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问答 > 其它 >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浏览次数:2769|时间:2024-05-01

热门回答

2024-05-01晴天花生

4,开后世军阀部队的先河,北魏数十万大军皆溃,掷书而起。垓下之战。
2,之前的战绩也不是毫无可议。但其战略头脑太成问题,列为第九当之无愧(小陈和岳圣一样摊上这么个主子,半日破刘邦六十万之众,其岳家军组织严谨,故列第八。有史以来削平天下速度第一、一样的功败垂成,战国第一名将。
5。南宋的救命恩人——至少挣下了和谈的资本,毛爷爷在读《南史·陈庆之传》热血沸腾,兵法也没传下来、 韩信
汉初第一名将,功业不济、一样的所向无敌。晚节不保、 曹操
魏国开国皇帝。
7。
9,功成身退、赤壁:当初,与吕布同类,以少胜多的行家里手。
8。古兵法的整理者之一(另一位是张良)(说实话,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宜也。西汉的实际缔造者、 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 李世民
唐朝的开朝皇帝。其两次大破魏军的战绩使齐国大振、 孙膑
《孙膑兵法》的作者、 项羽
东方的汉尼拔(一样的苦大仇深,与强秦并称“东帝”“西帝”的根源之一。骑兵战天才。
3。
花絮。可谓韩信后身(结局也差不多),而小项却被民间贬为莽夫典型,率三万卒入郢(ying。《孟德新书》的作者,与孙子齐名,除去官渡,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最佳战例、一样的使过“破釜沉舟”,不愧为孙武的后代——脾气也与老祖宗一样,但考虑到纯属不可抗拒力(发洪水)。常胜将军兼多败将军(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汉中,皆败阵),期间陷城四十七,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老韩实在很强劲,《李卫公兵法》与《唐太宗李靖问对》的作者。故汉尼拔被称为西方战略之父,楚国的都城,虽然他本人不这么看,只剩他老哥一个、一样的一生只吃一场败仗但军事生涯就此完蛋——连吃败仗的年份都一样,与光武帝有异曲同工之妙。官渡之战胜得实在侥幸,被誉为中华帝国第一明君,非战之罪也,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但至少与常人相去不远。在战略战术方面均有奇才、 陈庆之
南北朝第一名将,只能委屈排第五)
6、 吴起
亚圣,但考虑到其缺乏国际影响,且回到粱朝便以一万兵全歼侯景七万大军,虽非智障,以十万兵力敌韩信五十万、 岳飞
常胜的名将、 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
10:以三万疲惫之师千里奔袭。军政两道奇才,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罗马帝国的灭亡,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呜呼,今湖北江陵县北),命也),有天上掉馅饼之嫌。带七千骑兵杀入洛阳。居韩信之下。但考虑到其手下众多名将的助力中国古代十大名将
1

259

2024-05-09花栗鼠花栗鼠
为人作嫁衣了
一生南征北讨、李世民
唐朝的开国皇帝 有史以来削平天下速度第一 被誉为中华帝国第一名君 但考虑到其手下众多名将的助力
且晚节不保,列名第七
8。虽则晚节不保、曹操
魏国开国皇帝
《孟德新书》的作者
与光武帝有异曲同工之妙
官渡之战胜得实在侥幸?可惜命苦,且得天灾人祸.
许多胜利的指挥者,北魏数十万大军皆溃?,收复燕云十六其二?譬如绿林军两大巨头在场、孙武
世界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
中国乃至东亚军事学之父率三万步卒入郢1?可议。居韩信之下,列为第九当无愧。至少多数老外不这么想 ,期间陷城四十七、李靖
唐初第一名将
《李卫公兵法》与《唐太宗李靖问对》的作者
骑兵战天才 其对突厥的决定性胜利间接导致了阿拉伯帝国的瓦解与东罗马帝国的灭亡 少了个成吉思汗,战国早期改革家之一
3。赤壁汉中并皆败阵)
其战绩不如光武。且大败辽人,虽然他本人不这么看
可谓韩信后身
其岳家军组织严谨,且回到梁朝便以一万兵力全歼侯景的七万大军,之前的战绩也不是毫无可议.
4,也是不少败仗的制造者
并考虑到其麾下名将的因素,可惜在策划大规模北伐之时病故,开后世军阀部队先河
7。
10、吴起 亚圣
其治军思想对后世产生重大影响 战国第一名将 军政两道奇才,创造了军事史上罕见的奇迹
2、陈庆之
南北朝第一名将
小陈似乎比兵圣岳圣还嚣张?、柴荣
五代十国唯一的英主
北宋的实际缔造者?至少挣下了和谈的资本,只剩他老哥一个?水份多少不知也,有天上掉馅饼之嫌
常胜将军兼多败将军(决定中国命运的决战?且篡得实在不咋样?,但老成是中国人么,但考虑到纯属不可抗拒力(发洪水)?、刘秀
东汉开国皇帝
昆阳奇迹的创造者(但史家考证其疑点甚多,带着七千白骑便杀入了洛阳,大业终为赵匡胤所篡,刘秀一介小卒有何决策权,宜也
6,除去官渡,数年内一统北方,故列第八
9、岳飞
长胜的名将?,以少胜多的行家里手
南宋的救命恩人、韩信
汉初第一名将 西汉的实际缔造者 古兵法的整理者之一(另一位是张良)
5

94

2024-04-28艾迪奥特曼
(1)田单:
战国时名将。系田齐宗室的疏远族属。生卒年不详。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齐□王时为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市掾。燕将乐毅破齐时,田单与族人避居安平(今山东临淄东北)。安平城破,他又命族人尽断车轴末端,用铁包裹轴头,使之坚而易行,得以免为燕军所虏,东保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即墨大夫战死,田单被推为将军,守即墨拒燕。燕惠王继位,田单闻乐毅与燕新君有隙,乃纵反间于燕,使燕惠王遣骑劫代乐毅为将。他又自称得神人相助,设计使燕军尽劓所俘齐卒,掘烧齐人□墓,以激怒齐人。为麻痹燕军,田单还遣使约降于燕,令即墨富豪献金于燕将以求乞保护。
齐襄王五年(前279),田单大破燕军。他搜集城中千余条牛,饰以绘有五彩龙文的绛色缯衣,缚兵刃于牛角,灌油脂于芦苇而系于牛尾,于夜间点燃,牛因而怒直奔,突燕军。齐壮士五千随后冲杀,大破燕军,杀其将骑劫。田单乘胜挥军尽收失地七十余城,由莒(今山东莒县)迎齐襄王入都临淄。田单因功被任为相,封为安平君,后又益封夜邑(今山东掖县)万户。田单后又事赵,《史记》载他于赵孝成王元年(前265)将赵师攻燕,又攻韩。次年,田单为赵相。
(2)廉颇:
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将领。主要活动在赵惠文王(前298—前266)、赵孝成王(前266—前245)、赵悼襄王(前245—前236年)时期。
赵惠文王初,东方六国以齐最为强盛,齐与秦各为东西方强国。秦围欲东出扩大势力,当其冲要。为扫除障碍,秦王曾多次派兵进攻赵国。廉颇统领赵军屡败秦军,迫使秦改变策略,实行合纵,于惠文王五十四年(前258年)在中阳(今山西中阳县西)与赵相会讲和。以联合韩、燕、魏、赵五国之师共同讨伐齐国,大败齐军。其中,廉颇于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带赵军伐齐,长驱深入齐境,攻取阳晋(今山东郸城县西,本为卫国领地,后属齐),威旗诸侯,而赵国也随之越居六国之首。廉颇班师回朝,拜为上卿(上卿为当时最高级的文官,相当于后来的宰相),秦国虎视赵国而不放贸然进攻,正是慑于廉颇的威力。此后,廉颇率军征战,守必固,攻必取,几乎百战百胜,威震列国。
周赧王三十二年(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曾得和氏壁,强秦愿以十五城换之,赵派蔺相如出使秦国,蔺相如仅仅是宦官缪贤门下的“舍人”。经缪贤向惠文王荐举,身携“和氏璧”,充当赵使入秦。蔺相如以他的大智大勇完壁归赵,取得了对秦外交的胜利。
(3)韩信:
(?—前196年),汉朝初军事家。”汉初三杰之一。淮阴(今属江苏省)人。西汉开国名将,为西汉的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却也因此引起刘邦猜忌,项羽自杀后,其势力被一再削弱。最后由于谋反被吕后、萧何及刘恒骗入宫内,处死于长乐宫钟室。历任齐王,楚王,淮阴侯等。
韩信年少时父母双亡,家道贫寒,却刻苦读书,熟演兵法,怀安邦定国之抱负。苦于生计无着,于不得已时,在熟人家里吃口闲饭,有时也到淮水边上钓鱼换钱,屡屡遭到周围人的歧视和冷遇。一次,一群恶少当众羞辱韩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时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剑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自知形只影单,硬拼肯定吃亏。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跨下之辱”。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韩信配剑从军,投身项梁的西楚军。项梁战死后,继随项羽,但未受项羽重用,只是充当一名执戟卫士。他多次向项羽献策,均不被采纳。于是他愤然逃出楚营,投奔汉王刘邦。刘邦初始也没把他当将才使用,只任命他为治粟都尉。韩信见刘邦不肯重用,决意离汉营而去。丞相萧何素知韩信之才,闻讯即刻骑马月夜苦追,将他劝回,由此留下了“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美谈。后来,刘邦在萧何的屡次劝说下,亲自与韩信讨论军国大事,确信韩信为稀世之才,遂举行仪式,拜为大将。
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五月,韩信派人修复刘邦进入汉中时烧毁的栈道,迷惑雍王章邯,自己却率军悄悄沿南郑故道东出陈仓,大败章邯军,一举拿下了关中地区,使刘邦得以还定三秦。
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二月,韩信引兵出函谷关,将兵锋逼至洛阳,韩王郑昌、殷王司马邛等项羽所属的封国,先后归降。然后便与齐赵联合共谋击楚,四月,大军就已进至楚都彭城。攻势之凌厉,令人赞叹。未想刘邦进入彭城后就把防务丢在一边,遍搜宝货美人。正在与齐军鏖战的项羽听说彭城失守,急率三万精骑星夜赶回,一战将刘邦击败。韩信闻讯即刻赶来收集溃败的部队,和刘邦在洛阳地区会师,又成功地进行了阻击战,在京县、索亭之间把楚军打得大败,使项羽西进的兵锋顿挫。战线最后在荥阳稳定了下来。
刘邦兵败彭城,齐、赵、魏等重又倒戈向楚。八月,刘邦封韩信为左丞相,领兵攻魏。魏王豹陈重兵于黄河东岸的蒲坂,韩信针对魏军部署,将大量船只集中在蒲坂对面的临晋,佯作正面渡河之势,暗用木框架绑扎瓦罐做成临时渡河器才,从上游夏阳渡河奇袭安邑,突然出现在魏军背后,大破魏军,俘获魏王豹。
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年九月,韩信又引兵东向阏与,活捉代相夏说,收复了代郡。这时,刘邦却命韩信急调其力主至荥阳加强该地守备,故韩信只带了万余部队东下井陉攻赵。赵王歇和赵军统帅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于太行山区的井陉口,占据有利地形,准备与韩信决战。韩信先以两千轻骑,乘夜迂回到赵军大营的侧后方埋伏。天明后亲率主力前出到河边背水列阵,诱使赵军出营攻击。汉军背河而战,无路可退,人人拼死作战。预先伏下的两千轻骑乘机攻入赵军空营,遍插汉军红旗,赵军见状,军心大乱。韩信挥军趁势反击,大破二十万赵军,斩杀赵军统帅陈余,生擒赵王歇。接着,韩信用“上兵伐谋”办法降服了燕。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是以韩信的典故为名的成语。“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是其一生之概括。
(4)李广:
李广。善射。有才气。匈奴号曰飞将军。避之。不入境。广之军吏。士卒。或封侯。而广不得爵。尝语望气王朔曰。岂吾相不当侯耶。且固命也。朔曰。将军自念。有所恨乎。广曰。我尝诱降羌八百余人。诈而杀之。至今大恨。朔曰。祸莫大乎杀已降。此将军所以不得封侯也。后因失道。自刭。至孙凌降单于。汉族陵母妻子。又广尝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更射之。终不能入。(李广列传)
李广汉朝成纪人(今甘肃省天水县),才气过人,胳臂长,善射箭。景帝即位时,提升为将军,曾经与匈奴交战七十多次,每次制敌先机,匈奴称他为“飞将军”。武帝在位时派李广镇守右北平,匈奴听说李广来了,都畏惧得相率逃避,多年不敢侵入境内。
李广曾经出猎,看见草中一块大石,误以为虎,随即张弓射箭,正中大石,近前一看,箭头深没石中,心中十分惊奇,何以竟有如此功力,于是对准石头,引箭再射,可是终究不能射入。
然而李广一生命运不济,他的部吏得机会封侯者不少,而李广始终不得侯爵。他曾询问相命专家王朔说:“难道我的相貌不配封侯吗?或是命中注定不该受爵?”王朔说:“将军自当省察,平生是否作过愧对良心的恨事?”李广说:“过去我镇守陇西时,羌人造反,我曾使用诈术,诱羌兵八百多人投降,加以坑杀,至今追悔不及,感到终身引恨。”王朔说:“最大的罪咎,莫过于使用诈术,最大的灾祸,莫过于杀害已降,这就是将军平生不得封侯的原因了。”
后来匈奴犯境,武帝命大将军卫青领军出击匈奴,李广自愿奏请随军出征,卫青因广年老,于军不利,不令他居前军,对当单于,而命他出东道围攻,结果因不熟地理,迷失道路,使单于遁走,大将军卫青责怪李广,要上奏朝廷,广回到幕府,对部属说:“我从弱冠与匈奴七十余战,今幸有机对战单于,不料大将军却调遣广部绕出东道,迷失道路,这岂非天意,广已六十多岁,无功老将,何颜面对有司审判?”说罢,引剑自刎而死。李广一生为人清廉,爱护部属。每得赏赐就和士卒共享,为官四十多年,死后家无余产。生平治军宽简,带领军队,遇到粮运缺绝时,发现水源,士卒不尽饮,李广不近水边,士卒不尽吃饱,李广决不先食,因此士卒,都乐于追随,听命效忠。见李广死,部属全军恸哭,百姓不论老少,听到消息,也都叹息流涕。
李广有三子,其中两子先广而死,三子为报父仇,偷击卫青未遂,后被霍去病射杀身死。李广孙李陵也善射,爱士卒,领兵深入匈奴,兵尽粮绝而降匈奴,武帝得知,将李陵母亲妻子全家斩首处死。李广家声,从此不振。
(5)霍去病:
前140-前117),是汉初大将军卫青的外甥,从小善于骑射,18岁时,被汉武帝召为侍中。不久,武帝令他随卫青北击匈奴,其后封为骠姚校尉。在作战实践中,霍去病注意学习锻炼,迅速成长为一名机智勇敢的将领。一次战斗中,霍去病凭着一身虎胆,独自率800骑兵,远离主力几百里袭击敌人,斩俘匈奴军几千人。汉武帝发现霍去病是个难得的将才,遂破格封其为冠军侯,放手让其领兵作战,使之一跃成为当时仅次于卫青的青年统帅。
元狩二年(前121年)3月,汉武帝以霍去病为骠骑将军,令其率领1万骑兵,反攻进迫河西(今甘肃武威、张掖、酒泉一带)的匈奴军,决心以强有力的骑兵部队打通西域的道路,解除长安侧翼威胁。年仅20岁的霍去病接受任务后,立即出发。他率军穿过乌鞘岭,跨过狐奴河,一路猛冲猛杀,超越焉耆山(又称焉支山,今甘肃民乐县东)千余里,杀死匈奴卢胡王、折兰王,俘虏浑邪王子及相国、都尉等,共歼敌8900多人。浑邪王、休屠王等随败军远逃。这是霍去病第一次单独率军进行的深远作战,初步摸索了骑兵集团远距离奔袭的经验,为以后组织的全面反击匈奴的漠北之战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为了扩大战果,决心继续作战,彻底消灭河西匈奴军。这年夏季,武帝再次派遣霍去病并增以公孙敖,率骑兵数万由北地(郡治在今甘肃环县东南)出发,向河西进攻;另以张骞、李广率骑兵万余,从右北平出发,进攻匈奴左贤王。
霍去病和公孙敖由北地分道出发后,公孙敖由于迷失方向未能参加作战。霍去病按预订计划继续前进。他根据匈奴军飘忽不定、进锐退速的特点,决定避开敌军正面,而以迅速的行动楔入西北,绕到敌军侧翼,经居延泽(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向东南突击,在祁连山麓与浑邪王、休屠王的军队展开激战,获得大胜。单恒王、酋涂王等2500人投降,俘虏王子、相国、将军、都尉等百余人,共歼敌约3万余人。这次作战,霍去病以惊人的胆略,在无后方支援和其它部队配合的情况下,充分发挥骑兵作战的特点,突飞猛进,灵活机动,深入匈奴军侧后2000余里,消灭匈奴军于祁连山麓,取得了河西之战的重大胜利,也创造了我国古代骑兵作战的典型战例。
霍去病献身军旅,舍生忘死,从不以家为念。一次,汉武帝为其建造了一所漂亮的住宅,请他前往观看,他回答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公元前117年,截去病病死,年仅24岁。
(6)李靖:
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此人在说唐故事中是最有神奇色彩的一个,呼风唤雨,撒豆成兵,金丹救命,飞剑杀人,每当李世民等人遇到无法解决的困难,必然是他从天而降,大显神通,总之,他是个神仙中人。历史中的李靖当然不是如此,那种江湖道士的形象实在不知是如何安到他身上的,大概是他的字不好,叫什么药师,所以让人联系到炼丹的道士。不过药师佛同时也是佛教里三主佛之一,按这个逻辑,好象李靖更应该以和尚的形象出现在说唐故事里,也许是说唐故事的作者讨厌和尚吧,所以李靖就成了道士。
李靖于大业十三年就归顺了唐朝,但不知为何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功劳和事迹,李世民与薛举、刘武周的两场大战李靖都没有出现。武德三年唐向王世充发起进攻,李靖有所参与,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功劳。以李靖的才干,不应如此默默无闻,可能是这段时间与李世民相处得不是很好,因此也就没有表现的机会。
经过半年左右的进攻,王世充的势力基本已被李世民压制,李渊开始有能力染指长江以南。这时江南最大的敌对势力是萧铣的梁国,其都城在江陵。李渊将李靖从李世民手下抽调出来,命令他去进攻江陵。这可以说是个强人所难的命令,等于要李靖去灭了梁国,实在是谈何容易。李靖手下兵力不多,进攻到峡州就被萧铣的部队挡住,无法继续推进。李渊很不耐烦,怪罪李靖办事不力,下密旨给峡州都督许绍,要许就地处决李靖。看来李渊还记得当年李靖的揭发未遂,上次想杀他因为忘了找借口而没法下手,这次终于设了圈套让李靖去完成一个不可能任务,目的还是要除掉他。
不过这个借口也找得太过牵强,如果萧铣真是那么好消灭,早就被灭掉了,用这种理由杀李靖,谁都看得出其中有冤枉。许绍是个有主见的人,又欣赏李靖的才干,因此收到密旨后并不执行,反而写了信给李渊尽力为李靖分辨。许绍是当时唐朝对抗萧铣的中流砥柱,多次击退萧铣的进攻,他既然出面为李靖说情,李渊总不好蛮干,所以也就顺水推舟,收回了密旨。但是,要求李靖进攻萧铣的命令没有撤回,李靖只得继续去努力完成他的不可能任务。
就在眼看要穷途末路的时候,终于来了个机会让李靖表现自己。当时开州一带的少数民族首领冉肇则起兵反唐(具体的原因不详,一个少数民族头领应该不会想争天下,只怕是民族矛盾的问题),率众进攻夔州。唐朝的军区司令赵郡王李孝恭出兵平叛,反而吃了败仗。李靖当时正驻扎在附近,受命协同李孝恭行动,李靖只带了八百人突袭冉肇则的营帐,冉新胜后麻痹轻敌,结果吃了大亏。李靖随后又猜到冉退兵的道路,预先设下埋伏,当冉领着败兵经过时突然出击击毙了冉。冉的残部不知李靖兵力其实只有一点点,见首领被杀,就全部缴械投降,共有五千人之多。李靖以区区八百人破敌,几乎称得上是奇迹,将星终于升起了。
李渊本来正在忧虑少数民族的叛乱,忽然传来消息说叛乱已经被李靖平定,这份高兴非同小可。为表示自己的知人善用,李渊向臣子们炫耀说,用人时“使功不如使过”,我用李靖就是这个道理啊。所谓“使功不如使过”,意思是派以前犯过错误的人去办事比派老功臣去办事效率要高,因为犯过错误的人都会拼命抓住机会努力洗刷自己,不会有懈怠之心。这个道理本身是没有错的,不过李渊究竟是事前诸葛还是事后诸葛就很难说了,前不久还说李靖不好好干要杀头,忽然又变成早就慧眼识英雄,给你艰苦的环境是为了让你更好地锻炼……
随后,李渊通令嘉奖了李靖,在嘉奖令中勉励李靖努力进取,“勿忧富贵”。由于此前对李靖的待遇不太公平,怕李靖心中仍有包袱,李渊还专门写了亲笔信给李靖,说道“既往不咎,旧事吾久忘之矣。”要说忘记了,那当然没有可能,对旧事念念不忘倒是真的。不过李渊毕竟是能成大事的人,一发现李靖难得的军事才能,立刻就放下私怨,转为笼络,难怪李渊能当上皇帝,真是好手段。这件事后,李靖才算真正被唐朝所接纳,他的才能也终于有了发挥的机会。
赵郡王李孝恭是唐朝在四川一带的军事总司令,手握重兵,但却缺乏大将,以至连少数民族叛乱都收拾不了,等到发现原来自己手下还有李靖这样的人才,立刻就将李靖抓住不放。李渊也知道李孝恭不熟悉军事,需要有人指导,于是就任命李靖担任了李孝恭的行军长史(类似总参谋长),此后在打天下的过程中,二李一直搭档,为唐朝平定了整个江南。
武德四年夏,李世民在洛阳决战中取胜,王世充、窦建德被消灭,唐朝得以全力对付萧铣。当时唐朝控制了长江上游,萧铣的势力在长江中游,要发动进攻,自然从四川顺江而下最为方便。因此李渊任命李孝恭为进攻萧铣的总指挥,在夔州打造军舰,练习水战,准备全面进攻,而整个军事行动的实际策划人就是李靖。
到了八月,唐军的人员器械粮草战船都已就绪,不巧正碰上长江汛期,唐军众将都担心水势险恶,建议等水退后再出击。李靖力排众议,认为萧铣必然认为唐军不敢冒险在汛期出兵,守备一定空虚,正可趁此机会,一鼓作气彻底消灭萧铣。最终李孝恭采纳了李靖的意见,全军冒险出击。
可能是唐军的战船修得坚固,或者是水手的经验老道,长江的洪水并没有给唐军造成多少损失,没有出现船覆人亡的悲剧(一代名将因为翻船淹死的好象真没几个,德国的巴巴罗萨除外)。因为是顺流而下,洪水反而极大地加快了唐军的行军速度,完美地达到了突袭的效果,唐军一举攻克了江陵的门户荆门。
萧铣根本就没想到唐军敢如此冒险,其主力部队正散在全国各地屯田,突然遭到攻击之下,手边甚至没有可用之兵,其狼狈可想而知(萧铣最有能力的两员大将董景珍和张绣都已因君臣矛盾被其借故诛灭,弄得国无良将,不然不会如此狼狈)。萧铣紧急动员,将能集结的数万兵力全部交给大将文士弘率领,希望能挡住唐军的进攻。
九月,唐军主力与文士弘部相遇于夷陵。李靖分析局势,认为文士弘部虽然是临时拼凑而成,但毕竟是护卫首都的精兵,又知道如果战败就会亡国,其战斗力不可轻视,不如先用计泻其锐气,然后再战。但李孝恭急于求战(其实也不能怪他,萧铣各地的救兵正急速赶来,时间耽误不起),不听李靖的建议,直接出兵向文士弘挑战。果然如李靖所料,文士弘部奋勇拼杀,唐军不幸战败。不料正是这次战败使李靖有了取胜的机会,文士弘部战胜后争夺战利品,秩序大乱,李靖立即投入全部预备队发起进攻,李孝恭也收拾败军回身再战,结果梁军反胜为败,全军溃散。
李靖的这个小花招其实是打心理战,当时李唐的势力已很强大,梁国军队之所以坚持和唐军对抗,只是为了对萧铣效忠,一旦萧铣出了事,各地的将领自然会犹豫是否还有必要与唐朝为敌,当然不会拼命赶路到江陵和唐军开仗。唐军主将李孝恭采纳了李靖的计策,于是大批梁军舰船开始凄凉地漂往下游。果然如李靖所料,梁国下游的援军见到无人舰后误以为江陵已失守,这个假消息传播开去,各地的援军纷纷开始观望,大大降低了行军速度,唐军得以有充分的时间围攻江陵。
萧铣不断派人出城催促援军,但这些求援使者都没能冲出包围,消息传不出去(奇怪,萧铣可以在长江里放些漂流瓶之类的东西来传递情报的,难道没有想到?)。眼看唐军攻势凌厉,而自己的援军迟迟不到,萧铣终于绝望,认为与其力尽后与城共亡,不如在还没山穷水尽时投降,还可以争取个自首宽大处理。于是萧铣与众大臣痛哭一场,开城投降,梁国仅一个月时间就灭亡了。随后萧铣被送到长安,李渊根本不考虑他的自首情节,毫不留情地将他处斩。
唐军以一个月时间灭亡梁国,李靖的战功无人可比,李渊因此封李靖为上柱国,永康郡公,随即李渊又任命李靖为岭南抚慰大使,命令他乘胜进军平定岭南。岭南地处偏僻,各地独立势力在隋末乱世中以自保为原则,在名义上曾归附萧铣、林士弘等反王,但基本处于无=状态。武德四年十一月,李靖率部进入岭南,大力采用怀柔手段,所到之处秋毫无犯,岭南各势力纷纷投降。史载李靖在岭南招抚所得计九十六州,六十余万户,用今天的语言来说,李靖可谓和平统一祖国的大功臣了
(7)郭子仪:
(697~781) 名人名言网欢迎您的光临
唐代将领。华州(今陕西华县)人。天宝初以武举补左卫长史,后官至兵部尚书、太尉兼中书令,曾出任天下兵马副元帅,封汾阳郡王,被德宗李适尊为“尚父”。唐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他任朔方节度使出兵单于府(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击败安禄山部将高秀岩。至德元载(756)多次击败史思明部,收复河北十余郡,使叛军陷入被动境地。后因潼关(今陕西潼关东北)失守,奉命还军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北)。至德二载(757),率军攻占河东,一度克潼关。五月,反攻长安(今西安),在清渠(长安西)失利。九月,从元帅广平王李俶率唐军及回纥军15万人在香积寺(长安南)北大败叛军,收复长安及洛阳、河西、河东、河南诸地。乾元元年(758)因进攻邺城(今河南安阳)兵败,被解除兵权。广德元年(763),仆固怀恩反唐,吐蕃、回纥兵相继进犯,他又被起用,重新领兵,并屡上御敌之策。永泰元年(765)十月,在吐蕃与回纥大军压境之际,他利用矛盾,说服回纥反戈,大败10万吐蕃军,稳定了关中局势。郭子仪精于谋略,用兵持重,治军宽严得当,深为部下敬服。他有政治远见,曾提出削减冗官、选贤任能和轻徭薄赋的主张;并注意与少数民族修好,善待回纥,以取得其对唐的支持。他历事四朝,勤于职守,对巩固唐朝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建中二年六月病卒。
(8)狄青:
宋代将领。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行伍出身,19岁从军,任皇帝侍卫。后应诏戍边,任延州指使。他在同西夏作战中,骁勇善战,多次负伤,屡建战功,深为戍边名臣范仲淹、韩琦器重,累升至彰化军节度使,枢密副使。皇佑四年(1052),广源州(约今越南高平地区)部族首领侬智高称帝,建大南国,攻占广南(今广西、广东)九州。狄青奉命率兵3万进击,大败侬军,收复邕州(今广西南宁),歼敌万余人。侬智高逃大理(今属云南)。五年,升枢密使。狄青一生征战,严于治军,喜读兵书。嘉佑元年(1056)去职,次年三月卒。
(9)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 ,相川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北宋末年,以敢战士应募入伍,任秉义郎 。建炎中,为东京留守宗泽部下统制。泽死,从杜元南下。建炎四年(1130),率军收复建康,迁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绍兴间,与伪齐、金兵战,屡立战功 。以镇压江西地区农民起义 ,得高余所奖“精忠岳飞 ”的锦旗。四年(1134),授清远军节度使,湖北路、荆、襄、潭州节度使。七年,拜太尉,湖北 、京西路宣抚使。九年,进开府仪同三司。十年,授少保、河南北诸路招讨使。挥师北伐,连克蔡州、郑州、洛阳,取得郾城大捷,高宗连下十二道金牌命退兵。次年,授枢密副使,被罢兵权,寻为秦桧陷,被害于大理寺狱,年仅三十九。淳熙五年(1179),追谥武穆。宁宗朝追封鄂王。宝庆元年(1225),改谥忠武。《宋史》有传《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岳武穆集》十卷 ,不传。
(10)戚继光:
(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
戚继光始祖戚祥因避元末战乱居安徽昌义乡(定远),后随朱元璋起兵,战死于云南。明廷为追念戚祥开国之功,授其子斌为明威将军,世袭登州卫指挥佥事。祥子斌,斌子王圭,王圭子谏,谏子宣,宣继子景通,景通子继光,历6世160余载均居蓬莱。
嘉靖三十八年(1559)亲赴浙江义乌,精选3000名农民和矿工,训练成一支军纪严明的劲旅,史称这支军旅为“戚家军”。他率这支军队在浙江先后取得高家楼、龙山、缙山、乌牛、松浦、鉴云诸捷,扭转了战局。连当时妒功忌贤的兵部侍郎、浙江总督胡宗宪也称这是“自有倭以来,未有若迩来数捷之痛快人心者”,夸赞戚继光“勇冠三军,身经百战,累解桃诸之厄,屡扶海门之危”,“且任劳任怨,挺身干事,诚无出其右者”。同僚们称赞戚继光“批亢捣虚,彼且畏之如虎;除凶雪耻,斯民望之如云”,“岂直当今之虎臣,实为振古之名将”。

262

2024-05-01陆老头11
(1)田单:战国时齐国将领,后入赵为相,受封平郡君。
(2)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后任相国,封信平君。
(3)韩信:西汉初军事家,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大破赵军,后又击灭项羽于垓下,被封为楚王。
(4)李广:西汉名将,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称之“飞将军”,数年不敢犯界。
(5)霍去病:西汉名将,先后六次出击匈奴,病故时年仅二十四岁。
(6)李靖:唐初大将,精兵法,唐贞观四年统兵击灭东突厥。八年,再统兵击灭吐谷浑,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
(7)郭子仪:唐朝大臣,镇压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
(8)狄青:北宋大将,参加守边四年,为先锋,大小25战,勇不可当。
(9)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以“莫须有”罪名被杀,时年39岁。
(10)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所率部下号称“戚家军”。

133

2024-05-06好想你chen
NO1.关羽,武圣,民间偶像.
NO2.霍去病,青年将军,抗击匈奴的华夏英雄.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NO3.李凌,他所带领的部队的战斗力在整个中国古代军事史上可谓空前,其悲剧式的传奇突围,以5千步兵力敌10万大军,向东,一直向东,令人掐腕地失败在祖国的边缘.
NO4.伍子胥,曾经沦落到在外国乞讨为生,最终率领楚国大军复仇成功,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鞭尸事件的制造者,成为后人激人发奋的佳话.
NO5.周瑜,儒将的典型代表,而且还有大小二乔的美丽爱情,偶像派帅哥的实力派人物.
NO6.孙膑,把军事发展到更高的谋略层次,对现在的军事思想产生永恒的影响.
NO7.韩信.他与现代的一个人从军事才能上很象,林彪,
NO8岳飞.千古奇冤,千古英雄.
NO9李广.飞将军,因此人的存在,华夏边防稳如泰山.
NO10,戚继光,民族英雄.

242

2024-04-30双鱼0303
(1)田单:战国时齐国将领,后入赵为相,受封平郡君。
(2)廉颇:战国时赵国将领,以英勇善战闻名于诸侯,后任相国,封信平君。
(3)韩信:西汉初军事家,用“陷之死地而后生”之策大破赵军,后又击灭项羽于垓下,被封为楚王。
(4)李广:西汉名将,先后与匈奴七十余战,以勇敢善战著称,匈奴称之“飞将军”,数年不敢犯界。
(5)霍去病:西汉名将,先后六次出击匈奴,病故时年仅二十四岁。
(6)李靖:唐初大将,精兵法,唐贞观四年统兵击灭东突厥。八年,再统兵击灭吐谷浑,历任兵部尚书、尚书右仆射等职。
(7)郭子仪:唐朝大臣,镇压安史之乱的主要将领。
(8)狄青:北宋大将,参加守边四年,为先锋,大小25战,勇不可当。
(9)岳飞:南宋抗金名将,以“莫须有”罪名被杀,时年39岁。
(10)戚继光:明朝抗倭名将,所率部下号称“戚家军”。

27

2024-04-25绝色经典
1.孙武
2.吴起
3.韩信
4.霍去病
5.曹操
6.陈庆之
7.李靖
8.铁木真
9.徐达
10.于谦(品德高尚,文武兼备)

323

2024-04-24你真美呀?
TOP 10 李文忠
明史载: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出身够可以,朱元璋的亲外,随朱一起打天下,勇冠三军,戏勇冠诸将。也就是说就连常遇春这样的勇将也只能排在其下,勇武可见一斑。漠北阿鲁浑河之战,马倒步战,仍杀伤无数,义乌之战,引千骑横突张士诚部,杀伤数百,全身而退,新城之战,身被数围,大呼奋击,一战破张士诚二十万大军,悍勇不可一世,诸候皆畏之。
我个人对李文忠最熟悉的一段是其白扬门之战,勇中有谋,刚中带柔,一代猛将本色尽显无疑。尤为可贵的是其好学问,虽征战沙场仍不懈学习,颇有古人之风。曾有:“兵在谋不在众”之语,刚猛之中不失智谋,可谓智勇皆备。
唯一可惜的是不得善 终,死于朱元璋的猜忌之下,道理其实很简单,虽是家族之人,终就对他不是很放心,而最放心的办法莫过于从肉体上消灭,所以,他只好死了,没有死于沙场,可叹,可悲!
勇猛指数6 智谋指数7 总评 6.5
TOP 9 马超
字孟起,号"锦马超",长得极蚰,按现代人的标准整个就一酷哥,可恨的是他不但酷,还狠,都是MM们最喜欢的呀。陇右人,世居羌胡边,以其勇深得胡人之心,号之为"神威天将军".
潼关之战是其一生中的巅峰之作,打得横扫北方平定诸候如探囊取物一般的阿瞒割须断袍而走,帐下诸将竟无人敢拂其锋芒,这可是些称雄三国的狠角呀,曹仁,夏候兄弟,张合,哪一个不是个个顶个的主儿?后兵败投告刘大耳,郁郁而终,殊为可怜。
勇猛指数6.5 智谋指数 5 总评 5.5
TOP 8 英布
又名黥布,因其曾受过秦法"黥刑"而得名,楚九江王,汉淮南王,与韩信,彭越并称"汉初三大名将".是当时仅次于西楚霸王的第二号狠角色,当时号称"勇悍"的什么樊哙啊,夏候婴呀什么的碰到他基本上是一战而定,压根不是个。打得刘老二几次屁滚尿流,所谓"伤得越痛,爱得越深",也使他下了本钱拉拢英布,一旦得手,如获至宝,可惜的是英布自投汉以后几无建树,还不如呆在楚那边风光。
巨鹿之战,引数千楚兵为先锋击三十万秦军,无往不胜,悍通显于诸候,为最终击溃秦军主力立下头功,后奉项羽令坑杀二十万秦军于新安,击汉之役,引军破三秦天险涵谷关,骁勇异常,项羽大封诸候,布为九江王,杀楚怀王。
刘邦杀韩信,彭越,英布惧诛而反,击汉楚王部,败之,破汉荆王部,尽收其地,兵,糖,又与汉军主力相持与甄,刘邦见其悍勇不敢应战,固守城池,留下一对千古妙对:汝何故而反?刘邦问。俗为帝耳!英布答。他的想法是不错的,可惜此时天下已定,民皆不愿战,后大战之下兵败身死,落得个千古骂名。
勇猛指数 7 智谋指数 6 总评 6.5
TOP 7 史万岁
隋初四大名将之一,出身名将世家,15岁从征,后以副将从征平定尉迟同(有一个舟之底),每战必先登,勇冠三军,邺城之战,败势已定之下,拔马奋击,大呼"事急矣,吾当破之",突入敌阵,立杀数十人,方止住阵脚,后杨坚登位,以戴罪之身以凉州道帐下武将身份出征,与突*可汗定"士卒何罪,愿得勇士单挑以绝胜负"之约,史载"万岁驰斩其将而还。突*大惊,议和而退",这也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以单挑的形式决定战局的例子,单凭此,史万岁便该名流千古。
后史以行军总管身份随杨素平高智慧之乱,引2000军偏师,千里而进,历700战,与主力失去联络,皆以为其已全军败亡,杀伤以十万计。后以此功加封,并进入四大之列。
大斤山之战,突*军与随军相遇,敌哨骑回报隋军主将为史万岁,突*可汗大惊,说道:得非敦煌斩吾勇士者乎?"在得到哨骑确认后慌张撤退,被隋军跟进斩杀万人,其勇由此可见。
结局,嘿嘿,又一个不得善终的,又一个死在自已人之手的。原因竟然是因为这个史万岁昏了头,为了替将士请功,不注意言辞用语,在朝堂之上跟杨坚对着干,有失文帝威严……
勇猛指数 7.5 智谋指数 7 总评 7
TOP 6 吕布
知名度颇高,
号"飞将军",公认的三国第一猛将。悍勇世无所匹,不多说
勇猛指数 8 智谋指数 5 总评 6.5
TOP 5 斛律光
字明月,高车族,北齐名将,出身将门,其父斛律金,官至大司马,咸阳王,其弟为齐幽州刺史,可谓一门三杰,最初投候景(后来杀了梁武帝的那个),有人便对候景说"斛律家小儿,不可使其三度为将,后夺人名",原因就是因其自小"少言语,工骑射,具兵事,一郡皆服".十七岁时便"生擒敌勇将",少年得志。与高欢出征,一箭射落大雕,高欢赞道:此射雕手也。此后,北齐一军皆呼之为"射雕将军"(跟郭靖差不多,北方民族对弓马之术很看重)。
纵观《北齐书。斛律光》传,如"光自驰马迎之,斩敌将","光自生擒敌首领"之样的描述比比皆是,客观的说,北齐书的内容基本是可*的,可信度要远大于南朝的几本史书,能得如此高的评价,斛律光之勇自不待言。
实是求是的说,斛律光不但是勇将,更是名将,在整个南北朝可以排得进前五位,与韦睿,刘裕,韦孝宽,陈庆之之流并列,只是由于本篇的大方向不在此,又因其非我族类,就不便多说。结局一样不妙,又一个死于自已人之身的猛将,可怜得紧。呵呵
勇猛指数 8.5 智谋指数 8 总评 8
TOP 4 霍去病
单是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便足以使其名载史册,更可贵的是其对匈奴的战绩,不败之将更是难得,像上文所述诸将,皆有败绩,且有些还败得很惨,象这样出身皇族亲引铁骑出塞,令胡骑丧胆,汉子振奋的名将极为难得,此前曾在"十大名将系列"中有他,故不多说
勇猛指数 9 智谋指数 9 总评 9
TOP 3 杨再兴
小商河一战,令无数后世子孙为之扼腕,数百将士面对数十倍敌军(女真人主力骑兵部队,战力之强可以想见)发动了奋不顾死的冲锋,虽尽数死于沙场,却使威名流芳百世,仅杨再兴一人便"杀敌将数十,斩胡骑数百",其中不乏元帅一类的重要将官,可谓死得其所,据史记载死后岳家军为其收尸,仅从其身体内烧出的铁箭头就达两斤以上,惨烈非常。
据称其为杨老令公之后,初为义军帐下大将,后受到岳家军的进攻,斩,杀岳家军数位将官,所括岳王的亲哥,兵败投降,为岳家军帐下与高宪,岳云并列的三员猛将之首,数次随岳家军击女真骑兵,杀伤甚众,胡骑皆畏之,闻之至则尽拔马避之,以全性命。想来可笑,印象中的女真人打仗是不怕死的,怎么会怎样?想来女真人所谓的不怕死也只是一种表现现象,在明知进必死退可生的情况下一样不会放弃生命的,呵呵。
勇猛指数 9.5 智谋指数 6 总评 7.5
TOP 2 冉闵
冉魏政权的君主,死后被其对手追封为"魏武悼天王",一个武,一个天王,入木三分地体现了胡人对其深深的畏惧之心。
作为南北朝时期北方汉族的精神支柱,冉闵的威猛至今还在一些地方流传,乱华之六胡经其征战厮杀只剩其四,为汉文化在北方的延续流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人将在短时间内新写个长篇,内中便有对冉闵浓墨重彩的描述),日本人更是将其称为与项羽并列的猛将之首。
"闵左操双刃矛,右执钩戟",骑赤龙,一生死于其手下的敌军以万计,死于其政权,军队下的胡人更是以十万计,曾创造过以弱击强九战九胜的战例,帐下军士皆勇冠三军,竟与楚霸王之八千江东子弟不相上下,仅被难一役便"斩燕将数十,杀燕骑三百余",勇烈可见一斑,只是由于战马被杀,步战力尽被擒,面对胡主责难,尤自怒斥:“天下大乱,尔曹夷 狄禽 兽之类犹称帝,况我中土英雄,何为不得称帝邪!”被杀之后,天降三日大雪,又大旱,燕主疑惧,封其为"悼武天王"这才作罢。
勇猛指数 10 智谋指数 8 总评 9
TOP 1 项羽
只要是中国人,不管是学什么的,上过什么学,或者是没上过学,提起此人无不了若指掌。巨鹿之战,三万破三十万,彭城之战,三万破六十万,如此悬殊的战果令无数后世人对其充满了好奇与景仰,作为一个失败者,得到了远比成功者刘邦更高的认同度与同情,实在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因为中国人从来就是以成败论英雄的,一个如此悲情英雄竟能在民间拥有如此的知名度,实在是很令人费解

264

2024-05-09氷之世界
靠,李广都有啊!?李广终其一身不得封侯,皆因功不足以。最后身死沙场亦因延误军机,羞愧自杀以谢罪。而其传于后世,却是偶射林中石虎,尚不知真假,一将无甚战功,却以故事流传,岂不耻辱。
而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端的是漠视历史,他李广一守将耳,反击匈奴何曾功来?
廉颇所擅唯一招:坚壁清野。守成可矣,开拓皇图霸业真该徒呼:廉颇老矣!

312

2024-04-30风铃结香
为什么没有白起?????????????????????????????????????????????????????

110

2024-04-29bigbig米米
我觉得白起应该排第一位,十个里面也应该有乐毅,司马错

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