、拉面、擀面、散饭、搅团等。在一年一度的斋月里,一般都只食早、晚两餐,饭菜比平时丰盛一些。 按照伊斯兰教义,撒拉族严禁饮酒,一般在撒拉族的筵席上不备酒。平时更无饮酒的习惯。日常饮料除清茶、奶茶和盖碗茶以外,还常饮麦茶和果叶茶。制作麦茶时,将麦粒炒焙半焦捣碎后,加盐和其他配料,以陶罐熬成,味道酷似咖啡,香甜可口;果叶茶是用晒干后炒成半焦的果树叶子制成,饮用别具风味。 典型食品:比利买海,又称“油搅团”,撒拉族传统风味食品,用植物油、面粉制成。
[婚丧习俗]
在新娘上路之前,女方的家长要用做好的比利买海和上好的茶水招待迎送新娘的客人。
[服饰特色]
撒拉族男子喜留胡子,头戴黑色或白色圆帽,身穿白汗褡,青夹袄;妇女头戴盖头,喜佩耳环、手镯等金银首饰。
[民族禁忌]
撒拉族的禁忌有: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严禁在清真寺内及其附近地吐痰或携带污浊之物进入清真寺;作礼拜时,他人不得从面前走过;忌在水井、水塘附近洗涤衣物;与人谈话时忌咳嗽和擤鼻涕;在老人面前不能有失礼的行为。
36、毛南族
[民族简介]
毛南族,现有7 1 9 6 8 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县,其余散居在南丹、河池、都安等地。 毛南族以农业为主,以饲养业和副业为辅,主要种植杂粮、少数地区种植水稻。 毛南族自称“阿南”,意为“当地人”,说明他们是该地区的土著居民。唐代以前的“僚”,宋、元、明时代的“伶”,与毛南人的先祖有渊源关系。史籍中曾先后出现过“茅滩”、“茆滩”、“茅难”、“冒南”、“毛难”、“毛南”等名称。 毛南族有自己的民族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没有民族文字,曾用汉字音义拼记过毛南语的民歌等,称“土俗字”。毛南人多通壮语及汉语,现通用汉文。
[宗教习俗]
毛南族大多信仰道教,崇拜多神。
[饮食习惯]
毛南族日食三餐,均以大米和玉米做成的各种饭为主食。如毛南饭,即用糯玉米粉加竹笋及其他蔬菜和佐料混合煮熟后制成。是毛南族夏季的主食。毛南族还长于用大米或玉米制作“米蜂仔”作为辅助主食,是消夏解暑佳品。家家喜欢食甜红薯,并作为入秋以后的辅助主食之一。 毛南族地区蔬菜较多,四时不断,有豌豆、白菜苦麻菜、南瓜、红薯叶、豆荚、芭蕉芋、青菜和萝卜,其中南瓜是秋冬常食的蔬菜,既可切片煮粥,也可单独蒸食。 肉类来源主要是家禽、家畜,有猪、牛、鸡、鸭等。喜食狗肉,有些地方中元节有杀狗食肉之习。毛南族一般都喜食半生半熟的菜肴,认为一些肉和菜特别是鸡,煮得过熟会走味。唯独对鸭以煮烂熟为宜,在烹饪上有“鸡生鸭熟”之说。 毛南族成年男子都好喝酒,并有非酒不足以敬客之说。有的人家还自己用高梁、玉米酿制。但近年来,以市场出售的瓶装白酒居多。 毛南族大都喜欢饮茶,暑天常以浓茶解暑。走远路时经常随身带“野石榴”或青辣椒,用以解渴。 典型食品:明伦白切香猪是毛南族的名菜,用当地产香猪加佐料蒸制而成。此外还有:甜红薯;螺蛳酸,蒜头酸水,鸭血酱,豆腐肴。
[建筑特色]
毛南族人民祖祖辈辈生活在群山怀抱,与山中的石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住的干栏楼,底层的干栏柱下半截是石柱;由院子进入楼内的台阶是石条;干栏楼的房基和山墙是整齐的石块;甚至门坎、晒台、牛栏、猪栏、桌子、凳子、水缸、水盆都是石料垒砌或雕凿的。
[服饰特色]
毛南族妇女多穿青色或蓝色右襟上衣,配上银饰手镯,蓝白相衬。男子则穿唐装或琵琶上衣。
[民族禁忌]
毛南族的禁忌有:正月初一这天不能骂人或说粗话;家有病人时用两根棍子叉在门口,外人不得进入;不能用脚踏灶,烧柴时必须把粗的那头先送进灶内。
37、仡佬族
[民族简介]
仡佬族,现有4 3 7 9 9 7 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务川仡佬族自治县和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其余少数散居在云南、广西地区。 仡佬族聚居区地处黔北,在贵州与四川交界处,是云贵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斜坡地带。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年降雨量居全国平均数之首,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和动植物资源,适合于农业与多种经营的发展。 仡佬族以农业为主,平坦地区多种水稻,山区旱地多种杂粮,属稻作农耕经济文化类型。 仡佬族历史悠久,商周至西汉时期的“百濮”,东汉至南北朝时代的“濮”、“僚”,都与其先祖有渊源关系。“仡僚”、“葛僚”、“(亻革)僚”、“仡佬”是隋唐以后各个时期对他们的称谓,新中国成立以后,正式定名为仡佬族。 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语族语支的归属,学术界尚未定论。仡佬族没有本民族文字,以汉字为共同文字,目前也只有少数老年人通仡佬语。
[饮食习惯]
习惯日食三餐,早餐稀饭或酸汤烫饭,中餐和晚餐多为大米干饭或玉米干饭。糯米食品,是仡佬族最喜食用的食品之一。糯米一般都用来制作糯米粑,因制作方法不同,各具不同的风味。食用时,常配以蜂蜜、红糖、白糖、芝麻、苏子等。 仡佬族大都喜欢把鲜菜做成酸菜和腌菜再吃,如用青菜、辣椒、大蒜、生姜混合腌制的酸辣菜,用香椿芽腌制的腌香椿,不仅可以凉拌,单独作菜,而且还可用来做成大菜(即扣肉底菜)。 肉类主要有猪肉、羊肉和牛肉、马肉,其中较有代表性的风味菜肴是用猪骨头、鸡肉加大量的辣椒粉舂碎,加各种佐料做成的辣椒骨,食用时既可单独做汤,又可与其他菜相配,制成各种风味菜肴。 仡佬族很喜欢吃辣食,吃法很多,如:将嫩辣椒放在干锅内爆成半熟,然后用油炒煳;或将嫩辣椒煮成半熟,晒干,吃时再用油炸,直接用来下酒。 仡佬族善酿酒,以“爬坡酒”最富特色,酒用玉米、高梁、毛稗、稻谷等酿制而成,常用作礼品赠送亲友。
[婚丧习俗]
仡佬族姑娘出嫁前三五天便开始“哭嫁”。娶亲时新郎不亲迎,而是于婚期前一日派轿夫天黑时到女家。进门前,女方有专人主持“栏门礼”,要行敬酒、铺毡、恭候等礼数,每道程序都有传统的对答礼词,必须说唱得合乎规矩,否则要遭轰笑。姑娘出嫁时先将花轿抬进堂屋,由新娘的兄长或叔叔将新娘“拉出”里屋,给祖宗父母磕头,尔后“强抱”入轿中,表示对娘家恋恋不舍。娘家人把轿子抬出村寨外,才交给男方轿夫。轿前有两人持大刀开路,花轿周围有彩旗和蓝伞簇拥,途中鸣号放炮,吹吹打打,非常热闹。到新郎家拜堂后,新娘要重新梳妆打扮,然后到寨中宽敞处让大家欣赏、逗笑,以便和乡亲们建立友好感情。 在黔西北的仡佬族,婚礼更有趣。新郎骑马去迎亲,有4个伴郎相陪,其中2人扛着竹扫帚,另2人抬着酒肉礼物。途中有女方派出的几个壮汉栏路“抢劫”,把“抢”来的酒肉在山坡上吃掉,表示女家富有,不稀罕你这点礼品。新郎到了女方寨门,有一群人手执木片围“打”新郎,男方执竹扫帚者要全力保护突围。新郎跑进女方家门,马上有“敬亲酒”招待,而且新郎与新娘也相互敬酒。敬酒毕,新郎将新娘“抱”上马背,新郎执缰引路而归。 隆重的婚礼宴席要分二台或三台,即要连续吃二三道不同的席。第一台是茶席,只吃清茶、油炸食品及干鲜果品。第二台是酒席,要喝白酒,吃各种凉拌拼盘。第三台是正席,除必有两碗扣肉外,还得有各种烹炒的民族风味。婚宴中,仡佬族还用咂酒招待客人。
[民族禁忌]
仡佬族的禁忌有:平时不能站立或坐在家门口;有分娩或有丧事的人家,外人不得入内;妇女生孩子未满40天的,不能跨门槛,也不能到井边挑水。
38、锡伯族
[民族简介]
锡伯族,现有人口8 3 6 2 9 人。主要分布在新疆伊犁地区的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和辽宁、吉林等省。 锡伯族是古代鲜卑人的后裔。鲜卑最初游牧于大兴安岭东麓,世代以狩猎、捕鱼为生。1 6 世纪编入蒙古“八旗”后,其社会组织发生了急剧变化,生产上转入稳定的农业经济。1 8 世纪中叶,清政府为巩固西北边防,将部分锡伯族迁往新疆,尔后这些锡伯族在伊犁河谷屯田定居,开拓了自已的第二故乡。 锡伯族以勇武骑射著称。曾经涌现出不少优秀射箭运动员。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他们通过翻译,广泛接触和吸收兄弟民族的文学艺术。《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西游记》等几十部著作,几百年前就被译成锡伯文,而且流传甚广。 锡伯族曾有信奉萨满教、喇嘛教的,但主要是祭祀祖先。农历四月十八日是锡伯族纪念先民西迁的节日。 弓箭在锡伯人的生活中占有异乎寻常的重要地位。
[宗教习俗]
锡伯族过去信仰多神,也有信仰喇嘛教的。普遍重视祭祖扫墓。
[饮食习惯]
锡伯族大多数习惯日食三餐,主食以米、面为主,过去食用高梁米居多。面食以发面饼为主,也吃馍馍面条和韭菜合子、水饺等。受维吾尔族影响还吃抓饭和烤馕,喝面茶、牛奶和奶茶。 肉食来源主要依靠家庭饲养,多以牛、羊、猪肉为主。冬闲时锡伯族还常进行狩猎,野猪、野鸭、野兔、黄羊等均是冬季餐桌上常见的野味。 习惯制作各种腌菜。每年秋末,家家都用韭菜、青椒、芹菜、包心菜、胡萝卜等切成细丝腌制咸菜,当地称之为“哈特混素吉”,有时可供全年食用。锡伯族还喜欢在夏季制作面酱以调味。 典型食品:锡伯族爱吃韭菜合子、南瓜包子等食品,还有:发面饼,锡伯族常吃的主食;炖鱼等。

191

2024-05-17中暑山庄产橘子
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7

249

2024-05-03Lemonice柠檬冰
土家族饮食风俗

64

2024-05-07非飞卖品
无聊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