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装修攻略 > 柏林电子展中国电器崛起 有望赶超国际品牌

柏林电子展中国电器崛起 有望赶超国际品牌

2024-04-21

导读:以前我国的工人都是在给别的国家生产家电,后来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家电也都是贴牌出口,但是通过此次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我国的家电引起了全球观众的瞩目。TCL、海尔、华为这些大品牌带着高科技的产品参展,为国产赢得了掌声。

日前举办了具有全球电子产业发展趋势风向标之称的2015年IFA(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TCL、海尔、华为等350多家中国电子企业代表我国参赛,占到所有参加商家的30%。IFA上可以看出,我国的企业已不再向以前一样,贴牌出口,而是开始主打自己的品牌,进攻高端市场。

重视程度前所未有

“惊讶”、“难以置信”,这是众多参加本届IFA展,观众对中国家电产品的第一反应。原因在于以TCL、海尔、华为等为代表的中国电子消费企业在本届IFA展览上,除了在展位面积、数量等方面创下历史之最外,还集体展示了家电行业最前沿的高端、智能化技术。

作为IFA的常客,TCL今年的展区是国内参展厂商里最大的展馆,较去年面积扩大了一倍,总面积达1757平方米,其展示的QLED2.0电视,更是被称之为“镇馆之宝”。此外,TCL还展示了曲面电视H8800、量子点电视H9700等电视精品,三防智能手机GOPLAY和最新款智能手表GOWATCH,滚筒洗衣机和四开门冰箱等众多产品。

与TCL一样,海尔“U+”也借本届IFA展登陆欧洲,完成海外首次亮相。集中展示U+智慧生态圈及生态圈下的多款网器及智慧自健康产品。除了智慧空气、美食、用水等七大智能生态圈外。海尔还展出全球首款支持AppleHomeKit的劲铂空调。这也是目前空调行业首款支持AppleHomeKit的产品。

海信在本届IFA上除了展示备受国内外关注的ULED电视外,还展示了旗下智能冰箱和智能洗衣机。其中,海信智能洗衣机尚未在国内上市。

记者在现场发现,华为、中兴、长虹、创维、联想等企业的身影也都出现在IFA展上。

无奈的“走出去”

“中国家电企业之所以积极向外展示技术和实力,就是为了摆脱国内市场的钳制,加速国际化。”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营销专家委员洪仕斌认为,随着TCL、海尔、海信、美的等国内企业的发展壮大,尤其是TCL、海信也步入家电千亿俱乐部之后,向2000亿元进军成为企业新的发展目标,这种体量的增长单纯依靠国内市场很难实现。事实上,当下国内市场发展势头不仅难以帮助企业增长,甚至还会阻碍企业发展。

奥维云网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彩电市场销售总量为4461万台,同比下降6.6%;销售金额1462亿元,同比下降14.5%,为中国彩电市场过去30年来首次下滑。此外,奥维云网黑电事业部总经理董敏还预测,2015年下半年彩电市场规模将达2293万台,同比下降3.2%。

不仅彩电,空调行业也是如此。中怡康数据显示,上半年空调市场零售额仅为865亿元,同比下滑3.1%。

与往年不同,今年TCL白家电产品首次在IFA正式亮相。“企业增长,需要去别人的盘子里面抢东西。”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描述当下中国家电企业竞争现状时指出,以彩电为例,今后国内彩电将不再是快速增长的市场,甚至收缩。相比之下,TCL更愿意去抢占一些外资品牌的市场,让海外销售收入增长成为公司收入主要的动力,所以国际化是必经之路。

赶超三星并非梦想

国内家电品牌在国内市场无疑是占据绝对优势,欧美、日韩品牌均难以抗衡。但放眼全球市场,真正“走出去”的中国品牌却寥寥无几,中国家电产品真的比欧美、日韩差?

本届IFA,李东生代表中国企业在中国品牌馆开馆仪式上致辞时表示,中国制造占据全球消费电子市场50%的份额,但是中国品牌却只占据全球消费电子市场的20%。

对这样的现状,洪仕斌解释,其实中国制造的消费电子产品早已销往全球,但很多都是贴牌出口,尤其在欧美等高端市场,即产品由中国企业生产,最后却打上欧美、日韩品牌标签。其原因在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不认可、不信任,认为中国制造就是低质、低价。

李东生也指出,“十多年前,中国企业讲求效率、速度、高性价比。未来,通过产品创新、提高溢价,会有更多资源投入技术开发,进入良性循环”。

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表示,欧盟、北美正是中国企业在出口过程中最希望打开的高端市场。只要获得欧美市场认可,那么产品基本上可以销往全球任何地方。三星当年正是通过欧美市场的突破得以快速发展。IFA在欧盟、北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关注度较高,这正是中国企业积极参展IFA的一大原因。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贵清表示,中国的电子企业对IFA一直很重视,今年众多的企业参赛也证明了这一点。不仅参赛企业的数量有所增加,质量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李东生也表示,虽然目前TCL与三星差距较大,但是三星企业现在已经发展到第三代了,而TCL还是第一代,只要国内企业多多努力,在未来赶超国际大品牌不是没有机会。(文/北京商报)