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攻略 > 抗氧化剂成分及分类

抗氧化剂成分及分类

2024-05-12

导读:【抗氧化剂成分及分类】提到抗氧化剂,大家也许会有些陌生,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都在接触着它,我们的食用油,工业制品里都需要添加抗氧化剂,甚至我们平日喜欢吃的一些水果,喝的蜂蜜、茶都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很多人一提到化学药剂就 ...

提到抗氧化剂,大家也许会有些陌生,但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天天都在接触着它,我们的食用油,工业制品里都需要添加抗氧化剂,甚至我们平日喜欢吃的一些水果,喝的蜂蜜、茶都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很多人一提到化学药剂就感觉有危险,其实抗氧化剂本身是五毒无害,可以允许添加到食物中的,而且抗氧化剂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我们熟知的维生素E茶多酚等也算抗氧化剂,为了让大家对它有一个基础的了解,下面就由小编来为大家简单的介绍下抗氧化剂的分类及成分。

分类:

(1)抗氧化剂按来源可分为人工合成抗氧化剂(如BHA、BHT、PG等)和天然抗氧化剂(如茶多酚、植酸等)。

(2)抗氧化剂按溶解性可分为油溶性、水溶性和兼容性三类。油溶性抗氧化剂有BHA、BHT等;水溶性抗氧化剂有抗坏血酸、茶多酚等;兼容性抗氧化剂有抗坏血酸棕榈酸酯等。

(3)抗氧化剂按照作用方式可分为自由基吸收剂、金属离子螯合剂、氧清除剂、过氧化物分解剂、酶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或单线态氧淬灭剂等。

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抗氧化剂有2,6-二叔丁基甲酚、丁基羟基茴香醚(BHA)、二丁基羟基甲苯(BHT)、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等。

成分:

下面就以应用最为广泛的2,6-二叔丁基甲酚2为例,我们可以从它不同的生产方法中看出它的成分配比。

(1)将对甲酚、叔丁醇按摩尔比1:1.1投入反应釜加热溶解。在催化剂磷酸作用下,于65~70℃强烈搅拌下反应;反应完毕后,反应产物先用10%的氢氧化钠溶液洗至碱性,再用水洗至中性;除去溶剂,用乙醇重结晶即得成品。CH3C6H4OH+(CH3)3COH[H3PO4]→BHT

(2)在98%的对甲酚和2%浓硫酸的混合物中通人异丁烯,于65~70℃下反应5h;用60℃的热水洗去酸,再先后用10%NaOH和热水洗至中性得粗品。将粗品溶于50%的热乙醇中,并添加0.5%的硫脲,趁热过滤、甩干,干燥即得成品,产率高达90%~95%,纯度99.5%,熔点>69.5℃。工业上采用主、副塔串联工艺。先将对甲酚和催化剂加入主、副塔内,主塔温度控制在65~80℃,副塔温度控制在50~70℃。

异丁烯气体从主塔底部通入,其大部分与主塔内对甲酚反应,剩余部分从主塔顶部出来,进入副塔底部进一步与对甲酚反应。主塔反应周期控制在4~5h,当反应结束后,停止通异丁烯气体,加入20%的NaOH溶液,并用压缩气体鼓泡。中和后的烷基化产物经蒸馏塔(8块理论塔板)分离得粗品。后者用95%的乙醇溶解,离子交换去无机盐,冷却至10~20℃结晶、分离、真空干燥得到熔点大于69℃的产品。CH3C6H4OH+(CH3)2C=CH2[H2SO4]→BHT

一般地讲,适量的抗氧化剂对人体无害,但如果添加过多就会产生一定的毒性。常见的酚类物质的抗氧化剂,毒性都很低相比起食品的氧化变质,整体上来说添加抗氧化剂大大有益于食品的安全。许多的天然抗氧化剂如维生素E,C。茶多酚等不仅无毒,还大大的有益于人体健康,所以大家在选购食品时也不用过分的恐慌于上面的化学添加剂,以上就是对抗氧化剂的基本介绍,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抗氧化剂成分

抗氧化剂成分

抗氧化剂成分

抗氧化剂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