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问题 > 家居产品 > 日杂用品 > 陶器上釉的方法是什么?

陶器上釉的方法是什么?

浏览次数:692|时间:2024-04-25

最新回答

2024-04-25vincent'sir
泥稿做好了稍微干一些就可以上了

122

2024-04-25kimiko范范
古代陶瓷生产,釉的材料来源,同胎土一样,一般也是就地取材。由于釉的成分不同,以及烧成温度、窑内气氛、施釉方法、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各个地区、各个窑口的陶瓷产品在釉方面往往会形成一定的特色,具有比较鲜明的特征。如唐代寿州窑瓷器以生产黄釉为主,另外还有黑釉、茶叶末釉和窑变釉等。黄釉色调深浅不一,釉色呈现出黄、蜡黄、鳝鱼黄、黄绿、黄褐等色,器物积釉较厚处常呈现翠青色窑变釉。采用蘸釉法施釉,一般施釉不及底,多数器物的底和圈足无釉,常有流釉现象,在器物下腹部出现蜡泪痕。釉层厚薄不均,釉色浓淡不一,玻璃质感强。胎釉结合有时不紧密,出现剥釉和自然开片现象。
  古代瓷窑,有的虽然同时生产多种釉色的产品,但一般都以一种或几种釉色的产品而闻名。如邢窑、定窑的白釉,寿州窑的黄釉,汝窑、南宋官窑、耀州窑、越窑、龙泉窑的青釉,建窑的黑釉,钧窑的天青釉、月白釉、玫瑰紫釉等。一些窑口釉的特征,有时甚至比胎的特征更明显。有经验的古陶瓷鉴定者,有时只需要看一看器物的釉,即能大致断定其窑口。如钧窑的蚯蚓走泥纹、定窑的蜡泪痕与竹丝刷痕、宋代耀州窑瓷器底足处的姜黄色釉等特征,这些都是鉴定瓷器窑口、乃至真伪的要点之一。

48

2024-04-25linyuzhu313
常运用的几种上釉方法。
1.浸釉法。这种上釉的方法,就是可以把釉药很均匀的敷于坯体表面,即使再复杂的形体也不例外。同时具备了省时,和容易操作的好处。但是,在使用这种方法时,为了使坯体能整个的浸入釉浆中,需要较多量的釉浆,因此并不适用与大型坯体。至于将坯体浸入釉浆中的时间,该是多久才合宜呢?通常是等整个坯体浸入釉浆时,约停2~3秒,即可取出,若是嫌釉药上的太薄。可以等到釉药干后,再来一次;但是千万不要在釉浆中浸泡过久以致釉上得太厚,形成烧成品时的釉层缺陷。
2.淋釉法 如果坯体较大,在采用浸釉法上釉时,势必会遇到容器体积不够大,或是操作程序上的困难。而上釉者又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以不太费事的方法,得到釉层均匀的效果;此时,便可以采用淋釉法来上釉了。同时,淋釉法更能制造出具有流动感的特殊效果,是一种广被先民所采用的上釉法,尤以唐代三彩器为其中翘楚,现代的许多陶艺家也喜欢采用这种方法,在陶坯上淋下数种不同的色釉,或是利用泼洒的手法,或是不同厚度的釉层变化,来制造出独特的趣味。
3.刷釉法。这种上釉法,最适合于小面积的涂布,或是用釉色来作画时采用,但也同样的可用于制造特殊效果。可是在选择刷釉的工具时,最好选择能吸附较多釉浆的羊毫毛笔。当我们在采用这种施釉法时,要注意到是否会因为工具的运用不当,而在器表上产生刷纹,或是因担心釉面不匀、太薄而多刷数次后,造成釉面过厚,导致在未烧之前,釉就开裂脱落了。通常,有经验的陶艺家,在解决刷釉法涂釉不均的问题时,大多采用在釉中加入少量的胶水;或是遇到吸水性较强的坯体,便将它浸入水中后立即取出让坯体在略呈潮湿的状况下,再行刷釉,这样都可以改善釉药涂刷不均的现象。
.喷釉法。这种方法将要施釉的陶坯,置于转盘之上,施釉者在边规律性的转动转盘时,边以喷雾器将釉浆直接喷射於陶坯上的方法,即是喷釉法。

218

2024-04-25我的臭熊熊
1、最早的人类(暂且按照进化论讲)是无意中发现釉药的,因为烧制原始窑炉,燃料是用柴草,那么,柴草的灰,与泥坯在一定的温度以上,会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玻璃质的釉层,这个情况被发现后,最原始的釉药也就如此产生,那么,在这种原始条件下,制作粗陶器,对于技术、质量,没有要求,就随机将草木灰(掺上粘土)用手或简单的工具涂抹在坯体表面,我们可以认为,最早的施釉法应该就是“抹釉”or“涂釉”or“刷釉”;
2、后来制陶法演进为制瓷法,那么就开始有了研磨得比较细腻的釉药,而且为了快速大量生产,出现了效率很高、质地均匀的“浸釉”(大工业生产最“主流的”技法)和“浇釉”(浇釉适用于多重色彩装饰的器物,或以器具在陶瓷坯体上浇出简单纹样);
3、在陶瓷业技术进入相对较高的程度时,对于施釉均匀度要求较高的或者体量较大、脆弱,不易进入浸釉容器的复杂物件,开始使用“吹釉”或者叫“喷釉”(用喷壶或喷枪将浓度适当的釉浆喷涂在坯体表面);
4基本上很简单,就这几种:抹釉/涂釉/刷釉/浇釉/浸釉/静电真空管道施釉/吹釉/喷釉/。

272

2024-04-25chengjiebgjicom
所谓施釉,就是将釉药施于陶瓷坯体上,使其获得诸如光洁卫生、防水、增加强度、美化装饰的效果。
施釉方法基本没有什么特别,
基本上是根据釉材性质,坯体性质,制作特点(创作or规模化量产)来定,
你说的时间顺序是不是指陶瓷演进历史的时间顺序,
这也无法绝对考证,大体是由制作工艺的演变决定的,在实际生活当中,都在运用,似乎没有必要规定什么主次先后。。。
最早的人类(暂且按照进化论讲)是无意中发现釉药的,因为烧制原始窑炉,燃料是用柴草,那么,柴草的灰,与泥坯在一定的温度以上,会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形成玻璃质的釉层,这个情况被发现后,最原始的釉药也就如此产生,那么,在这种原始条件下,制作粗陶器,对于技术、质量,没有要求,就随机将草木灰(掺上粘土)用手或简单的工具涂抹在坯体表面,我们可以认为,最早的施釉法应该就是“抹釉”or“涂釉”or“刷釉”;
后来制陶法演进为制瓷法,那么就开始有了研磨得比较细腻的釉药,而且为了快速大量生产,出现了效率很高、质地均匀的“浸釉”(大工业生产最“主流的”技法)和“浇釉”(浇釉适用于多重色彩装饰的器物,或以器具在陶瓷坯体上浇出简单纹样);
在陶瓷业技术进入相对较高的程度时,对于施釉均匀度要求较高的或者体量较大、脆弱,不易进入浸釉容器的复杂物件,开始使用“吹釉”或者叫“喷釉”(用喷壶或喷枪将浓度适当的釉浆喷涂在坯体表面)
据资料,在现代洁具生产工艺中,有一种“静电真空管道施釉”工艺,估计是利用真空技术,将快速釉浆吸入结构复杂的管道,以完成洁具的多死角内侧的施釉过程,技术原理特性上,我认为这仍然属于“浸釉”。
基本上很简单,就这几种:抹釉/涂釉/刷釉/浇釉/浸釉/静电真空管道施釉/吹釉/喷釉/(抱歉我不知道谁必须是主流)
所有的施釉法在现实中都在根据不同的场合运用,如:乐烧釉,由于含有极易沉淀的熔块,必须边搅动边用毛笔或刷子涂刷,这时你要是非要用“主流的”吹釉法,那你的喷壶或者喷枪会在秒速报废。。。(哦,也可以浸釉)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