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问答 > 其它 > 谁能帮我分析下最近大盘的趋势?

谁能帮我分析下最近大盘的趋势?

浏览次数:2292|时间:2024-06-06

热门回答

2024-06-03旅游新四力
不会出现泥沙俱下式的普跌,弱者很弱大盘有调整的可能性
阻力位是4800
调整支撑位4562
强者很强.
是的

52

2024-06-06panrongdong
在振荡中上升吧

221

2024-05-31洋葱没有心77
大盘又上了4300点,并且以不大的成交量创出了新高,站在无限风光的险峰之巅,环顾一片新高、初现整理的全球股市,很多人踌躇满志。似乎,火热的八月会给大家一个红色的预期。难道,会真的这样吗?大盘的八月,会是什么样子?

踌躇满志的人们,八月,你将何去何从?

徘徊,犹豫,左顾右盼;在山之巅,既有明媚的阳光、层层的云海可以欣赏,又有前路茫茫、无所适从的感觉。走下去,是陷阱、深渊?还是另有一番天地?主力们在做什么?舆论界似乎还沉睡在新高的兴奋中......

昨夜,几乎一夜未眠,将沪市股票从600000研究到600600 ,研究到凌晨4点;早上,简单吃了一口早点,继续工作,直到现在,才将600600之后的股票研究完,关闭了601998中信银行的走势图,看了几眼研究笔记,疲倦的合上了眼睛。

隐隐约约的感觉到,8月,大盘会横盘整固、窄幅整理,并在整理结束后,小幅走高;许是一套先抑后仰的路数,但是不很肯定。

似乎有点混沌,似乎有些需要清理。
还是整理一下自己的笔记吧:

一、主力“五朵金花”花开花落,层次不同:
1,以银行为主的金融股,将进入中期整理阶段;整理幅度不大,约10%左右,震荡时间不长,约30日左右;强势整理,不改中长期慢牛走势;
2,地产,将做强势横盘之状,个别股可有一冲;
3,钢铁,延续反弹趋势,力度与持续性有待观察;
4,能源,涨势未尽,继续牛市步伐;个别股将加快运动速率,快速冲高;
5,电力,阵营分散,效益分化,有慢牛,有反弹,步伐不一。

二、题材股持续涨势:
1,券商概念股,将现强劲走势;源于中报喜人,业绩暴增,以辽宁成大为龙头(中报预增800-900%);
2,高送配股,将借牛市东风,快速填权;
3,重组股暗藏机会,有待发掘;ST一派兴隆。

三、超跌低价股,涨涨跌跌,各显神通。

四、民生、环保类消费品持续看涨,特别是医药、建材装饰行业持续走牛。

抄录下了笔记,似乎得出结论:短线整固后,大盘将碎步攀高;犹如登泰山者,刚刚走上南天门,在经过一段平地后,将拾级而上,一览众山。

笔记上留下了一些股票的名字,以后要多关注:
1,600031三一重工,无条件买入,长期持有,行业第一,(无非基金曾经有坚持动作,但其持续预增能力喜人);
2,600739辽宁成大,股市的活跃,就是辽宁成大的舞蹈;
3,600137*ST浪莎,天下第一妖股;
4,柳钢、天威保变、天鸿宝业、江中药业、宁波韵升、驰宏锌锗、动力源、中科合臣、芜湖港;
5,瑞贝卡、置信电气、巢东股份、江苏开元、航民股份、金发科技、狮头股份、太行水泥、冠农股份、广东容泰、新华光、亚星客车、亚盛股份、美尔雅、特变电工、贵研铂业、万业企业;
6,千金药业、中新药业、康缘药业、康美药业、华海药业、双鹤药业。
就这么多,都记下了,够亿万元级持仓享用了。
有时间了,再遴选一下吧。财富就在其中。
附:周末热门评论

4300点:不会再"到此一游" 新高之后大盘走向何处
2007年07月28日 14:40:41 来源:上海证券报
大盘本周一鼓作气地攻上历史高点4335点,站在“前无古人”的高峰上,没了“敌手”之后,大盘似乎显得有点不知如何是好,向上继续攀登固然风光,下撤稍作休整似乎也不错。然而时不我待,这种状态是难以持久的,是上是下,下周就将作出定夺。
首席分析师·股市让黑嘴走开
在多元化热点中捕捉机会
7月26日沪深股市双双收盘创出新高,尽管只有一成不到的股票同步创出新高,而九成多股票与“5·30”前相比依然有不少缩水,尽管这样的创新高只是机构的盛宴,但毋庸置疑的是市场已进入多元化热点并存的强势波段市。从天时、地利、人和角度看,市场已进入多热点强势市。天时是政策面明显转暖:国有股由三年全流通改为三年不得减持5%或3%,保险资金入市比例由5%提高到10%,第三、四批新基金被批准入市,加息促使人民币更快升值等。地利是中报业绩预期大幅增长,成交额出现地量,大批股票一个多月内下跌了30%至40%,积累了较强的反弹功能。人和是金融、地产、钢铁、汽车、煤炭、电力、次新、券商等板块有序轮动,成交量和开户数温和放大,人气和信心逐步恢复。
维系强势市场的内在能量是全面的、多元的。如果真像一些分析师和基金经理前期所说的下半年是大盘蓝筹股屡创新高而大多数上半年涨幅较大的超跌股、题材股将不断地被边缘化的话,那充其量只是局部牛市。而现在我们面临的是人民币升值型牛市、经济和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型牛市、制度(股改)变革型牛市、注资重组型牛市,也就是全面的牛市,大多数股票都能涨的牛市。大部分超跌股的筹码已被主力收集,其大幅反弹30%—50%远比大盘股容易,暴利股仍将出现在超跌股中。因此,下半年仍是大盘股搭台,中小盘股唱戏。多元热点市场最大的机会是具有外生成长性的板块。1、参股券商板块。它们是牛市最大得益者,上半年业绩增长550%—2200%的比比皆是,这是任何板块都望尘莫及的。更何况,继东北证券借壳上市获批后,其他有关个股借壳上市也有望陆续获准,下半年券商借创新业务仍可弥补交易量减少的不足。2、注资板块。包括国企集团注资、民企集团注资、ST股重组时注资,这是中国股市独有的题材,最具爆发力。3、有色金属板块。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其国际国内价格永远是大牛市,是最值得长期投资的板块。4、超跌重组板块。尤其是那些股价被腰斩、重组题材确凿、主业转为房地产、有色金属的ST股和低价股,其爆发力远甚于现有的高价房地产股、有色金属股。
笔者认为,一路持有以上四板块,参与四大真正的主流热点,才是下半年赚大钱的法宝,其投资收益远甚于银行、地产、钢铁、煤炭、电力所谓的“五朵金花”。发掘多元热点要精心研究大盘与个股的错位。大盘与个股的关系可分为四种情况:1、双双在底部———抄底。2、双双在顶部———逃顶。3、大盘在底部而个股在顶部———抄底往往会变成抄顶。4、大盘在顶部而个股在底部(如现在大盘在4300多点高位,而八成股票在3000点底部)———逃顶往往会变成逃底。以上第三、第四种情况最令人困惑,最容易犯错误。切记,抄大盘的底一定要抄底部的个股,逃大盘的顶也只能逃顶部的个股并反手抄底部的个股。眼下又遇到了第四种情况。在强势波段市中,投资者只要回顾一下历史,总结一下自己以往的经验教训,眼下应该抄什么样的底便不言而喻了。(李志林(忠言)华东师范大学企业与经济发展研究所所长、博士)
4300点:不会再是“到此一游”
本周三上证指数第三次站上4300点,前两次分别是在5月29日和6月20日,这三次之间差不多都有1个月左右的间隔。同为4300点,在不同的时间点上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点,很值得研究与玩味。
第一次冲击4300点的时候,市场正处于极度的亢奋之中,在题材股强势上涨的推动下,股指一路攀升,甚至拒绝最起码的技术调整。大量资金不顾一切地介入,投机盛行,形成了极端非理性高换手率。虽然此时从盘面看,大盘依然有继续上涨的条件,但理智的投资者都很清楚,调整随时都会来,而且如果来得晚的话,下跌会更深。在消息面的影响下,5月30日上证指数开盘就在4100点之下,大盘来了个4300点“一日游”。现在看来,当时股市的上涨确实存在很多非理性的因素,行情是很不扎实的。如果没有消息面的影响,股指也许还能再往上涨一点,但无法避免深幅下跌的命运。毕竟那种靠高换手来支撑的题材股暴涨的行情是不可持续的,也是蕴含着极大风险的。
“5·30”暴跌,使得股指一度回落到3404点,由于下跌过快,因此形成了超跌反弹。这波始于6月5日的反弹行情相当猛烈,到6月20日已经冲上了4312点。但因为是超跌反弹,个股行情显得杂乱无章,市场并没有形成真正的龙头品种,其攻击力虽然看上去很强,但缺乏后劲。特别是当时还面临宏观调控不断加强的背景,加息、降低利息税、发行特别国债、取消部分商品的出口退税等都已箭在弦上,理智的投资者不得不考虑这些调控政策对市场的影响。所以,在再度摸高到4300点之后,买盘大量减少,抛盘不断涌出,股指在4300点上方仅停留了不到1个小时便告回落,从而结束了这次反弹。但这时上市公司中期业绩预告已开始,很多公司收益大幅增长,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股市市盈率偏高、泡沫四起的印象,从而对吸引外围增量资金入市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这次股市的下跌虽然一度也很有杀伤力,但在3563点就止跌了。其后,有业绩支撑的绩优股、高成长股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品种,推动大盘缓缓上行。只是出于对宏观政策尚不明朗的担忧,才没有形成大的向上突破行情。明显看得出,技术反弹不能使股指有效地重返4300点,业绩浪却有望做到这一点。
上周末,随着调控预期的明朗化,多方开始发力,大盘从3900点一线启动,没多久就实现了对4300点的又一次突破。和前两次不同,这次上攻是在各方面条件都水到渠成的情况下形成的,因此冲击4300点已经没有什么悬念。因为是一波新行情的开始,大盘不可能在4300点再作什么“一日游”,而是以此为新的平台展开新的行情。当然,要展开新的行情,就要夯实基础。于是,人们看到股指重新站上4300点之后并没有快速走高,而是在这里进行整理,引领大盘上涨的金融、地产等股票更是率先进行调整。其原因很简单,就是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成果,为大盘进一步走高准备条件。股指第三次站上4300点与前两次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不但行情运行有序,个股结构也较合理。所以,这次有机会真正站稳4300点并继续走高,而不会再像前两次这样仅仅是“到此一游”。(桂浩明申银万国研究所首席分析师)
新高不重要财富更可贵
再次突破4000点的行情在大多数投资者的眼中有点突如其来,一方面,行情产生于宏观数据公布前后,拉升于投资者彷徨、忧虑、谨慎的时候;另一方面,行情拉升得非常迅猛,很有点“偷袭”的味道。
随着指数再创新高,5000点、6000点、8000点乃至10000点的预测重现股市,“白金五年”、“黄金十年”也变成了骇世惊人的“牛市八十年”。暂且不论后市股指能走得多高,就本轮“突袭”行情的成因看,大约有以下几点:1、原来的“5000点大约在冬季”的机构策略提前行动;2、已经公布中报上市公司业绩同比增长率大幅超出预期,更重要的是,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招商银行等指标股全部预增,业绩超预期激活了市场的信心;3、在3、4月份唱空又做空A股的QFII机构开始买入,并且还创出了2007年以来单日最大买入量的纪录。QFII机构为什么在这个时候买入?笔者认为与H股行情有很大的关系。人们都知道,QFII机构在3、4月份唱空A股时,在H股市场建了很重的仓位。现在,H股经过持续大涨之后,与A股的折价率已经从63%收敛到30%以内,H股的行情又需要A股来“配合配合”了。因此,在一段时间内权重股行情还弱不了。权重股弱不了,行情自然仍有新高可期。未来行情的目标是5000点、6000点、8000点、10000点……一切皆有可能。在可预见的时间段内,建设银行、中石油、中海油、神华集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等大型蓝筹股的“海归”以及地方商业银行的上市将对指数起到“改造”作用。如果维持现有的行情结构与股价水平不变,在此基础上,把这些“海归股”和商业银行股上市后的新增市值加上去,新市值对应的指数就已经足够6000点以上了。
所以,行情看6000点以及更高绝不是一句空话。但不少普通投资者可能会面临“空做”的问题,因为如果仅凭权重股对指数做“加法”,而不是通过平均股价的提升来做“乘法”,即使指数涨上了6000点,可能也不具备多大的财富效应。面对目前4000多点的行情,其实是“新高不重要,财富更可贵”。(陆水旗(阿琪)证券通专业资讯网首席分析师)
方便面涨了,股市呢?
最近有关商品涨价的消息多了起来,除了人们普遍关注的猪肉涨价问题之外,方便面的涨价更是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方便面也涨了”一时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
大凡某种商品要涨价,总能归纳出几条需要涨价的理由。方便面的涨价也沿袭了这个习惯,如原材料油、粮等的上涨,以华龙、白象等品牌为首的方便面,占据了中低价方便面的大部分市场,它们的涨价必然会引起消费和不消费这类商品的人们的注意。
现在康师傅、统一、金麦郎、日清、农心等知名企业都宣称参与这次价格调整,无疑反映出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CPI指数已达到4.4%,上周五,央行决定从7月21日起上调银行存款基准利率,国务院决定自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税率由原来的20%调整为5%,事实上的负利率也让人们了解了物价上涨的现实。再来看看我们的股市,在承受了加息和减征利息税的“利空”的打压后,股市面对利空向上发力,创出历史新高,股市再度上涨了。
加息、减征利息税、股市上涨和方便面,都涉及到百姓的钱袋子,各种商品的原材料都递次涨价了,有的涨了还会回落,有些涨了永远不会回到原来的价格了。怎么找出其中的趋势和规律呢?
笔者联想到一个比喻,这个比喻在一次座谈会时曾引起与会者们的兴趣。笔者以手中的杯子为例,假定这种杯子是一元一个,而同样的杯子在欧洲也是一元一个,只不过那是一欧元。如果有人设法在国内借一个杯子,卖到欧洲去,那么他就得到了一欧元,带回国内就是十元人民币,可买十个杯子,还掉一个借的杯子,这个人便多出了九个杯子。要是他持续重复上述行为,他手中的钱会越来越多,能购买的杯子也会越来越多,这中间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形成重大的政策变化,也包含着一些发展的趋势。
方便面的上涨已成为事实,从这个事实也能想清楚股市今后的趋势,稍作思考吧。(文兴杰兴投资总经理)
牛市是大众的节日
随着7月份渐近尾声,沪深股市也已走出“5·30”的阴影,再创新高。然而,同样的4300点,“山已不是那座山,梁也不是那道梁”。虽然金融股和地产股屡创新高,但一大批股票暴跌之后依然躺在2000多点的位置上。近来居然有一位基金经理声称,低价股虽然大跌了50%,但还有90%的下跌空间。此话大有牛市仅仅是基金投资者的牛市、与广大投资者无缘的味道。这就值得商榷了。至于目前舆论普遍建议割掉低价股追涨金融股和地产股的说法,更有误导投资者的可能。
首先,笔者坚决反对不问业绩狂炒低价股的举动,像今年上半年那种动不动就消灭3元股、消灭4元……逢低必炒,以至于众多ST股都被炒到了10多元,大有博傻的味道。笔者曾经在5月13日本栏文章中提出,这种纯粹资金推动型炒作,最终必然会尝到“凡出来混的,最终是要还的”苦头。但对于多数低价股大跌了50%后仍有90%下跌空间的说法,笔者忍不住要说上几句:按照这种说法,10元的低价股在跌到5元后将要跌到0.5元。这在目前壳资源依然极为紧缺的情况下可能吗?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专家声称沪深股市将会出现几百元和几分钱的个股,但几分钱的个股始终没有出现,998点以来涨得好的个股却大多数“出身”于低价股。原因在于通过股改等制度性变革,大股东和散户的利益已趋于一致,尤其是不少低价股的大股东本身就有国资或地方政府的背景。本轮行情以来,不少绩差股频频有资产重组等信息,“乌鸦变凤凰”不再是纯粹的故事。至于一些业绩尚可、本轮调整被错杀的低价股,更不应该被平仓。
高价股、低价股作为股市中不同的商品,由于其内在质地不同,市场给予了不同的标价本属正常。但原本100元的高档品因为质优已经被卖到120元了,是不是还应该买呢?例如“5·30”以来,银行股保险股的涨幅都为40%至50%,万科A更是从4月底的18元大涨到42元(按10转增5的复权价),3个月大涨了133%。是否因为绩优而继续买呢?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去年11月、12月市场出现了“大象跳舞”,招行、万科A当时分别大涨了60%和100%,但今年年初经过最后疯狂后出现了4个月的调整。虽然调整后股价又大幅上涨了,但你能否有耐心在其他个股“黑马腾飞”时,为大涨后的金融股、地产股“站岗放哨”?更有甚者轻信舆论割掉了低价股,于今年1月4日以6.5元买进了工行,结果大盘从2700多点涨到了4300点,工行至今仍在深套中,而当时割掉的低价股,期间股价曾大涨了4倍。这一悲剧会不会重演?我不敢说会,但也没有胆量说不会。
随着近日大盘走出低迷,每天涨停的个股多了起来,绝大多数是前期大幅下跌的低价股,与此同时,金融股和地产股却显得疲惫不堪,指导散户割掉很可能会强劲反弹甚至涨停且损失已经很大的低价股,换入需要长时间盘整甚至会回调的金融股地产股,是不是会让人吃“正反耳光”呢?牛市是投资大众的“盛大节日”,笔者相信“风水轮流转”的规律依然在股市中重现。(王利敏知名分析师)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